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丙二醇-(OD)2 | 58161-11-8

中文名称
1,2-丙二醇-(OD)2
中文别名
1,2-丙烷(二醇-d2);丙二醇-(OD)2
英文名称
1,2-propylene glycol-d2
英文别名
(RS)-1,2-propanediol-O,O-d2;1,2-propanediol (O-d2);propyleneglycol-d2;O,O'-dideuterio-propane-1,2-diol;1,2-Propandiol-d2;1,2-Propanediol-(OD)2;1,2-dideuteriooxypropane
1,2-丙二醇-(OD)2化学式
CAS
58161-11-8
化学式
C3H8O2
mdl
——
分子量
78.0794
InChiKey
DNIAPMSPPWPWGF-KFRNQKGQ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60 °C(lit.)
  • 沸点:
    187 °C(lit.)
  • 密度:
    1.063 g/mL at 25 °C
  • 闪点:
    225 °F
  • 稳定性/保质期: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40.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 储存条件:
    保持贮藏器密封,并将其放入一个紧密的容器中。储存时,请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SDS

SDS:b8f4ab85da4c80d3dbcd43f620ee6b30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1,2-丙二醇-d2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Propylene glycol-(OD)2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3)
眼刺激 (类别2B)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无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6 造成轻微皮肤刺激。
H320 造成眼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措施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Propylene glycol-(OD)2
别名
: C3D2H6O2
分子式
: 78.11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1,2-Propane(diol-d2)
-
CAS 号 58161-11-8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消化系统失调, 恶心, 头痛, 呕吐, 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降低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无数据资料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品处理。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透明, 粘性的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60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187 °C - lit.
g) 闪点
103.00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爆炸上限: 12.50 %(V)
爆炸下限: 2.60 %(V)
k) 蒸汽压
0.11 hPa 在 20.00 °C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1.063 g/mL 在 25 °C1.063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酰氯, 酸酐, 氧化剂, 氯甲酸酯, 还原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20,000 mg/kg
吸入: 无数据资料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皮 - 兔子 - 20,800 mg/kg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肌肉内的 - 大鼠 - 14 g/kg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静脉内的 - 狗 - 26 g/kg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腹膜内的 - 大鼠 - 6,660 mg/kg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皮下的 - 大鼠 - 22,500 mg/kg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静脉内的 - 大鼠 - 6,423 mg/kg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腹膜内的 - 老鼠 - 9,718 mg/kg
备注: 肺,胸,或者呼吸系统:慢性肺水肿 肾脏、输尿管、膀胱:肾小管和肾小球变化 血:脾脏改变。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皮下的 - 老鼠 - 17,370 mg/kg
备注: 行为的:运动力学变化(特异性测试) 行为的:肌肉收缩或痉挛 发绀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静脉内的 - 老鼠 - 6,630 mg/kg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静脉内的 - 兔子 - 6,500 mg/kg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皮肤 - 人 - 轻度的皮肤刺激 - 7.00 d
眼睛刺激或腐蚀
眼睛 - 兔子 - 轻度的眼睛刺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消化系统失调, 恶心, 头痛, 呕吐, 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降低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对鱼类的毒性 无可观察到影响的浓度 - Pimephales promelas (黑头软口鲦鱼) - 96.0 h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丙二醇-(OD)2 在 titanium(IV) oxide 作用下,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Molecular Hydrogen Formation from Proximal Glycol Pairs on TiO2(110)
    摘要:
    Understanding hydrogen formation on TiO2 surfac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as it could provide fundamental insight into water splitting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using solar energy. In this work, hydrogen formation from glycols having different numbers of methyl end-groups has been studied using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on reduced, hydroxylated, and oxidized rutile TiO2(110) surfaces. The results from OD-labeled glycols demonstrate that gas-phase molecular hydrogen originates exclusively from glycol hydroxyl groups. The yield is controlled by a combination of glycol coverage, steric hindrance, TiO2(110) order, and the amount of subsurface charge. Combined,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proximal pairs of hydroxyl-aligned glycol molecules and subsurface charge are required to maximize the yield of this redox reaction.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geometric and electronic effects in hydrogen formation from adsorbates on TiO2(110).
    DOI:
    10.1021/ja500992b
  • 作为产物:
    描述:
    碳酸丙烯酯 在 RuCl2[(Ph2PCH2CH2)2NH](t-Bu-NC) 、 potassium tert-butylate 作用下, 120.0 ℃ 、2.03 MPa 条件下, 反应 12.0h, 生成 1,2-丙二醇-(OD)2
    参考文献:
    名称:
    [EN] TRANSITION METAL ISONITRILE CATALYSTS
    [FR] CATALYSEURS D'ISONITRILE À MÉTAUX DE TRANSITION
    摘要:
    本公开涉及新的过渡金属异腈化合物,制备这些化合物的方法以及将这些化合物用作催化剂的用途。该公开还涉及将金属异腈化合物用作催化剂,用于含有一个或多个碳-氧、碳-氮和/或碳-碳双键的化合物的加氢和转移加氢。
    公开号:
    WO2018193401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sphate modified ceria as a Brønsted acidic/redox multifunctional catalyst
    作者:Nicholas C. Nelson、Zhuoran Wang、Pranjali Naik、J. Sebastián Manzano、Marek Pruski、Igor I. Slowing
    DOI:10.1039/c6ta08703e
    日期:——
    NMR, XPS, zeta titration, ammonia thermal desorption, pyridine adsorption, and model reactions. The introduction of phosphates generated Brønsted acid sites and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Lewis acid sites on the surface. The relative amount of Lewis and Brønsted acids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amount of trimethylphosphate used in the synthesis. Upon deposition of Pd, the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 showed
    将磷酸三甲酯沉积到二氧化铈上,然后进行热处理,导致形成了具有保留二氧化铈萤石结构的表面磷酸盐。用31研究了磷酸盐官能化的二氧化铈的结构和化学性质P固态NMR,XPS,ζ滴定,氨热解吸,吡啶吸附和模型反应。磷酸盐的引入产生了布朗斯台德酸位,并减少了表面上路易斯酸位的数量。路易斯酸和布朗斯台德酸的相对量可以通过合成中使用的磷酸三甲酯的量来控制。与未改性的二氧化铈载体上的Pd相比,Pd沉积后,该多功能材料对丁香酚和愈创木酚的氢解活性增强。这归因于路易斯酸位点之间的协同作用,路易斯酸位点激活了底物以进行脱芳香化作用,而氧化还原/布朗斯台德酸性质则催化了氢解反应。
  • The charge-assisted hydrogen-bonded organic framework (CAHOF) self-assembled from the conjugated acid of tetrakis(4-aminophenyl)methane and 2,6-naphthalenedisulfonate as a new class of recyclable Brønsted acid catalysts
    作者:Svetlana A Kuznetsova、Alexander S Gak、Yulia V Nelyubina、Vladimir A Larionov、Han Li、Michael North、Vladimir P Zhereb、Alexander F Smol'yakov、Artem O Dmitrienko、Michael G Medvedev、Igor S Gerasimov、Ashot S Saghyan、Yuri N Belokon
    DOI:10.3762/bjoc.16.99
    日期:——
    tetrakis(4-aminophenyl)methane (TAPM, 1 equivalent) in water gave a novel three-dimensional charge-assisted hydrogen-bonded framework (CAHOF, F-1). The framework F-1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GA, elemental analysis, and 1H NMR spectroscopy. The framework was supported by hydrogen bonds between the sulfonate anions and the ammonium cations of NDS and protonated TAPM moieties, respectively. The CAHOF
    市售的2,6-萘二磺酸二钠(NDS,2当量)和四(4-氨基苯基)甲烷的四盐酸盐(TAPM,1当量)在水中的酸碱中和反应产生了新颖的三维电荷辅助氢键骨架(CAHOF,F-1)。F-1构架通过X射线衍射,TGA,元素分析和1表征1 H NMR光谱。框架分别由NDS和质子化TAPM部分的磺酸根阴离子和铵阳离子之间的氢键支撑。CAHOF材料在一系列反应中起着新型催化活性布朗斯台德酸的作用,包括水和醇类对环氧化物的开环作用。F-1在庚烷中还催化了环戊二烯与甲基乙烯基酮之间的Diels-Alder反应。根据溶剂混合物的极性,CAHOF F-1可以充当纯均相催化剂或部分离解,从而提供一些溶解的F-1作为真正的催化剂。在所有情况下,催化剂都可以轻松回收和再循环。
  • Dynamically Reversible Interconversion of Molecular Catalysts for Efficient Electrooxidation of Propylene into Propylene Glycol
    作者:Jingwen Ke、Mingfang Chi、Jiankang Zhao、Yan Liu、Ruyang Wang、Kaiyuan Fan、Yuxuan Zhou、Zhikai Xi、Xiangdong Kong、Hongliang Li、Jie Zeng、Zhigang Geng
    DOI:10.1021/jacs.3c00660
    日期:——
    to propylene will be impeded. The scaling relationship of the EB(*OH) plays a key role in affecting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toward propylene electrooxidation. Herein, we adopt an immobilized Ag pyrazole molecular catalyst (denoted as AgPz) as the electrocatalyst. The pyrrolic N–H in AgPz could undergo deprotonation to form pyrrolic N (denoted as AgPz-Hvac), which can be protonated reversibly. During
    丙烯电氧化生成1,2-丙二醇(PG)过程包括*OH的生成和*OH向丙烯中C=C键的转移两个关键步骤。强*OH 结合能 ( E B (*OH)) 有利于 H 2 O离解成 *OH,而 *OH 向丙烯的转移将受到阻碍。E B (*OH)的比例关系在影响丙烯电氧化的催化性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此,我们采用固定化银吡唑分子催化剂(表示为 AgPz)作为电催化剂。AgPz 中的吡咯 N-H 可以去质子化形成吡咯 N(表示为 AgPz-H vac), 它可以被可逆地质子化。在丙烯电氧化过程中,AgPz 上的强E B (*OH) 有利于 H 2 O离解成 *OH。随后,AgPz转化为具有弱E B (*OH)的AgPz-H vac,有利于*OH与丙烯的进一步结合。AgPz 和 AgPz-H vac之间的动态可逆相互转化伴随着可变的E B (*OH) 打破了标度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了反应势垒。在 2.0 V 相对于
  • Enantiomeric interactions and reaction rates: ketalization of (S)- and (RS)-1,2-propanediols
    作者:Hans Wynberg、John P. Lorand
    DOI:10.1021/jo00325a020
    日期:1981.6
  • The unimolecular chemistry of [1,2-propanediol]+˙: a rationale in terms of hydrogen-bridged radical cations
    作者:Ben L. M. Van Baar、Peter C. Burgers、John L. Holmes、Johan K. Terlouw
    DOI:10.1002/oms.1210230512
    日期:1988.5
    AbstractBy combining results from a variety of mass spectrometric techniques (metastatle ion, collisional activation,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ve ionization, neutralization–reionization spectrometry and appearance energy measurements) and the classical method of isotopic labelling, a unified mechanism is proposed for the complex unimolecular chemistry of ionized 1,2‐propanediol. The key intermediates involved are the stable hydrogen‐bridged radical cations [CH2C(H)H…︁O…︁O(H)CH3]+˙, which were generated independently from [4‐methoxy, 1‐butanol]+˙ (loss of C2H4) and [1‐methoxyglycerol]+˙ (loss of CH2O), [CH3CO…︁H…︁O(H)CH3]+˙ and the related ion‐dipole complex [CH2C(OH)CH3/H2O]+˙. The latter species serves as the precursor for the loss of CH3˙ and in this reaction the same non‐ergodic behaviour is observed as in the loss of CH3˙ from the ionized enol of acetone.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