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azido-4,6-O-benzylidene-2-deoxy-α-L-altropyranos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azido-4,6-O-benzylidene-2-deoxy-α-L-altr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4aS,6R,7R,8R,8aR)-7-azido-6-methoxy-2-phenyl-4,4a,6,7,8,8a-hexahydropyrano[3,2-d][1,3]dioxin-8-ol
methyl 2-azido-4,6-O-benzylidene-2-deoxy-α-L-altr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7N3O5
mdl
——
分子量
307.306
InChiKey
WCSBCLMCXJSBOJ-KDHNCAG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
  • 拓扑面积:
    71.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7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2-azido-4,6-O-benzylidene-2-deoxy-α-L-altropyranoside吡啶chromium(VI) oxide4-二甲氨基吡啶硫酸四丁基溴化铵 、 sodium hydride 、 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吡啶二氯甲烷丙酮 为溶剂, 反应 82.75h, 生成 (2R,3R,4R,5R,6R)-3-Acetoxy-5-azido-4-benzyloxy-6-methoxy-tetrahydro-pyran-2-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痢疾志贺氏菌O-特异性多糖单糖单元的合成
    摘要:
    肠致病性细菌志贺氏志贺氏菌的脂多糖的O-特异性多糖1的单糖组分被合成为其天然异头异构体形式的它们的甲基糖苷2和3。二氨基三甲氧基半乳糖衍生物2的关键中间体是乙基3-O-乙酰基-2-脱氧-2-邻苯二甲酰亚胺基-1-硫代-β-d-吡喃葡萄糖苷(9),该乙基酯被转化为其二甲苯磺酸酯10。在C-6的区域选择性脱氧,然后通过叠氮化物亲和取代仲甲苯磺酰氧基,得到4-叠氮基硫代糖苷13。三氟甲磺酸甲酯辅助的甲醇分解反应13给出了O-糖苷14。用乙酰氨基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然后再将叠氮基催化还原,得到二氨基-三苯氧基半乳糖衍生物2。l-阿糖醛酸衍生物3的前体是甲基α-1-吡喃葡萄糖苷(19),其通常被转化为亚苄基保护的2,3-脱水脱水吡喃二糖苷22。NaN 3对环氧环的区域选择性开放提供了2-叠氮基衍生物23,其在HO-3处被苄基化。水解除去亚苄基,然后将C-6进行TEMPO氧化,然后用MeI酯化,得到
    DOI:
    10.1016/s0040-4020(97)00145-2
  • 作为产物:
    描述:
    L-(-)-glucose盐酸sodium hydroxide 、 sodium azide 、 sodium methylatepotassium carbonate氯化铵 、 zinc(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3.0h, 生成 methyl 2-azido-4,6-O-benzylidene-2-deoxy-α-L-altr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痢疾志贺氏菌O-特异性多糖单糖单元的合成
    摘要:
    肠致病性细菌志贺氏志贺氏菌的脂多糖的O-特异性多糖1的单糖组分被合成为其天然异头异构体形式的它们的甲基糖苷2和3。二氨基三甲氧基半乳糖衍生物2的关键中间体是乙基3-O-乙酰基-2-脱氧-2-邻苯二甲酰亚胺基-1-硫代-β-d-吡喃葡萄糖苷(9),该乙基酯被转化为其二甲苯磺酸酯10。在C-6的区域选择性脱氧,然后通过叠氮化物亲和取代仲甲苯磺酰氧基,得到4-叠氮基硫代糖苷13。三氟甲磺酸甲酯辅助的甲醇分解反应13给出了O-糖苷14。用乙酰氨基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然后再将叠氮基催化还原,得到二氨基-三苯氧基半乳糖衍生物2。l-阿糖醛酸衍生物3的前体是甲基α-1-吡喃葡萄糖苷(19),其通常被转化为亚苄基保护的2,3-脱水脱水吡喃二糖苷22。NaN 3对环氧环的区域选择性开放提供了2-叠氮基衍生物23,其在HO-3处被苄基化。水解除去亚苄基,然后将C-6进行TEMPO氧化,然后用MeI酯化,得到
    DOI:
    10.1016/s0040-4020(97)00145-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the monosaccharide units of the O-specific polysaccharide of Shigella sonnei
    作者:Adél Medgyes、Erzsébet Farkas、András Lipták、Vince Pozsgay
    DOI:10.1016/s0040-4020(97)00145-2
    日期:1997.3
    The monosaccharide components of the O-specific polysaccharide 1 of the lipopolysaccharide of the enteropathogenic bacterium Shigella sonnei were synthesized as their methyl glycosides 2 and 3 in their natural anomeric form. The key intermediate to the diaminotrideoxygalactose derivative 2 was ethyl 3-O-acetyl-2-deoxy-2-phthalimido-1-thio-β-d-glucopyranoside (9) that was converted to its ditosylate
    肠致病性细菌志贺氏志贺氏菌的脂多糖的O-特异性多糖1的单糖组分被合成为其天然异头异构体形式的它们的甲基糖苷2和3。二氨基三甲氧基半乳糖衍生物2的关键中间体是乙基3-O-乙酰基-2-脱氧-2-邻苯二甲酰亚胺基-1-硫代-β-d-吡喃葡萄糖苷(9),该乙基酯被转化为其二甲苯磺酸酯10。在C-6的区域选择性脱氧,然后通过叠氮化物亲和取代仲甲苯磺酰氧基,得到4-叠氮基硫代糖苷13。三氟甲磺酸甲酯辅助的甲醇分解反应13给出了O-糖苷14。用乙酰氨基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然后再将叠氮基催化还原,得到二氨基-三苯氧基半乳糖衍生物2。l-阿糖醛酸衍生物3的前体是甲基α-1-吡喃葡萄糖苷(19),其通常被转化为亚苄基保护的2,3-脱水脱水吡喃二糖苷22。NaN 3对环氧环的区域选择性开放提供了2-叠氮基衍生物23,其在HO-3处被苄基化。水解除去亚苄基,然后将C-6进行TEMPO氧化,然后用MeI酯化,得到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苯甲基-2-乙酰氨基-4,6-O-苯亚甲基-2-脱氧-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苯-1,2-二基二(磷羧酸酯) 苄基N-乙酰基-4,6-O-亚苄基-alpha-异胞壁酸 苄基4-氰基-4-脱氧-2,3-O-[(1S,2S)-1,2-二甲氧基-1,2-二甲基-1,2-乙二基]-beta-D-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苄基4,6-O-亚苄基吡喃己糖苷 苄基3-O-苄基-4,6-O-亚苄基吡喃己糖苷 苄基2-乙酰氨基-4,6-O-亚苄基-3-O-(羧甲基)-2-脱氧吡喃己糖苷 苄基(5Xi)-2-乙酰氨基-2-脱氧-4,6-O-异亚丙基-alpha-D-来苏-吡喃己糖苷 苄基 4,6-O-亚苄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苄基 4,6-O-亚苄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苄基 4,6-O-亚苄基-2,3-二-O-苄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苄基 2-乙酰氨基-2-脱氧-4,6-O-异亚丙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苄基 2-乙酰氨基-2-脱氧-4,6-O-亚苄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苄基 2-O-苄基-4,6-O-亚苄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苄基 2,3-二-O-苄基-4,6-O-亚苄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苄基 2,3-二-O-(苯基甲基)-4,6-O-(苯基亚甲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4-O,6-O-(苯基亚甲基)-2,3-二脱氧-alpha-D-赤式-吡喃己糖苷 甲基4,6-O-异亚丙基吡喃己糖苷 甲基4,6-O-异亚丙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4,6-O-亚苄基-3-脱氧-3-硝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4,6-O-亚乙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4,6-O-[(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2,3-二-O-(苯基甲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4,6-O-[(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2,3-二-O-(苯基甲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3-O-苯甲酰基-4,6-O-亚苄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3-O-苯甲酰基-4,6-O-亚苄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2.3-二-O-苯甲酸基-4,6-O-亚苄基-β-D-喃葡萄苷 甲基2-乙酰氨基-4,6-O-亚苄基-2-脱氧吡喃己糖苷 甲基2-O-烯丙基-3-O-苄基-4,6-O-亚苄基吡喃己糖苷 甲基2,3-O-二烯丙基-4,6-O-亚苄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4,6-O-亚苄基-Α-D-吡喃葡糖苷 甲基-2,3-二-O-苯甲酰基-4,6-O-苯亚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 4,6-O-亚苄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 4,6-O-亚苄基-3-O-甲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 4,6-O-(苯基亚甲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2-苯甲酸酯 甲基 4,6-O-(苯基亚甲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二乙酸酯 甲基 3-O-苯甲酰基-4,6-O-亚苄基-bet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 3-O-烯丙基-4,6-O-亚苄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 2,3-二苯甲酰-4,6-O-亚苄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烯丙基-4,6-O-苯亚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 烯丙基-4,6-O-亚苄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山海绵酰胺A 对硝基苯基 2-乙酰氨基-4,6-O-亚苄基-2-脱氧-beta-D-吡喃葡萄糖苷 亚苄基葡萄糖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 乙基 4,6-O-亚苄基吡喃己糖苷 N-乙酰基-1-O-苄基-4,6-O-(亚苄基)-alpha-异胞壁酸甲酯 N-乙酰基-1-O-(苯基甲基)-4,6-O-(苯基亚甲基)-ALPHA-胞壁酸 N-[(4aR,6R,7R,8R,8aS)-6-苄氧基-8-羟基-2-苯基-4,4A,6,7,8,8A-六氢吡喃并[5,6-d][1,3]二恶英-7-基]乙酰胺 N-(6-烯丙氧基-8-羟基-2-苯基-4,4a,6,7,8,8a-六氢吡喃并[5,6-d][1,3]二恶英-7-基)乙酰胺 N-(6-烯丙氧基-8-羟基-2-苯基-4,4A,6,7,8,8A-六氢吡喃并[5,6-d][1,3]二恶英-7-基)乙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