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铁蛋白(LF)是一种75至80 kDa的非血红素糖蛋白,产生于约1.25亿年前胎盘类动物和有袋类动物分化之时。它属于转铁蛋白家族的一员,并且是该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与转铁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
研究发现,乳铁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广谱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并参与体内的许多重要生理过程,如调节体内铁的平衡、促进细胞生长、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降低高血压活性以及与多种抗生素和抗真菌制剂协同作用。
来源乳铁蛋白广泛存在于外分泌液(乳汁、唾液、泪液、鼻分泌物)、血浆、羊水、子宫分泌物、尿液和中性粒细胞中,其中初乳中的含量最高。人与牛乳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69%的同源性,因此二者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不过,牛乳中铁蛋白的含量较低,在某些配方奶中会额外添加强化了(牛乳的)乳铁蛋白以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和促进其生长发育。
含量乳铁蛋白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但在不同类型的乳汁中的含量却很少。人初乳及常乳中的含量分别为0.5毫克/100毫升和0.17毫克/100毫升;牛初乳及常乳中的含量则为0.1毫克/100毫升和0.01毫克/100毫升。相比之下,人类母乳中的乳铁蛋白浓度更高,范围从1克/升到7克/升不等,而牛奶中乳铁蛋白的含量仅为0.15克/升。在母乳中,初乳的乳铁蛋白浓度最高(约6克/升),其次是过渡乳(产后2~5天至产后10~14天;约3.7克/升)和成熟乳(约1.5克/升)。自然状态下乳铁蛋白大部分呈铁不饱和状态,因此具有很强的结合、传递及释放铁的能力。
功效与作用 增强机体抵抗力乳铁蛋白在动物初乳中充当天然蛋白质的角色,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研究表明它能调节体内铁的平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抑制人体肿瘤细胞的作用;能同多种抗生素及抗真菌制剂协同做作用,更有效地治疗疾病。
参与铁代谢乳铁蛋白有助于促进肠道中益生菌的生长,从而调节铁的传送。此外,在防治肠胃炎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其通过两种途径抑制肠道病原菌:一是抑制细胞细菌的生长;二是破坏细菌表面的毒力因子功能,从而减弱病毒渗出外膜直接杀菌。
抗真菌作用乳铁蛋白能够有效杀灭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例如,它可以抑制须癣毛癣菌,该菌是多种皮肤病(如皮肤癣)的病原真菌。乳铁蛋白还能够杀灭白色念珠菌,这是一种引起人类条件性口腔、生殖道感染的二倍体型真菌(酵母的一种形态)。
用途含有20mMPB和50mMNaCl的条件下,乳铁蛋白(LF)也被称为乳转铁蛋白(Lactotransferrin,LTF),是一种球状糖蛋白,分子量约为80kD。其结构包含两个高度同源叶,分别为N和C叶,每个都能可逆地结合两个铁离子。
乳铁蛋白是转铁蛋白家族的一员,将铁离子转运到细胞中,并控制血液和分泌液中的游离铁离子浓度。此外,它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及抗过敏的生理作用,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2S)-N-(5-aminopentyl)-2-[[2-[2,4-bis(phenylmethoxy)phenyl]acetyl]amino]butanediamide | 113954-15-7 | C31H38N4O5 | 546.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