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Butanoylphenylboronic acid, pinacol ester | 2096332-7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Butanoylphenylboronic acid, pinacol ester
英文别名
1-[4-(4,4,5,5-tetramethyl-1,3,2-dioxaborolan-2-yl)phenyl]butan-1-one
4-Butanoylphenylboronic acid, pinacol ester化学式
CAS
2096332-77-1
化学式
C16H23BO3
mdl
——
分子量
274.168
InChiKey
KXACZLKHSCCLG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7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Butanoylphenylboronic acid, pinacol ester吡啶tris-(dibenzylideneacetone)dipalladium(0)四(三苯基膦)钯盐酸羟胺sodium acetate 、 C13H18N2O2 、 tris(2-methylphenyl)phosphine 、 potassium carbona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二氯甲烷乙二醇二乙醚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4-(trifluoromethyl)-4'-vinyl-1,1'-biphenyl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钯催化的芳基酮CC裂解合成功能化苯乙烯
    摘要:
    我们在此报道了通过芳基酮衍生物和乙烯基三氟硼酸钾之间的钯催化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反应合成官能化苯乙烯。吡啶-恶唑啉配体的使用是未受约束的C C键断裂的关键。多种官能团和生物学上重要的分子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正交 Suzuki-Miyaura 耦合证明了合成的实用性。
    DOI:
    10.1016/j.tetlet.2022.153721
  • 作为产物:
    描述:
    C16H21BO4 在 chloro(1,5-cyclooctadiene)rhodium(I) dimer 、 氧化汞红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联硼酸频那醇酯频那醇硼烷 作用下, 反应 8.0h, 以76%的产率得到4-Butanoylphenylboronic acid, pinaco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铑催化的区域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脱氧还原 1,3-二酮
    摘要:
    羰基化合物的脱氧还原已得到充分证实。然而,开发的大多数协议通常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或高反应性/毒性试剂,尽管 1,3-二酮对合成化学和材料科学很重要,但很少探索其脱氧还原。我们在这里描述了在温和反应条件下铑催化的区域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脱氧还原 1,3-二酮。与芳香族羰基还原相比,该方法对脂肪族羰基还原表现出异常高的区域选择性。此外,该反应还表现出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和广泛的底物范围,在天然产物和药物骨架的后期修饰和合成中具有巨大潜力。初步机理研究和 DFT 计算表明,该反应涉及 1,3-二酮脱氧为 α, β-不饱和酮及其随后的 1,4-还原。与芳族 C=O 插入相比,脂肪族 C=O 插入 [Rh]-Bpin 的能垒明显较低,这是该还原过程中高区域选择性的原因。
    DOI:
    10.1021/acscatal.2c0052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ransformations of Aryl Ketones via Ligand‐Promoted C−C Bond Activation
    作者:Hanyuan Li、Biao Ma、Qi‐Sheng Liu、Mei‐Ling Wang、Zhen‐Yu Wang、Hui Xu、Ling‐Jun Li、Xing Wang、Hui‐Xiong Dai
    DOI:10.1002/anie.202006740
    日期:2020.8.17
    The coupling of aromatic electrophiles (aryl halides, aryl ethers, aryl acids, aryl nitriles etc.) with nucleophiles is a core methodology for the synthesis of aryl compounds. Transformations of aryl ketones in an analogous manner via carbon–carbon bond activation could greatly expand the toolbox for the synthesis of aryl compounds due to the abundance of aryl ketone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is
    芳族亲电试剂(芳基卤化物,芳基醚,芳基酸,芳基腈等)与亲核试剂的偶联是合成芳基化合物的核心方法。由于芳基酮的丰度,通过碳-碳键活化以类似方式进行芳基酮的转化可大大扩展合成芳基化合物的工具箱。这种方法的探索性研究通常基于环应变释放和螯合辅助引发的碳-碳裂解,并且产物也仅限于特定的结构基序。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配体促进β-碳消除的策略,以激活碳-碳键,这导致芳基酮发生一系列转化,从而生成有用的芳基硼酸酯,以及联芳基,芳基腈和芳基烯烃。吡啶-恶唑啉配体的使用对于这种催化转化至关重要。据报道,通过简单的一锅操作,芳基酮的克级硼酸酯化反应。该策略的潜在效用还通过丙磺舒,阿达帕林和脱氧雌酮,芬芳类香囊素和载脂蛋白的天然产物的晚期药物分子多样化而得到证明。
  • Functionalized styrene synthesis via palladium-catalyzed C C cleavage of aryl ketones
    作者:Xu Zhang、Zhen-Yu Wang、Xing Wang、Hui Xu、Hui-Xiong Dai
    DOI:10.1016/j.tetlet.2022.153721
    日期:2022.4
    We report herein the synthesis of functionalized styrenes via palladium-catalyzed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reaction between aryl ketone derivatives and potassium vinyltrifluoroborate. The employment of pyridine-oxazoline ligand was the key to the cleavage of unstrained CC bond. A variety of functional groups and biologically important moleculars were well tolerated. The orthogonal Suzuki–Miyaura
    我们在此报道了通过芳基酮衍生物和乙烯基三氟硼酸钾之间的钯催化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反应合成官能化苯乙烯。吡啶-恶唑啉配体的使用是未受约束的C C键断裂的关键。多种官能团和生物学上重要的分子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正交 Suzuki-Miyaura 耦合证明了合成的实用性。
  • Rhodium-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and Chemoselective Deoxygenative Reduction of 1,3-Diketones
    作者:Bing Zhang、Xueying Guo、Lei Tao、Ruolin Li、Zhenyang Lin、Wanxiang Zhao
    DOI:10.1021/acscatal.2c00520
    日期:2022.4.15
    aliphatic carbonyl reduction over aromatic carbonyl reduction. Moreover, the reaction showed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and broad substrate scope as well as great potential in the late-stage modification and 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 and pharmaceutical skeletons. Preliminary mechanistic studies and DFT calculations revealed that this reaction involved the deoxygenation of 1,3-diketone to α, β-unsaturated
    羰基化合物的脱氧还原已得到充分证实。然而,开发的大多数协议通常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或高反应性/毒性试剂,尽管 1,3-二酮对合成化学和材料科学很重要,但很少探索其脱氧还原。我们在这里描述了在温和反应条件下铑催化的区域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脱氧还原 1,3-二酮。与芳香族羰基还原相比,该方法对脂肪族羰基还原表现出异常高的区域选择性。此外,该反应还表现出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和广泛的底物范围,在天然产物和药物骨架的后期修饰和合成中具有巨大潜力。初步机理研究和 DFT 计算表明,该反应涉及 1,3-二酮脱氧为 α, β-不饱和酮及其随后的 1,4-还原。与芳族 C=O 插入相比,脂肪族 C=O 插入 [Rh]-Bpin 的能垒明显较低,这是该还原过程中高区域选择性的原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