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5,6-四氟苯甲酰氯 | 107535-73-9

中文名称
2,3,5,6-四氟苯甲酰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5,6-tetrafluorobenzoyl chloride
英文别名
——
2,3,5,6-四氟苯甲酰氯化学式
CAS
107535-73-9
化学式
C7HClF4O
mdl
MFCD02093505
分子量
212.531
InChiKey
AELMDUZWKHVPI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72.1±35.0 °C(Predicted)
  • 密度:
    1.59
  • 稳定性/保质期:
    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与水分、碱或氧化剂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34,R36/37
  • 海关编码:
    291639909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8
  • 危险品运输编号:
    3265
  • 储存条件:
    密封存储于阴凉、干燥的库房中,避免接触氧化剂、水源、强碱和湿气,并常使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

SDS

SDS:fe88755b760b4653a7a2b6d289b1de9c
查看
2,3,5,6-四氟苯甲酰氯 修改号码:5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2,3,5,6-Tetrafluorobenzoyl Chloride
修改号码: 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易燃液体 第4级
金属腐蚀性 第1级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1C类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第1级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危险
危险描述 可燃液体
可能腐蚀金属
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防范说明
[预防] 远离明火/热表面。
只可存放于原用的容器内。
切勿吸入。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在呼吸舒适的地方保持休息。
食入:漱口。切勿催吐。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吸收溢出物,防止材料被损坏。
2,3,5,6-四氟苯甲酰氯 修改号码:5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储存]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保持凉爽。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2,3,5,6-四氟苯甲酰氯
百分比: >97.0%(GC)(T)
CAS编码: 107535-73-9
分子式: C7HClF4O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食入: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切勿引吐。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水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特殊的个人防护用品(自携式呼吸器)。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
紧急措施: 足够通风。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旧布,干砂,土,锯屑)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
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副危险性的防护措施 切勿与水接触。移除所有火源。一旦发生火灾应该准备灭火器。使用防火花工具和防
爆设备。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远离明火和热表面。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累。使用防爆设备。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和脸。
注意事项: 使用封闭系统,通风。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可能产生高压。小心打开。
使用耐腐蚀设备。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通风良好处。
2,3,5,6-四氟苯甲酰氯 修改号码:5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存放于惰性气体环境中。
防湿。
存放处须加锁。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潮敏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只可存放在原用的容器內。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半面罩或全面罩呼吸器,自携式呼吸器(SCBA),供气呼吸器等。依据当地和政府法
规,使用通过政府标准的呼吸器。
手部防护: 防渗手套。
眼睛防护: 护目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渗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形(20°C): 液体
外观: 透明
颜色: 无色-极淡的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1.59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与水接触分解并产生有毒气体。
避免接触的条件: 明火, 湿气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氟化氢, 氯化氢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2,3,5,6-四氟苯甲酰氯 修改号码:5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
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8类 腐蚀品
UN编号: 3265
正式运输名称: 腐蚀性液体, 酸性的, 有机的, 不另作详细说明
包装等级: III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自组装材料与接触印刷材料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5,6-四氟苯甲酰氯 在 5% Pd-CaCO3 、 氢气硫脲 作用下, 反应 6.0h, 以90%的产率得到2,3,5,6-四氟苯甲醛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四氟苯菊酯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氟苯菊酯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2,3,5,6‑四氟苯为原料,与四氯化碳反应得到2,3,5,6‑四氟三氯甲基苯;(2)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2,3,5,6‑四氟三氯甲基苯通过催化水解,得到2,3,5,6‑四氟苯甲酰氯;(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2,3,5,6‑四氟苯甲酰氯与氢气发生罗森蒙德还原反应,得到2,3,5,6‑四氟苯甲醛;(4)2,3,5,6‑四氟苯甲醛与氢气发生催化加氢反应,得到2,3,5,6‑四氟苯甲醇;本发明步骤简单,各步骤收率高,反应简单;且各步反应条件温和,具有成本低、收率高、反应条件易得的优势。
    公开号:
    CN113292399A
  • 作为产物:
    描述:
    1,2,4,5-四氟苯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 iron(I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氯化碳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2,3,5,6-四氟苯甲酰氯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四氟苯菊酯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氟苯菊酯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2,3,5,6‑四氟苯为原料,与四氯化碳反应得到2,3,5,6‑四氟三氯甲基苯;(2)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2,3,5,6‑四氟三氯甲基苯通过催化水解,得到2,3,5,6‑四氟苯甲酰氯;(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2,3,5,6‑四氟苯甲酰氯与氢气发生罗森蒙德还原反应,得到2,3,5,6‑四氟苯甲醛;(4)2,3,5,6‑四氟苯甲醛与氢气发生催化加氢反应,得到2,3,5,6‑四氟苯甲醇;本发明步骤简单,各步骤收率高,反应简单;且各步反应条件温和,具有成本低、收率高、反应条件易得的优势。
    公开号:
    CN113292399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enolics and Flavonoids Compounds, Phenylanine Ammonia Lyas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Responses to Elevated CO2 in Labisia pumila (Myrisinaceae)
    作者:Hawa Z.E. Jaafar、Mohd Hafiz Ibrahim、Ehsan Karimi
    DOI:10.3390/molecules17066331
    日期:——
    A split plot 3 × 3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three concentrations of CO2 (400, 800 and 1,200 µmol·mol−1) on the phenolic and flavonoid compound profiles, 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three varieties of Labisia pumila Benth. (var. alata, pumila and lanceolata) after 15 weeks of exposure. HPLC analysis revealed a strong influence of increased CO2 concentration on the modification of phenolic and flavonoid profiles, whose intensity depend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2 levels and L. pumila varieties. Gallic acid and quercetin were the most abundant phenolics and flavonoids commonly present in all the varieties. With elevated CO2 (1,200 µmol·mol−1) exposure, gallic acid increased tremendously, especially in var. alata and pumila (101–111%), whilst a large quercetin increase was noted in var. lanceolata (260%), followed closely by alata (201%). Kaempferol, although detected under ambient CO2 conditions, was undetected in all varieties after exposure. Instead, caffeic acid was enhanced tremendously in var. alata (338~1,100%) and pumila (298~433%). Meanwhile, pyragallol and rutin were only seen in var. alata (810 µg·g−1 DW) and pumila (25 µg·g−1 DW), respectively,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but the former compound went undetected in all varieties while rutin continued to increase by 262% after CO2 enrichment. Interestingly, naringenin that was present in all varieties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went undetected under enrichment, except for var. pumila where it was enhanced by 1,100%. PAL activity, DPPH and FRAP also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2 levels implying the possible improvement of health-promoting quality of Malaysian L. pumila under high CO2 enrichment conditions.
    设计了一个裂区 3 × 3 实验,以研究三种 CO2 浓度(400、800 和 1,200 µmol·mol−1)对三种Labisia pumila Benth品种(var. alata、pumila 和 lanceolata)在 15周暴露后的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谱、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HPLC分析揭示了增加的 CO2 浓度对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谱修改的强烈影响,其强度取决于 CO2 水平和 L. pumila 品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没食子酸和槲皮素是所有品种中最丰富的常见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在升高 CO2(1,200 µmol·mol−1)暴露下,没食子酸显著增加,特别是在 var. alata 和 pumila 中增加了 101-111%,而在 var. lanceolata 中槲皮素大幅增加 260%,其次是 alata 增加 201%。虽然在新风条件下检测到山奈酚,但在所有品种暴露后均未检测到。相反,咖啡酸在 var. alata(338-1,100%)和 pumila(298-433%)中大大增强。同时,pyragallol 和rutin仅在新风条件下出现在 var. alata(810 µg·g−1 DW)和 pumila(25 µg·g−1 DW)中,但前一种化合物在所有品种中均未检测到,而rutin在 CO2 富集后继续增加 262%。有趣的是,在新风条件下所有品种中存在的柚皮素在富集条件下均未检测到,除了 var. pumila 中增强了 1,100%。随着 CO2 水平的增加,PAL 活性、DPPH 和 FRAP 也增加,这意味着马来西亚 L. pumila 在高 CO2 富集条件下可能改善其促进健康的品质。
  • 一种含双酰胺结构的哌啶噻唑类衍生物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0923255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双酰胺结构的哌啶噻唑类衍生物,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以及作为杀菌剂和杀虫剂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含双酰胺结构的哌啶噻唑类衍生物,制备方法简便,可用于黄瓜灰霉病、水稻纹枯病、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也可用于粘虫、蚕豆蚜、棉红蜘蛛等虫害的防治,为哌啶噻唑类农药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基础。
  • 一种2-(1-金刚烷甲酰胺基)乙基甲酸酯类化 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10423216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1‑金刚烷甲酰胺基)乙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1‑金刚烷甲酰胺基)乙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式(I)中,R为苯基、取代苯基或取代吡啶基;所述取代苯基的苯环上的H或取代吡啶基的吡啶环上的H被取代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所述单取代或多取代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C1~C5的烷基、C1~C3的烷氧基、硝基、C1~C5卤代烷基或卤素。本发明的2‑(1‑金刚烷甲酰胺基)乙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且该2‑(1‑金刚烷甲酰胺基)乙基甲酸酯类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 一种2-(1-金刚烷甲酰胺基)乙基甲酸酯类化 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1047697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1‑金刚烷甲酰胺基)乙基甲酸酯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所述2‑(1‑金刚烷甲酰胺基)乙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如式(Ⅰ)所示:式(Ⅰ)中,R为苯基、取代苯基或取代吡啶基;所述取代苯基的苯环上的H或取代吡啶基的吡啶环上的H被取代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所述单取代或多取代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C1~C5的烷基、C1~C3的烷氧基、硝基、C1~C5卤代烷基或卤素。本发明的2‑(1‑金刚烷甲酰胺基)乙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特别对于番茄早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以及黄瓜灰霉病菌等真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 Sky-blue emitting bridged diiridium complexes: beneficial effects of intramolecular π–π stacking
    作者:Daniel G. Congrave、Yu-Ting Hsu、Andrei S. Batsanov、Andrew Beeby、Martin R. Bryce
    DOI:10.1039/c7dt04201a
    日期:——
    π–π interactions to influence th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diiridium complexes is an unexplored topic, and provides the motivation for the present study. A series of diarylhydrazide-bridged diiridium complexes functionalised with phenylpyridine (ppy)-based cyclometalating ligands is reported. It is shown by NMR studies in solution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analysis that intramolecular π–π interactions
    分子内π-π相互作用影响二铱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的潜力是一个尚未探讨的话题,并为本研究提供了动力。报道了一系列基于苯基吡啶(ppy)的环金属配体官能化的二芳基肼桥连的二铱配合物。在溶液和单晶X射线分析中的NMR研究表明,桥接配体和环金属配体之间的分子内π-π相互作用使复合物刚性化,从而导致溶液和掺杂膜中的高发光量子效率。桥的苯环上的氟取代基促进分子内π-π相互作用。尤其,这些非共价相互作用在合理设计和合成具有共轭桥键配体的高发射率天蓝色二铱配合物的第一个实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在结构和光物理性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结果得到了计算研究的支持。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