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一溴氯乙醛 | 98136-99-3

中文名称
一溴氯乙醛
中文别名
溴化氯乙醛
英文名称
bromochloroacetaldehyde
英文别名
2-bromo-2-chloroacetaldehyde
一溴氯乙醛化学式
CAS
98136-99-3
化学式
C2H2BrClO
mdl
——
分子量
157.394
InChiKey
HGDYZULTRRRRF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13000090

SDS

SDS:2e74cab489ea4e5e705c2cd0af46d765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生物活性

溴氯代乙醛属于二卤代乙醛,是饮用水中的副产品。它具有遗传毒性。

体外研究

按半数细胞抑制浓度(IC50)排名,羟基卤代醇(HALs)的细胞毒性顺序如下:tribromoacetaldehyde (TBAL) ≈ chloroacetaldehyde (CAL) > dibromoacetaldehyde (DBAL) ≈ bromochloroacetaldehyde (BCAL) ≈ dibromochloroacetaldehyde (DBCAL) > IAL > bromoacetaldehyde (BAL) ≈ bromodichloroacetaldehyde (BDCAL) > dichloroacetaldehyde (DCAL) > trichloroacetaldehyde (TCAL)。与其他卤代酚类化合物相比,HALs 的细胞毒性非常高。按半数细胞致突变浓度(IC50)排名,HALs 的遗传毒性顺序如下:DBAL > CAL ≈ DBCAL > TBAL ≈ BAL > BDCAL > BCAL ≈ DCAL > IAL。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一溴氯乙醛2,2-二溴-1-(2-氯苯基)乙酮diethylzinc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36 %的产率得到2-benzyl-4-(2-chlorophenyl)-4-oxobutanal
    参考文献:
    名称:
    二乙基锌介导的二溴酮与一溴羰基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反应
    摘要:
    手性 1,4-二羰基化合物可以通过醛类的对映选择性溴化反应以及所得手性 α-溴醛和 α,α-二溴酮之间的后续交叉偶联反应获得。这种交叉偶联反应是通过在 α-溴羰基化合物存在下从 α,α-二溴酮化学选择性形成烯醇锌来实现的。
    DOI:
    10.1002/anie.20221749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tructure of the Reaction Products of Fully Esterified Phosphorus(III) Acids and α-Halo Carbonyl Compounds1
    摘要:
    DOI:
    10.1021/ja01596a04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e of the Reaction Products of Fully Esterified Phosphorus(III) Acids and α-Halo Carbonyl Compounds<sup>1</sup>
    作者:J. Forrest Allen、Sherman K. Reed、Oscar H. Johnson、N. J. Brunsvold
    DOI:10.1021/ja01596a044
    日期:1956.8
  • Diethylzinc‐Mediat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between Dibromoketones and Monobromo Carbonyl Compounds
    作者:Aika Takeshima、Taichi Kano
    DOI:10.1002/anie.202217496
    日期:2023.2.13
    Chiral 1,4-dicarbonyl compounds can be obtained via the enantioselective bromination of aldehydes and subsequent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between the resulting chiral α-bromoaldehydes and α,α-dibromoketones. This cross-coupling reaction is enabled by the chemoselective formation of zinc enolates from α,α-dibromoketones in the presence of α-bromocarbonyl compounds.
    手性 1,4-二羰基化合物可以通过醛类的对映选择性溴化反应以及所得手性 α-溴醛和 α,α-二溴酮之间的后续交叉偶联反应获得。这种交叉偶联反应是通过在 α-溴羰基化合物存在下从 α,α-二溴酮化学选择性形成烯醇锌来实现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