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甲基羰基硫基)十一烷基]四(乙二醇) | 130727-51-4

中文名称
[11-(甲基羰基硫基)十一烷基]四(乙二醇)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ethylcarbonyl)thio>undec-11-yl>tetra(ethylene glycol)
英文别名
O-{11-[(methylcarbonyl)thio]undec-1-yl}tetraethylene glycol;[1-(acetylthio)-11-undecyl]tetra(ethylene glycol) thioacetate;[1-[(methylcarbonyl)thio]undec-11-yl]-tetraethylene glycol;[1-(thioacetyl)undec-11-yl]tetra(ethylene glycol);1-Hydroxy-3,6,9,12-tetraoxa-24-thiahexacosan-25-one;S-[11-[2-[2-[2-(2-hydroxyethoxy)ethoxy]ethoxy]ethoxy]undecyl] ethanethioate
[11-(甲基羰基硫基)十一烷基]四(乙二醇)化学式
CAS
130727-51-4
化学式
C21H42O6S
mdl
——
分子量
422.627
InChiKey
YIUDKVMGCQIRH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16.8±35.0 °C(Predicted)
  • 密度:
    1.015 g/mL at 25 °C
  • 闪点:
    >110℃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2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5
  • 拓扑面积:
    99.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7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SDS

SDS:02faf11b5a0734497c46d19d0a50f081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11-(甲基羰基硫基)十一烷基]四(乙二醇)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1-(Methylcarbonylthio)undec-11-yl]tetra(ethylene glycol)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眼刺激 (类别2A)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申明
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4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80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5 + P351 + P338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37 + P313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1-(Methylcarbonylthio)undec-11-yl]tetra(ethylene glycol)
别名
: C21H42O6S
分子式
: 422.62 g/mol
分子量
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
[1-(Methylcarbonylthio)undec-11-yl]tetra(ethylene glycol)
-
CAS 号130727-51-4

模块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硫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品处理。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
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建议的贮存温度: -20 °C
充气保存 对光线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透明, 粘稠液体
颜色: 淡黄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 110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1.015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甲基羰基硫基)十一烷基]四(乙二醇) 在 sodium azide 、 三氯溴甲烷三苯基膦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5h, 生成 bis(23-amino-12,15,18,21-tetraoxatricosanyl)disulf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高灵敏度电化学检测碳水化合物-凝集素相互作用的金-二茂铁糖-纳米颗粒
    摘要:
    本文报道了用甘露糖-二茂铁缀合物包覆的两种水溶性金纳米粒子的方便制备。该制备涉及使用不对称的 1,1'-双取代二茂铁结构单元,允许它们与炔丙基 α-D-吡喃甘露糖苷和二硫化物官能化接头连续正交偶联,用于将甘露糖-二茂铁共轭物锚定到金属表面。纳米粒子的不同之处在于接头与二茂铁环戊二烯基环的结合方式:通过酰胺键或三唑基甲基。虽然前者在水中在光照下不稳定,但在黑暗中稳定,后者在两种情况下都稳定。基于金属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 位移特性和二茂铁部分的电化学活性,甘露糖-二茂铁涂覆的金纳米粒子通过光学和电化学方法对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刀豆蛋白 A 表现出传感能力, 分别。此外,它们可用于通过电化学方法在低纳摩尔范围内以高灵敏度检测伴刀豆球蛋白 A。将它们的氧化还原传感能力与单价和二价甘露糖-二茂铁偶联物的氧化还原传感能力进行比较表明,甘露糖和二茂铁单元的多价呈现导致灵敏度显着提高,检测限至少为三
    DOI:
    10.1002/ejoc.201300205
  • 作为产物:
    描述:
    11-溴-1-十一烯偶氮二异丁腈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7.5h, 生成 [11-(甲基羰基硫基)十一烷基]四(乙二醇)
    参考文献:
    名称:
    硫醇配体介导的块状硫剥离为纳米片和纳米点:在抗菌活性中的应用
    摘要:
    将块状材料减少为层或点会导致其物理化学和光电特性发生深刻变化,从而产生从设备制造到生物医学的广泛应用。在这方面,硫纳米材料的制备由于其低毒性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硫纳米材料合成方法通常涉及苛刻的反应条件,这为创建纳米材料(例如纳米片(NS)和纳米点(ND))的便捷方法留下了空白。本文报道了使用表面活性剂硫醇配体和探针超声处理对大量硫进行机械剥离,这对现有方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报道的方法中,硫醇基团与硫表面结合,促进剥离和稳定,而亲水端为剥离的纳米材料提供官能团。剥离可以产生纳米片或纳米点,具体取决于硫醇配体和剥离时间。这种方法提供了使用生物活性硫醇配体剥落大量硫的机会。考虑到这一目标,使用 4-巯基苯硼酸 (BA) 剥落大量硫以靶向革兰氏阳性菌。这种使用硫醇配体的块状硫的创新剥离策略为合成具有广泛应用的功能化硫纳米材料带来了巨大的希望,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
    DOI:
    10.1039/d3tb02403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icrowave-Assisted Facile Synthesis of Red-Shifted Azobenzene Glycoconjugates
    作者:Vivek Poonthiyil、Franziska Reise、Guillaume Despras、Thisbe K. Lindhorst
    DOI:10.1002/ejoc.201801078
    日期:2018.12.6
    The first red‐shifted photoswitchable glycoconjugates are reported. Microwaveassisted late‐stage C–H chlorination was employed to achieve tetra‐ortho‐chlorinated azobenzene glycoconjugates. To investigate orientational control in carbohydrate recognition, a red‐shifted glycoazobenzene alkanethioacetate was also prepared. Scope and limitations of late‐stage C–H chlorination of sugar derivatives is
    报道了第一个红移的光开关糖缀合物。微波辅助晚期C-H氯化被用来实现四-邻-chlorinated偶氮苯的糖缀合物。为了研究碳水化合物识别中的方向控制,还制备了红移的糖基偶氮苯烷硫代乙酸酯。讨论了糖衍生物后期C–H氯化反应的范围和局限性。
  • Gold<i>Manno</i>-Glyconanoparticles: Multivalent Systems to Block HIV-1 gp120 Binding to the Lectin DC-SIGN
    作者:Olga Martínez-Ávila、Karolin Hijazi、Marco Marradi、Caroline Clavel、Colin Campion、Charles Kelly、Soledad Penadés
    DOI:10.1002/chem.200900923
    日期:2009.9.28
    ending in thiol groups, which enable attachment of the glycoconjugates to the gold surface, have been prepared. manno‐GNPs with different spacers and variable density of mannose (oligo)saccharides have been obtained and character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experiments with selected manno‐GNP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study their inhibition potency towards DC‐SIGN binding to gp120. The tested manno‐GNPs
    HIV包膜糖蛋白gp120利用其表面的高甘露糖簇将树突状细胞靶向C型凝集素树突状细胞特异的细胞内粘附分子-3夺取非整联蛋白(DC‐SIGN)。模仿寡聚甘露糖苷在病毒表面的簇状存在是设计基于碳水化合物的抗病毒剂的一种策略。受gp120簇呈递的生物启发,我们设计并准备了一个小型多价水溶性金糖纳米颗粒(manno- GNP)库,其展示了高甘露糖十一碳糖Man 9 GlcNAc 2的截短的(寡聚)甘露糖苷。并测试了它们作为DC-SIGN与gp120结合的抑制剂。这些糖纳米颗粒是DC-SIGN的配体,DC-SIGN还可在感染的早期阶段通过对相关聚糖的特异性识别而与大量病原体相互作用。制备了具有以硫醇基结尾的不同间隔基的(寡)甘露糖苷,其使得糖缀合物能够附着至金表面。低聚甘露已经获得和表征具有不同间隔和甘露糖(低聚)糖的可变密度的GNP。已经进行了使用选定的甘露糖-GNP的表面等离振子共振(SPR)实
  • Microorganism detection and analysis using carbohydrate and lectin recognition
    申请人:Zeng Xiangqun
    公开号:US09366672B2
    公开(公告)日:2016-06-14
    Methods of binding and detecting a microorganism on a solid substrate. The microorganism is bound on a solid substrate covalently bound to a capture agent having a saccharide moiety. A lectin capable of binding to the microorganism and the saccharide moiety of the capture agent is added to the sample to bind the microorganism on the solid substrate. Further provided are biosensor devices, such as a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QCM) device or a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device, that incorporate the solid substrate for the 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将微生物绑定在固体基质上的方法。微生物以共价结合到具有糖基团的捕获剂的固体基质上。添加能够与微生物和捕获剂的糖基团结合的凝集素到样品中,以将微生物绑定在固体基质上。还提供了生物传感器设备,如石英晶体微平衡(QCM)设备或表面等离子共振(SPR)设备,这些设备包含用于检测微生物的固体基质。
  • Triggered In situ Disruption and Inversion of Nanoparticle-Stabilized Droplets
    作者:Irem Kosif、Mengmeng Cui、Thomas P. Russell、Todd Emrick
    DOI:10.1002/anie.201302112
    日期:2013.6.24
    Emulsion inversion, from water‐in‐oil (w/o) to oil‐in‐water (o/w), was accomplished by employing tetrahydropyran‐containing ligands that undergo facile deprotection, converting the nanoparticles from hydrophobic to hydrophilic. These ligand‐tailored nanoparticles were used to prepare w/o emulsions that were disrupted, and inverted, to o/w systems simply by lowering the solution pH. The inversion process
    从油包水(w / o)到水包油(o / w)的乳液转化是通过使用容易脱保护的含四氢吡喃的配体完成的,将纳米颗粒从疏水性转变为亲水性。这些配体定制的纳米颗粒用于制备w / o乳液,只需降低溶液pH即可将其破坏并转化为o / w系统。可以使用光致产酸剂通过光触发反转过程。
  • Novel fluorinated ligands for gold nanoparticle labelling with applications in <sup>19</sup>F-MRI
    作者:Olatz Michelena、Daniel Padro、Carolina Carrillo-Carrión、Pablo del Pino、Jorge Blanco、Blanca Arnaiz、Wolfgang J. Parak、Mónica Carril
    DOI:10.1039/c6cc08900c
    日期:——

    Novel fluorinated ligands for gold nanoparticle labelling and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19F-MRI have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sed.

    已经设计并合成了用于金纳米粒子标记并具有潜在的19F-MRI应用的新型氟化配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