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三氟甲基-2,2-二氟乙烯基-三氟硼酸钾 | 726203-04-9

中文名称
1-三氟甲基-2,2-二氟乙烯基-三氟硼酸钾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otassium 1-trifluoromethyl-2,2-difluoroethenyl-trifluoroborate
英文别名
——
1-三氟甲基-2,2-二氟乙烯基-三氟硼酸钾化学式
CAS
726203-04-9
化学式
C3BF8*K
mdl
——
分子量
237.93
InChiKey
QGULHEUFDKYUE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09
  • 重原子数:
    13.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三氟甲基-2,2-二氟乙烯基-三氟硼酸钾氢氟酸 作用下, 以100%的产率得到1,1,3,3,3-五氟-1-丙烯
    参考文献:
    名称:
    氟代烷基-1-烯-1-基三氟硼酸酯和全氟代烷基-1-yn-1-基三氟硼酸酯与选择的烃类似物在aHF和碱性溶剂中与氟化氢和卤化剂的反应
    摘要:
    K的电hydrodeboration [R'BF的相对速率3 ]与HF(27-100%)系列中的R'=减少Ç 4 ħ 9 Ç C> c ^ 4 ˚F 9 CF CFC C> CF 2 C(CF 3)> C 3 F 7 C C〜(CF 3)2 CFC C> CF 3 CC 。当R'= CF 3 C C时,通过添加获得新盐K [CF 3 CH 2 –CF 2 BF 3 ] CF 3 C以外的HF含量CH和K [BF 4 ]。少量水引起副产物K [CF 3 CH 2 –C(O)BF 3 ]的形成。全氟链烯基三氟硼酸盐与NCS或NBS在aHF(无水HF)中的亲电子卤代氟化作用导致K [R F CFHal–CF 2 BF 3 ](来自K [R F CF CFBF 3 ])和K [R F CFal 2 –CF 2 BF 3 ](来自K [R F CHal CFBF 3 ]和K [R F C CBF 3
    DOI:
    10.1016/j.jfluchem.2011.09.011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氟化氢钾硼酸三甲酯1,1,3,3,3-五氟-1-丙烯氢氟酸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 为溶剂, 以47%的产率得到1-三氟甲基-2,2-二氟乙烯基-三氟硼酸钾
    参考文献:
    名称:
    1-X-2,2-Difluoroenylxenone (II) 四氟硼酸盐 [CF2 = CXXe] [BF4] 的制备
    摘要:
    通过将相应的烯基二氟硼烷 CF2 = CXBF2 与 XeF2 在 1, 1, 1, 3, 3-五氟丙烷中反应制备新型烯基氙 (II) 盐 [CF2 = CXXe] [BF4] (X = H, Cl, CF3) (PFP) 在-60°C。烯基氙(II)盐通过多核NMR光谱表征。讨论了 C-1 上的取代基 X 对烯基氙 (II) 盐稳定性的影响。此外,还报道了烯基三氟硼酸钾 K [CF2 = CXBF3] 的制备以及通过 PFP 中的氟化物提取将它们转化为硼烷 CF2 = CXBF2。1-X-2, 2-二氟乙烯基二烯酮(II)四氟硼酸盐的制备[CF2=CXXe][BF4]新型烯基二烯酮(II)盐类[CF2=CXXe][BF4](X=H,Cl,CF3)通过相应的烯基二氟硼烷 CF2 = CXBF2 与 XeF2 在 1、1、1、3、3-五氟丙烷(PFP)在-60°C下获得。烯基氙(II)盐通过多核NMR光谱表征。讨论了碳
    DOI:
    10.1002/zaac.20030022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ctions of Perfluorinated Alkenyl-, Alkynyl-, Alkyltrifluoroborates, and Selected Hydrocarbon Analogues with the Halogenating Agents Hal2 (Hal = F, Cl, Br), “BrF” (BrF3-Br2 1:1), and ICl
    作者:Vadim V. Bardin、Nicolay Yu. Adonin、Hermann-Josef Frohn
    DOI:10.1002/zaac.201100276
    日期:2012.3
    fluorine (5 %) in 1, 1, 1, 3, 3-pentafluorobutane (PFB) showed only [Bu4N][CF3CF2CF2BF3] as fluorine addition product besides extensive fluorodeboration. Suspensions of the insoluble K[CF2=CFBF3] salt reacted with Cl2 and Br2 in CH2Cl2 giving preferentially products of halogen addition across the C=C bond. In reactions with ICl iododeboration with formation of CF2=CFI occurred besides 1, 2-addition with
    [Bu4N][RBF3] [R = CnF2n+1CF=CF(顺式,反式),CF2=CF,CF2=C(CF3),反式-C4H9CF=CF,反式-C6H5CF=CF,C4H9CH=CH(顺式,反式)的反应、反式)、 C≡C 和 C4H9C≡C] 与BrF3 + Br2(相当于“BrF”)和溶液中的 ICl(CH2Cl2CHCl3、 CH2CF2CH3)导致卤素的 1, 2-加成和/或用卤素代替(卤代化)。[Bu4N][ C≡CBF3] 与低于等摩尔量的稀释 (5 %) 在 1, 1, 1, 3, 3-五丁烷 (PFB) 中的反应表明仅 [Bu4N][ CF2CF2BF3] 作为加成产物除了广泛的硼酸。不溶性 K[CF2=CFBF3] 盐的悬浮液在 中与 Cl2 和 Br2 反应,优先生成卤素通过 C=C 键加成的产物。在与 ICl 的反应中,除了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3-BOC-5-甲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 (R)-2-苯基-3-羟基丙酸 (R)-2-羟基-2-(2-(2-(2-甲氧基-5-甲基吡啶-3-基)乙基)-琥珀酸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S)-4-叔丁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i-丙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4R)-4-叔丁基-1,2,3-氧杂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3R)-2,3-二羟基-3-(2-吡啶基)丙酸乙酯,N-氧化物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三氟硼酸钾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11bR,11''bR)-2,2''-[氧双(亚甲基)]双[4-羟基-4,4''-二氧化物-二萘并[2,1-d:1'',2''-f][1,3,2]二氧磷杂七环 (11aR)-10,11,12,13-四氢-5-羟基-3,7-二-1-萘-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磷杂八环 (1-氨基丁基)磷酸 (-)-N-[(2S,3R)-3-氨基-2-羟基-4-苯基丁酰基]-L-亮氨酸甲酯 齐特巴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