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双(三氟甲磺酰基)氨基]三甲基硅烷 | 82113-66-4

中文名称
[双(三氟甲磺酰基)氨基]三甲基硅烷
中文别名
N-(三甲基硅基)双(三氟甲磺酸)酰亚胺;N-(三甲基甲硅烷基)双(三氟甲磺酰基)亚胺;1,1,1-三氟-N-(三氟甲磺酰基)-N-三甲基硅基-甲磺酰胺;N-三甲基硅基-二(三氟甲磺酸)酰亚胺
英文名称
trimethylsilyl 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yl)imide
英文别名
N-(trimethylsilyl)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yl)imide;TMSNTf2;trimethylsilyl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mide;1,1,1-trifluoro-N-(trifluoromethylsulfonyl)-N-trimethylsilylmethanesulfonamide
[双(三氟甲磺酰基)氨基]三甲基硅烷化学式
CAS
82113-66-4
化学式
C5H9F6NO4S2Si
mdl
——
分子量
353.339
InChiKey
MLIRNWUYOYIGB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15 °C / 2mmHg
  • 密度:
    1.543±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soluble in most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commonly used in dichloromethane, toluene, diethyl ether.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2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88.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1

安全信息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8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301+P330+P331,P303+P361+P353,P363,P304+P340,P310,P321,P260,P264,P280,P305+P351+P338,P405,P501
  • 危险品运输编号:
    1760
  • 危险性描述:
    H314
  • 储存条件:
    冷藏保存

SDS

SDS:dc836441a81afa6d4085e88b22abfa6e
查看
N-(三甲基硅基)双(三氟甲磺酸)酰亚胺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N-(Trimethylsilyl)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yl)imide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N-(三甲基硅基)双(三氟甲磺酸)酰亚胺
百分比: >95.0%(T)
CAS编码: 82113-66-4
俗名: [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yl)amino]trimethylsilane , TMS Triflimide
N-(三甲基硅基)双(三氟甲磺酸)酰亚胺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分子式: C5H9F6NO4S2Si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旧布,干砂,土,锯屑)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
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蒸气或浮质产生,使用通风、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冷冻储存。
存放于惰性气体环境中。
防湿。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热敏, 潮敏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毒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N-(三甲基硅基)双(三氟甲磺酸)酰亚胺

模块 9. 理化特性
液体
外形(20°C):
外观: 透明
颜色: 极淡的黄色-红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115 °C/0.3kPa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 (NOx), 氟化氢, 硫氧化物, 氧化硅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
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N-(三甲基硅基)双(三氟甲磺酸)酰亚胺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

N-(三甲基硅基)双(三氟甲磺酸)酰亚胺是一种类似于TMSOTf和TMSN(SO2F)2的化合物,其硅原子上的电子密度极低。因此,在多种反应中它可作为强路易斯酸催化剂。例如,Mathieu等人利用N-(三甲基硅基)双(三氟甲磺酸)酰亚胺进行Diels-Alder反应,使用丙烯酸酯作为亲二烯体,得到了相应的加合物,并且条件温和、产率高。[1)

此外,Mikami和Ishihara等人分别将该试剂用于Friedel-Crafts烷基化[2] 和Mukaiyama aldol反应[3] 中,这两个实验都证实了N-(三甲基硅基)双(三氟甲磺酸)酰亚胺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路易斯酸催化剂。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低温1H-和19F-DOSY NMR研究糖基化中间体:三氯乙酰亚氨酸盐活化的新见解。
    摘要:
    低温1 H-和19 F-DOSY已用于分析糖基化反应中的反应性中间体,其中糖基三氯乙酰亚胺酯供体已用不同的催化剂活化。DOSY协议具有...
    DOI:
    10.1039/c6cc05272j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聚捻烷烃纳米棒的合成研究
    摘要:
    概述了引人入胜的烃纳米棒聚twistane的合成策略。我们的方法旨在从前体开始聚合乙炔,该前体会为聚捻度的形成提供螺旋偏压。研究了过渡金属催化的聚合和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两个潜在的引发剂分子,可用于任何一种方法。尽管未观察到预期的区域选择性,但获得了不同寻常的有机钯配合物和许多具有新颖碳骨架的化合物。
    DOI:
    10.1021/jo502618g
  • 作为试剂:
    描述:
    2-环己烯-1-酮 、 在 [双(三氟甲磺酰基)氨基]三甲基硅烷盐酸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5.5h, 以6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芳香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芳香聚酮类产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以式1a和式2a发生分子间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制备式3a,再将式4a用加醚试剂保护制备式6a;式3a与式6a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及分子内杂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得到式7a,式7a通过光催化的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等得到式15a,再经脱保护及在苯环上选择性氯代等得到产物ABX‑A、ABX‑C、ABX‑E、BABX及类似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以式1为原料,用苄基、甲基保护式1的酚羟基后,进而转化成式5,再将其转化为式6,式6和式7发生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得到式8,式10经三枝–伊藤氧化转化为式11,式11和式12发生光催化的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得到式13,随后经氧化芳构化得到式17;式17再经脱保护、苯环上选择性氯代等分别得到产物B,B1、B2或B4。本发明合成路线设计合理,原料便宜易得,且易于大量制备,关键反应中间体易于修饰,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多种芳香聚酮类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为后续药物化学研究奠定基础。
    公开号:
    CN113045393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dical Trifluoromethoxylation of Arenes Triggered by a Visible‐Light‐Mediated N−O Bond Redox Fragmentation
    作者:Benson J. Jelier、Pascal F. Tripet、Ewa Pietrasiak、Ivan Franzoni、Gunnar Jeschke、Antonio Togni
    DOI:10.1002/anie.201806296
    日期:2018.10.15
    method enables non‐directed functionalization of C−H bonds on a range of substrates, providing access to aryl trifluoromethyl ethers. This light‐driven process is distinctly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procedures and occurs through an OCF3 radical mechanism mediated by a photoredox catalyst, which triggers an N−O bond fragmentation. The pyridinium‐based trifluoromethoxylation reagent is bench‐stable and
    一种简单的三氟甲氧基化方法可以在一系列底物上实现CH键的非定向功能化,从而可以使用芳基三氟甲基醚。这种光驱过程与传统方法有明显不同,它是通过光氧化还原催化剂介导的OCF 3自由基机理发生的,该机理引发了N-O键断裂。基于吡啶鎓的三氟甲氧基化试剂具有台式稳定性,可通过操作简单的方式获得铅化合物的合成多样性。
  • [EN] A NEW METHOD OF 18F LABELLING AND INTERMEDIATE SALTS<br/>[FR] NOUVEAU PROCÉDÉ D'ÉTIQUETAGE DE 18F ET DE SELS INTERMÉDIAIRES
    申请人:NAT UNIV SINGAPORE
    公开号:WO2021126080A1
    公开(公告)日:2021-06-24
    Disclosed herein is a salt of formula I: where R1, X, n, R, R1, Y, m, p, q, Z and o are as defined herein. Also disclosed herein are methods of using said salts in chemical synthesis, such as to prepare compounds isotopically enriched in 18F for use in PET imaging, as well as methods to make the compounds of formula I.
    披露的是公式I的盐:其中R1、X、n、R、R1、Y、m、p、q、Z和o如本文所述定义。还披露了使用所述盐进行化学合成的方法,例如用于制备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中使用的18F同位素富集化合物,以及制造公式I化合物的方法。
  • Frustrated Lewis-Pair-Meditated Selective Single Fluoride Substitution in Trifluoromethyl Groups
    作者:Dipendu Mandal、Richa Gupta、Amit K. Jaiswal、Rowan D. Young
    DOI:10.1021/jacs.9b12167
    日期:2020.2.5
    developed a generic protocol that allows a single substitution of one fluoride in trifluoromethyl groups with neutral phosphine and pyridine bases. The resulting phosphonium and pyridinium salts can be further functionalized via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photoredox coupling and electrophilic transfer reactions allowing the generation of a vast array of difluoromethyl products.
    三氟甲基芳烃中的单一氟化物取代是一个持续的合成挑战,通常会导致“过度反应”,即多个氟化物被取代。该反应的发展将允许简单地获得目前对制药、农业化学和材料科学感兴趣的范围广泛的二氟甲基衍生物。使用受挫的路易斯对方法,我们开发了一个通用协议,允许用中性膦和吡啶碱单次取代三氟甲基中的一个氟化物。所得的鏻盐和吡啶盐可以通过亲核取代、光氧化还原偶联和亲电转移反应进一步官能化,从而产生大量二氟甲基产物。
  • Propargylsilanes as Reagents for Synergistic Gold(I)‐Catalyzed Propargyl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σ‐Gold(I) Allenyl Intermediates
    作者:Sergio Fernández、Jairo González、Javier Santamaría、Alfredo Ballesteros
    DOI:10.1002/anie.201905159
    日期:2019.7.29
    Reported herein is the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of a σ‐gold allenyl complex as an intermediate in gold catalysis. This intermediate was captured during the study of a novel gold(I)‐catalyzed propargyl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with propargylsilanes. Notably, the gold‐catalyzed propargylation reaction, which proceeds with aldehydes and ketones, can be driven to the formation
    本文首次报道了作为金催化中间体的σ-金烯基络合物的分离和表征。该中间体是在研究新型金(I)催化的羰基化合物与炔丙基硅烷的炔丙基化过程中捕获的。值得注意的是,与醛和酮一起进行的金催化的炔丙基化反应可被驱动生成高炔丙基甲硅烷基醚或原位合成相应的2-silyl-4,5-dihydrofurans。
  • Lewis Base Activation of Lewis Acids: Group 13. In Situ Generation and Reaction of Borenium Ions
    作者:Scott E. Denmark、Yusuke Ueki
    DOI:10.1021/om400582k
    日期:2013.11.25
    A variety of Lewis bases were combined with 9-BBN-NTf2 to establish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generation of borenium cations. Five different types of behaviors were found, but the most interesting was the combination of Et3N, DABCO, 2,6-lutidine, or Ph3P═S, which formed borenium ions exclusively even in sub- or superstoichiometric quantities. The 9-BBN borenium ion complex of 2,6-lutidine rapidly catalyzes
    多种路易斯碱与 9-BBN-NTf 2结合,以确定生成硼阳离子的要求。发现了五种不同类型的行为,但最有趣的是 Et 3 N、DABCO、2,6-二甲基吡啶或 Ph 3 P=S 的组合,它们甚至仅以亚化学计量或超化学计量的量形成硼离子。2,6-二甲基吡啶的 9-BBN 硼离子络合物在 Et 3 SiH存在下快速催化各种酮的氢化硅烷化。初步机理实验表明,还原涉及 Et 3 SiH 而不是酮的硼离子活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