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1-cyclohexyl-2-(trimethylsilyl)buta-2,3-dien-1-ol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1-cyclohexyl-2-(trimethylsilyl)buta-2,3-dien-1-ol
英文别名
——
(S)-1-cyclohexyl-2-(trimethylsilyl)buta-2,3-dien-1-ol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3H24OSi
mdl
——
分子量
224.418
InChiKey
ATSZCLXAVZIZRW-ZDUSSCG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2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7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1-cyclohexyl-2-(trimethylsilyl)buta-2,3-dien-1-ol 在 indium(III) bromide 、 cyclopentadienylruthenium(II) trisacetonitrile hexafluorophosphate 、 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丙酮正戊烷 为溶剂, 反应 80.0h, 生成 2-((2R,6R,E)-6-((2S,4S,6S)-6-hydroxy-4-methoxy-2-methylnonyl)-4-((trimethylsilyl)methylene)tetrahydro-2H-pyran-2-yl)acet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抗增殖大环内酯(+)-新邻苯二酚内酯的全合成
    摘要:
    16个步骤完成了非常有前途的抗增殖大环内酯(+)-新邻苯内酯(1)的简明全合成。该方法的主要步骤是Ru II催化的炔-烯偶联,Pd 0催化的脱硫交叉偶联和立体选择性In III催化的炔丙基化。由于受底物控制的非对映选择性反应且对保护基的依赖性最小,因此已建立了六个立体定位中心中的四个。
    DOI:
    10.1021/ol902047z
  • 作为产物:
    描述:
    1-(三甲基硅基)丙炔环己烷基甲醛正丁基锂三氟化硼乙醚(+)-B-methoxydiisocamphenylboran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乙醚 为溶剂, 反应 6.5h, 以55%的产率得到(S)-1-cyclohexyl-2-(trimethylsilyl)buta-2,3-di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抗增殖大环内酯(+)-新邻苯二酚内酯的全合成
    摘要:
    16个步骤完成了非常有前途的抗增殖大环内酯(+)-新邻苯内酯(1)的简明全合成。该方法的主要步骤是Ru II催化的炔-烯偶联,Pd 0催化的脱硫交叉偶联和立体选择性In III催化的炔丙基化。由于受底物控制的非对映选择性反应且对保护基的依赖性最小,因此已建立了六个立体定位中心中的四个。
    DOI:
    10.1021/ol902047z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gamma.-(Trimethylsilyl)propargyl)diisopinocampheylborane: A New, Highly Efficient Reagent for the Enantioselective Propargylboration of Aldehydes. Synthesis of Trimethylsilyl-Substituted and Parent .alpha.-Allenic Alcohols in High Optical Purity
    作者:Herbert C. Brown、Uday R. Khire、Gowriswari Narla
    DOI:10.1021/jo00130a007
    日期:1995.12
  • Total Synthesis of the Antiproliferative Macrolide (+)-Neopeltolide
    作者:Xavier Guinchard、Emmanuel Roulland
    DOI:10.1021/ol902047z
    日期:2009.10.15
    A concise total synthesis of the very promising antiproliferative macrolide (+)-neopeltolide (1) has been performed in 16 steps. The main steps of this approach are a RuII-catalyzed alkyne−enal coupling, a Pd0-catalyzed desulfurative cross-coupling, and a stereoselective InIII-catalyzed propargylation. Four stereogenic centers out of six have been set thanks to substrate-controlled diastereoselective
    16个步骤完成了非常有前途的抗增殖大环内酯(+)-新邻苯内酯(1)的简明全合成。该方法的主要步骤是Ru II催化的炔-烯偶联,Pd 0催化的脱硫交叉偶联和立体选择性In III催化的炔丙基化。由于受底物控制的非对映选择性反应且对保护基的依赖性最小,因此已建立了六个立体定位中心中的四个。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