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溴甲烷 | 74-95-3

中文名称
二溴甲烷
中文别名
亚甲基二溴;甲叉二溴;二溴化亚甲基;溴化次甲基;溴化亚甲基;1,1-二溴甲烷
英文名称
1,1-dibromomethane
英文别名
dibromomethane;methylene bromide
二溴甲烷化学式
CAS
74-95-3
化学式
CH2Br2
mdl
MFCD00000168
分子量
173.835
InChiKey
FJBFPHVGVWTDI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52 °C
  • 沸点:
    96-98 °C(lit.)
  • 密度:
    2.477 g/mL at 25 °C(lit.)
  • 蒸气密度:
    6.05 (vs air)
  • 闪点:
    96-98°C
  • 溶解度:
    11.7克/升
  • 介电常数:
    6.7(10℃)
  • 物理描述:
    Dibromomethane appears as a colorless liquid with a pleasant odor. Insoluble in water and denser than water. May be toxic by ingestion. Used as a solvent and as a motor fuel.
  • 颜色/状态:
    Clear, colorless liquid
  • 蒸汽密度:
    6.05 (Air= 1)
  • 蒸汽压力:
    44.4 mm Hg @ 25 °C
  • 亨利常数:
    8.22e-04 atm-m3/mole
  • 大气OH速率常数:
    1.13e-13 cm3/molecule*sec
  • 自燃温度:
    515 °C
  • 分解:
    When heated to decomp it emits toxic fumes of /hydrogen bromide/.
  • 粘度:
    1.320 mPa @ 0 °C; 0.980 mPa @ 25 °C
  • 汽化热:
    32.92 kJ/mol @ 97 °C; 36.97 kJ/mol @ 25 °C
  • 折光率:
    Index of refraction: 1.5420 @ 20 °C/D
  • 保留指数:
    672.2;683;690;698;677.6;675.4;677.7;683;696;683;733;679.9
  • 稳定性/保质期:
    1. **稳定性**:稳定。 2. **禁配物**:强氧化剂、铝、镁。 3. **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受热。 4. **聚合危害**:不聚合。 5. **分解产物**:溴化氢。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ADMET

代谢
它被代谢成一氧化碳和溴化物。
IT IS METABOLIZED TO CARBON MONOXIDE AND BROMIDE.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使用(18)O2的质量光谱研究表明产生了(18)O-CO,表明在反应过程中氧被结合进去了。在将二氯甲烷转化为一氧化碳的过程中,无论是在长-伊万斯大鼠肝微粒体组分中还是在锡磷酸模型系统中,都观察到了初级氘同位素效应。在模型系统中,将二溴甲烷与3,4-二甲苯胺一起孵化,形成了3,4-甲酰基酞,支持了甲酰卤化物中间体的存在。提出了一种二卤代甲烷代谢为一氧化碳的机制。
MASS SPECTRAL STUDIES USING (18)O2 SHOWED THAT (18)O-CO WAS PRODUCED INDICATING THAT OXYGEN WAS INCORPORATED DURING THE REACTION. A PRIMARY DEUTERIUM ISOTOPE EFFECT WAS OBSERVED FOR CONVERSION OF DICHLOROMETHANE TO CARBON MONOXIDE BOTH BY LONG-EVANS RAT HEPATIC MICROSOMAL FRACTIONS & BY STANNOUS PHOSPHATE MODEL SYSTEM. INCUBATION OF DIBROMOMETHANE IN THE MODEL SYSTEM IN THE PRESENCE OF 3,4-DIMETHYLANILINE RESULTED IN FORMATION OF 3,4-FORMOXYLIDIDE, SUPPORTING THE INTERMEDIACY OF A FORMYL HALIDE. A MECHANISM FOR THE METABOLISM OF DIHALOMETHANES TO CARBON MONOXIDE IS PROPOSED.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卤代甲烷,特别是溴代同系物,包括二溴甲烷和三溴甲烷,在体外被富含细胞色素P450的单加氧酶肝脏系统进行了生物化学分解。没有观察到谷胱甘肽(GSH)的加入对卤代甲烷整体代谢速率的显著贡献。
Halogenated methanes, in particular the brominated homologs, including dibromomethane and tribromomethane were subjected to biochemical decomposition in vitro by the cytochrome p450 rich fraction of the monooxygenase liver system. No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of GSH addition to the overall rate of metabolism of the halogenated methanes could be observed.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对Sprague-Dawley大鼠使用苯巴比妥钠(50毫克/千克,0.9%盐水,连续4天)或3-甲基胆蒽(20毫克/千克,玉米油,连续2天)处理,导致对二溴甲烷(3毫摩尔/千克)向一氧化碳的代谢增加。
Treatment of Sprague-Dawley rats with sodium phenobarbital (50 mg/kg in 0.9% saline for 4 days) or 3-methylcholanthrene (20 mg/kg in corn oil for 2 days) resulted in increased metabolism of dibromomethane (3 m mol/kg) to carbon monoxide.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二卤甲烷的生物转化导致脱卤和最终产物是一氧化碳。在二氯甲烷的情况下,一氧化碳似乎来源于甲酰卤化物。这种中间体,作为失去一氧化碳的替代,可以共价结合到细胞蛋白或脂质上。非微粒体酶参与二卤甲烷的生物转化,导致产生甲醛和卤化物。必要的步骤是二卤甲烷与谷胱甘肽反应,结果失去一个卤素。推测生成的卤甲基谷胱甘肽会经历非酶促水解脱卤,留下羟甲基谷胱甘肽。下一步将导致羟甲基团以甲醛的形式释放。另外,已经证明,在存在甲醛脱氢酶和NAD(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甲酸。/二氯甲烷/
Biotransformation of dihalomethanes leads to dehalogenation & end product is carbon monoxide. In the case of dichloromethane the carbon monoxide appears to arise from formyl halide. This intermediate, as an alternative to losing carbon monoxide, can covalently bind to cellular protein or lipid. The involvement of nonmicrosomal enzymes in dihalomethane biotransformation leads to prodn of formaldehyde & halide. A necessary step is the reaction of dihalomethane with glutathione, which results in loss of one halide. The resulting halomethylglutathione is postulated to undergo nonenzymatic hydrolytic dehalogenation leaving hydroxymethylglutathione. The next step would result in the release of the hydroxymethyl group as formaldehyde. Alternatively it has been shown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formaldehyde dehydrogenase & NAD /nicotinamide-adenine dinucleotide/ formic acid can be formed. /Dichloromethane/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毒性总结
溴是一种强大的氧化剂,能够从粘膜组织中的水分解出氧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也是有力的氧化剂,会导致组织损伤。此外,氢溴酸和溴酸的形成会导致二次刺激。溴离子还已知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溴中毒。这被认为是因为溴离子取代了神经递质和传输系统中的氯离子,从而影响了众多的突触过程。(L626, L627, A543)
Bromine is a powerful oxidizing agent and is able to release oxygen free radicals from the water in mucous membranes. These free radicals are also potent oxidizers and produce tissue damage. In additon, the formation of hydrobromic and bromic acids will result in secondary irritation. The bromide ion is also known to affect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using bromism. This is believed to be a result of bromide ions substituting for chloride ions in the in actions of neurotransmitters and transport systems, thus affecting numerous synaptic processes. (L626, L627, A543)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对人类无致癌性(未列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清单)。
No indication of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not listed by IARC).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健康影响
溴蒸气会引起刺激和对粘膜的直接损害。元素溴也会烧伤皮肤。溴化物离子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长期暴露会产生神经元效应。这被称为溴中毒,可能导致从中枢反应到昏睡、昏迷、恶病质、昏迷、反射丧失或病理性反射、阵挛性癫痫、震颤、共济失调、神经敏感性丧失、瘫痪、眼乳头水肿、言语异常、脑水肿、谵妄、攻击性和精神病的各种症状。
Bromine vapour causes irritation and direct damage to the mucous membranes. Elemental bromine also burns the skin. The bromide ion is a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epressant and chronic exposure produces neuronal effects. This is called bromism and can result in central reactions reaching from somnolence to coma, cachexia, exicosis, loss of reflexes or pathologic reflexes, clonic seizures, tremor, ataxia, loss of neural sensitivity, paresis, papillar edema of the eyes, abnormal speech, cerebral edema, delirium, aggressiveness, and psychoses. (L625, L626, L627)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这种物质可以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接触被身体吸收。
The substance can be absorbed into the body by inhalation, by ingestion and through the skin.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口服(L626);吸入(L626);皮肤给药(L626)
Oral (L626) ; inhalation (L626) ; dermal (L626)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它...即使反复涂抹在兔子的眼睛和皮肤上,似乎也没有被显著吸收。
IT ... DOES NOT APPEAR TO BE ABSORBED SIGNIFICANTLY EVEN WHEN APPLIED REPEATEDLY /TO EYES AND SKIN OF RABBIT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16,S24,S36/37,S45,S61,S7
  • 危险类别码:
    R52/53,R20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90339901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664 6.1/PG 3
  • 危险类别:
    6.1
  • RTECS号:
    PA7350000
  • 包装等级:
    III
  • 储存条件:
    储存注意事项: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 远离火种、热源。 - 保持容器密封。 - 应与氧化剂、铝、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SDS

SDS:cf6f898252e99aa50c748867b3014c12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二溴甲烷 溶液
产品名称
: Supelco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Methylene bromid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4)
急性毒性, 经皮 (类别 5)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 3)
慢性水生毒性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3 接触皮肤可能有害。
H332 吸入有害。
H412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有长期持续的影响。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04 + P340 如果吸入:将受害人移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呼吸舒适的姿势休息。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Methylene bromide
别名
: CH2Br2
分子式
: 173.85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Dibromomethan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74-95-3
No.) 200-824-2
EC-编号 602-003-00-8
索引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血液病, 心律不齐, 通过置换空气,作用类似单纯的窒息, 头晕, 定向障碍, 头痛, 兴奋,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溴化氢气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一定要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物处理。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建议的贮存温度: 2 - 8 °C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氟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7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Vitoject® (KCL 890 / Z677698,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氟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7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Vitoject® (KCL 890 / Z677698,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透明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52.0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96.0 - 98.0 °C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46.5 hPa 在 20.0 °C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2.50 g/cm3
n) 水溶性
8.6 g/l 在 20 °C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68 在 22.5 °C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铝, 镁, 与下列剧烈反应:, 钾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吸入: 无数据资料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皮 - 兔子 - > 4,000 mg/kg
皮肤刺激或腐蚀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及皮肤。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血液病, 心律不齐, 通过置换空气,作用类似单纯的窒息, 头晕, 定向障碍, 头痛, 兴奋,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PA735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对鱼类的毒性 半数致死浓度(LC50) - 虹鳟 (红鳟鱼) - 45 mg/l - 96 h
方法: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导书203
对水蚤和其他水生无脊 半数效应浓度(EC50) - 大型蚤 (水蚤) - 66 mg/l - 48 h
椎动物的毒性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生物降解能力 结果: - 不易生物降解。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有长期持续的影响。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2664 国际海运危规: 2664 国际空运危规: 2664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DIBROMOMETHANE
国际海运危规: DIBROMOMETHANE
国际空运危规: Dibromomethan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6.1 国际海运危规: 6.1 国际空运危规: 6.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
二溴甲烷是一种无色或浅黄色的液体,能与乙醇、乙醚和丙酮混溶。

用途
二溴甲烷主要用于制备杀菌剂腈菌唑和咪菌唑。它还可作为有机合成原料及溶剂,也可用作制冷剂、阻燃剂和抗爆剂的组分;在医药工业上可作为消毒剂和镇痛剂,还用于农药腈菌唑和其他有机合成等领域。

生产方法

  1. 三溴甲烷法:首先使用三氧化二砷和液碱反应配制亚砷酸钠溶液。将亚砷酸钠加热至65℃,在搅拌下徐徐加入溴仿,全部加完后继续搅拌回流4小时,使反应完全。随后将反应物倾入5-6倍的水中,吸出油状物进行分馏。再用水洗至中性,并用氯化钙脱水、精馏,最终得到产品。原料消耗定额为:溴仿8300kg/t、三氧化二砷1200kg/t、40%液碱16500kg/t。

  2. 二氯甲烷法:工业上也可使用无水CH₂Cl₂在无水AlBr₃催化下与HBr反应制取,同时产生氯溴甲烷。

  3. 溴氯甲烷溴化氢法:此方法是通过二氯甲烷与溴或溴氯甲烷与溴化氢的反应制得。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CH₂Cl₂ + Br₂ → CH₂Br₂ + Cl₂
    • CH₂BrCl + HBr → CH₂Br₂ + HCl

类别
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 口服:大鼠LD₅₀为108毫克/公斤
  • 皮下:小鼠LD₅₀为3738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高温分解产生溴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
应存放在通风、低温干燥的库房中,并与氧化剂和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

灭火剂
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职业标准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10毫克/立方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10毫克/立方米。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溴甲烷苯硅烷 、 NbCl3(N,N′-bis-(2,6-diisopropylphenyl)-1,4-diaza-2,3-dimethyl-1,3-butadiene) 作用下, 以 氘代苯 为溶剂, 反应 14.0h, 以72%的产率得到溴甲烷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α-二亚胺配体的三氯铌配合物催化的卤代烷的加氢脱卤†
    摘要:
    带有二价氧化还原活性的α-二亚胺配体的高价d 0铌(V)络合物(α-二亚胺)NbCl 3(1)在PhSiH 3存在下用作烷基卤化物的加氢脱卤反应的催化剂。在催化反应过程中,氧化还原活性的α-二亚胺配体通过在双阴离子折叠形式和单阴离子平面形式之间的配位模式转换,使络合物可逆地释放并接受一个电子。
    DOI:
    10.1039/c9cc03268a
  • 作为产物:
    描述:
    alkaline earth salt of/the/ methylsulfuric acid 在 aluminum tri-bromide 作用下, 生成 二溴甲烷
    参考文献:
    名称:
    Gustavson, Zhurnal Russkago Fiziko-Khimicheskago Obshchestva, 1891, vol. 23, p. 255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Co(Bipy)2(catecholate)]ClO4氘代乙腈重水维生素 C二溴甲烷 作用下, 生成 tris-(2,2'-bipyridyl)cobalt(II) perchlo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消除配体结构对钴(III)配合物还原速率的影响
    摘要:
    摘要 通过原位核磁共振波谱研究了模型药物分子不同结构的联吡啶配体对杂配钴(III)配合物的还原。还原过程中消除的配体的性质对还原率产生重大影响,这表明应选择最佳量的钴来进行某种药物的氧化还原激活递送。
    DOI:
    10.1134/s107032842360069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teractions of “Bora-Penicilloates” with Serine β-Lactamases and DD-Peptidases
    作者:Liudmila Dzhekieva、S. A. Adediran、R. F. Pratt
    DOI:10.1021/bi500970f
    日期:2014.10.21
    intermediate/transition state analogue inhibitors of serine amidohydrolases. This group of enzymes includes bacterial β-lactamases and DD-peptidases where there has been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of boronic acid inhibito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nthesis, determination of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from two α-(2-thiazolidinyl) boronic acids that are closer analogues of particular tetrahedral
    特定的硼酸通常是丝氨酸酰胺水解酶的强力四面体中间体/过渡态类似物抑制剂。这组酶包括细菌 β-内酰胺酶和 DD-肽酶,其中硼酸抑制剂的发展相当可观。本文描述了两种 α-(2-噻唑烷基) 硼酸的合成、抑制活性的测定和结果分析,这些 α-(2-噻唑烷基) 硼酸是参与 β-内酰胺酶和 DD-肽酶催化的特定四面体中间体的更接近类似物,而不是先前描述的那些. 其中之一,2-[1-(二羟基硼烷基)(2-苯基乙酰胺基)甲基]-5,5-二甲基-1,3-噻唑烷-4-羧酸,是这些酶的脱酰四面体中间体的直接类似物。这些化合物是 C 类 β-内酰胺酶的微摩尔抑制剂,但是,非常出乎意料的是,不是 A 类 β-内酰胺酶的抑制剂。我们根据硼酸抑制 A 类酶的新机制对后一个结果进行了合理化。由于中间体在其形成途径上的不稳定性,无法获得稳定的抑制复合物。新的硼酸也不抑制细菌 DD 肽酶(青霉素结合蛋白)。该结果强烈支持先前提出的
  • Stereocontrolled Synthesis of Adjacent Acyclic Quaternary-Tertiary Motifs: Application to a Concise Total Synthesis of (−)-Filiformin
    作者:Daniel J. Blair、Catherine J. Fletcher、Katherine M. P. Wheelhouse、Varinder K. Aggarwal
    DOI:10.1002/anie.201400944
    日期:2014.5.26
    developed for the synthesis of acyclic quaternary‐tertiary motifs with full control of relative and absolute stereochemistry, thus leading to all four possible isomers of a stereodiad. A novel intramolecular Zweifel‐type olefination enabled acyclic stereocontrol to be transformed into cyclic stereocontrol. These key steps have been applied to the shortest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filiformin
    已经开发了锂化/硼氢化方法学,用于合成无环四级-三级基序,并且可以完全控制相对和绝对立体化学,因此可以生成立体二价体的所有四种可能的异构体。新型的分子内Zweifel型烯化反应使无环立体控制转变为环立体控制。迄今为止,这些关键步骤已应用于具有完全立体控制的最短对映选择性合成(-)-filiformin(9个步骤)。
  • Isobenzofurans as Synthetic Intermediates: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8‐ <i>epi</i> ‐(–)‐Ajudazol B
    作者:Liam Adair、Ben A. Egan、Colin M. Pearson、Ricardo Lopez‐Gonzalez、Michal Kuchar、Artemio Mendoza‐Mendoza、Joëlle Prunet、Rodolfo Marquez
    DOI:10.1002/ejoc.202001216
    日期:2020.11.15
    The step‐economic convergent total synthesis of 8‐epi‐(–)‐ajudazol B has been achieved taking advantage of isobenzofuran as synthetic intermediates. This approach proves the synthetic utility of isobenzofurans as reactive intermediates and provides a fast and efficient way to generate ajudazol analogues with anti‐fungal activity through minimal manipulation.
    利用异苯并呋喃作为合成中间体,实现了8- Epi -(-)-ajudazol B的分步经济收敛全合成。这种方法证明了异苯并呋喃作为反应性中间体的合成用途,并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可通过最少的操作来生成具有抗真菌活性的阿杜唑类似物。
  • An approach to spirooxindoles via palladium-catalyzed remote C–H activation and dual alkylation with CH<sub>2</sub>Br<sub>2</sub>
    作者:Changdong Shao、Zhuo Wu、Xiaoming Ji、Bo Zhou、Yanghui Zhang
    DOI:10.1039/c7cc06196j
    日期:——
    A facile and efficient approach for the synthesis of spirooxindoles has been developed via the coupling of spirocyclic C, C-palladacycles with CH2Br2. The key spirocyclic palladacycles are generated catalytically via intramolecular remote C–H activation. A range of spirooxindoles can be synthesized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from readily available starting materials.
    通过螺环C,C-palladacycles与CH2Br2的耦合,已开发出一种简便高效的合成螺硫辛多酯的方法。关键的螺环戊四环是通过分子内远程C–H活化催化生成的。可以从容易获得的起始原料中以良好至极好的产率合成一系列螺硫醇。
  • Melanocortin-4 receptor binding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申请人: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s, Inc.
    公开号:US20040082779A1
    公开(公告)日:2004-04-29
    Provided are MC4-R binding compounds of the formula XVII: 1 wherein L 2 is a linker group, and P 1 , P 2 , P 3 , P 4 , Z 1 , Z 2 , Z 3 , Z 4 , Z 5 , t, s, and R are as described in the specification. Methods of using the compounds to treat MC4-R associated disorders, such as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weight loss, are also provided.
    提供了具有以下化学式XVII的MC4-R结合化合物: 其中L2是连接基团,P1、P2、P3、P4、Z1、Z2、Z3、Z4、Z5、t、s和R如规范中所述。还提供了使用这些化合物治疗与MC4-R相关疾病的方法,例如与体重减轻相关的疾病。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