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beta,17alpha)-11,17-二羟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羧酸 | 37927-29-0

中文名称
(11beta,17alpha)-11,17-二羟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羧酸
中文别名
(11BETA,17ALPHA)-11,17-二羟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羧酸;泼尼松龙杂质B
英文名称
Δ1-cortienic acid
英文别名
Prednienic acid;(8S,9S,10R,11S,13S,14S,17R)-11,17-dihydroxy-10,13-dimethyl-3-oxo-7,8,9,11,12,14,15,16-octahydro-6H-cyclopenta[a]phenanthrene-17-carboxylic acid
(11beta,17alpha)-11,17-二羟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羧酸化学式
CAS
37927-29-0
化学式
C20H26O5
mdl
——
分子量
346.423
InChiKey
MCKJPJYRCPANCC-XLXYOEI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35°C (dec.)
  • 沸点:
    570.7±50.0 °C(Predicted)
  • 密度:
    1.33
  • 溶解度:
    可溶于DMSO(少许)、甲醇(少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
  • 拓扑面积:
    94.8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5

SDS

SDS:bb52697b077b7f1e0ac633ba840cb1e1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依碳酸氯替泼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310551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本发明提供一种依碳酸替泼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11α‑羟基‑ADD在有机溶剂中与脱剂进行脱反应得到化合物II;化合物II在有机溶剂中,在酸催化剂的存在下,与卤化试剂进行第一次加成反应,反应完毕后加入淬灭剂进行淬灭反应,得到化合物III;化合物III在有机溶剂中,在酸催化剂的存在下,与属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得到化合物IV;化合物IV在有机溶剂中,在碱性催化剂的存在下,与化试剂进行第二次加成反应得到化合物V;化合物V在有机溶剂中,与酸试剂进行解反应得到化合物VI,化合物VI是依碳酸替泼诺中间体,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节能降耗,操作简单,收率高,纯度好。
  • 一种合成氯替泼诺的方法以及一种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上海清松制药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6554383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替泼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以泼尼松龙为原料制备11β,17α‑二羟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羧酸;步骤2:采用11β,17α‑二羟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羧酸制备17α‑〔(乙氧甲酰基)氧基〕‑11β‑羟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羧酸乙基碳酸酐;步骤3:将17α‑〔(乙氧甲酰基)氧基〕‑11β‑羟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羧酸乙基碳酸酐中加入乙醇钠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氯碘甲烷然后就会得到氯碘甲烷。在步骤3能够避免引入对中间体的影响。
  • 制备氯替泼诺的方法和其眼用组合物
    申请人:深圳市瑞霖医药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6946965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本发明涉及制备替泼诺的方法和其眼用组合物。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替泼诺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使替泼诺原料溶解于第一有机溶剂中得到含药溶液,在搅拌下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第二有机溶剂,再继续搅拌,过滤,用所述第二有机溶剂洗涤滤饼,使所述滤饼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即得。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照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替泼诺原料药,以本发明制得的替泼诺为原料药制备得到的眼用药物组合物,以及本发明制得的替泼诺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眼部炎症或干眼症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方法具有优异的药学特征例如所制得的原料药和制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 [EN] C20-C21 SUBSTITUTED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AGONISTS<br/>[FR] AGONISTES DU RÉCEPTEUR DE GLUCOCORTICOÏDE SUBSTITUÉS EN C20-C21
    申请人:SCHERING CORP
    公开号:WO2009085879A2
    公开(公告)日:2009-07-09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compounds of Formula (I), a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solvates, esters, prodrugs, tautomers, or isomers of said compounds), having general structure (I); wherein L, R1, R2, R3, R4, R5, and R6 are selected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and as defined here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compounds (and salts, solvates, esters, prodrugs, tautomers, and isomers) of Formulas II, III, IV, V, and Vl, as defined herein. Also provided ar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preparing, and methods of using such compounds in the 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of a wide range of immune, autoimmune,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conditions.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一般结构(I)的化合物,以及该化合物的药用盐、溶剂合物、酯、前药、互变体或异构体(包括L、R1、R2、R3、R4、R5和R6在内独立选择的定义)。本发明还提供了根据本文所定义的化合物(和盐、溶剂合物、酯、前药、互变体和异构体)的II、III、IV、V和VI式化合物。还提供了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以及利用这些化合物在治疗和预防各种免疫、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和症状中的方法。
  • Design, Synthesis, and Local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17β-Carboxamide Derivatives of Glucocorticoids
    作者:Vladimir Dobričić、Bojan Marković、Nikola Milenković、Vladimir Savić、Vesna Jaćević、Nemanja Rančić、Sote Vladimirov、Olivera Čudina
    DOI:10.1002/ardp.201400165
    日期:2014.11
    (DCC)/1‐hydroxybenzotriazole (HOBt) coupling procedure. Finally, the local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as examined by use of the croton oil‐induced ear edema test. In vivo evaluation of systemic side effects as well as in silico prediction of metabolism were performed on the derivative with the best local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The combination of molecular docking studies and the
    对 18 种 17β-甲酰胺类固醇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以选择具有潜在局部抗炎活性的化合物。这些衍生物是皮质酸(从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获得)与六个氨基酸的甲酯或乙酯的酰胺。将这些化合物与糖皮质激素受体 (GR) 的相互作用、结合能和配体效率值与从泼尼松龙(无活性代谢物)获得的地塞米松和皮质酸进行比较。在分子对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七种化合物,并通过使用本研究中创建的指数模型预测了它们对 GR 的结合亲和力。随后,通过使用修饰的 N 以良好的收率合成了选定的化合物,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1-羟基苯并三唑HOBt)偶联程序。最后,通过使用巴豆油诱导的耳肿试验检查合成化合物的局部抗炎活性。对具有最佳局部抗炎活性的衍生物进行了全身副作用的体内评估以及代谢的计算机预测。分子对接研究和 GR 结合亲和力预测的指数模型相结合,可作为一种计算机工具,用于合理设计具有比地塞米松更好的生物学特性的新型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17,20:20,21-双[亚甲基双(氧基)]孕烷-3-酮 (5α)-2′H-雄甾-2-烯并[3,2-c]吡唑-17-酮 (3β,20S)-4,4,20-三甲基-21-[[[三(异丙基)甲硅烷基]氧基]-孕烷-5-烯-3-醇-d6 (25S)-δ7-大发酸 (20R)-孕烯-4-烯-3,17,20-三醇 (11β,17β)-11-[4-({5-[(4,4,5,5,5-五氟戊基)磺酰基]戊基}氧基)苯基]雌二醇-1,3,5(10)-三烯-3,17-二醇 齐墩果酸衍生物1 黄麻属甙 黄芪皂苷III 黄芪皂苷 II 黄芪甲苷 IV 黄芪甲苷 黄肉楠碱 黄果茄甾醇 黄杨醇碱E 黄姜A 黄夹苷B 黄夹苷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丙 黄体酮环20-(乙烯缩醛) 黄体酮杂质EPL 黄体酮杂质1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EP杂质M 黄体酮EP杂质G(RRT≈2.53) 黄体酮EP杂质F 黄体酮6-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17alpha-氢过氧化物 黄体酮 11-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麦角甾醇葡萄糖苷 麦角甾醇氢琥珀酸盐 麦角甾烷-6-酮,2,3-环氧-22,23-二羟基-,(2b,3b,5a,22R,23R,24S)-(9CI) 麦角甾烷-3,6,8,15,16-五唑,28-[[2-O-(2,4-二-O-甲基-b-D-吡喃木糖基)-a-L-呋喃阿拉伯糖基]氧代]-,(3b,5a,6a,15b,16b,24x)-(9CI) 麦角甾烷-26-酸,5,6:24,25-二环氧-14,17,22-三羟基-1-羰基-,d-内酯,(5b,6b,14b,17a,22R,24S,25S)-(9CI) 麦角甾-8-烯-3-醇 麦角甾-8,24(28)-二烯-26-酸,7-羟基-4-甲基-3,11-二羰基-,(4a,5a,7b,25S)- 麦角甾-7,22-二烯-3-酮 麦角甾-7,22-二烯-17-醇-3-酮 麦角甾-5,24-二烯-26-酸,3-(b-D-吡喃葡萄糖氧基)-1,22,27-三羟基-,d-内酯,(1a,3b,22R)- 麦角甾-5,22,25-三烯-3-醇 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 麦角甾-1,4-二烯-3-酮,7,24-二(乙酰氧基)-17,22-环氧-16,25-二羟基-,(7a,16b,22R)-(9CI) 麦角固醇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