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乳铁蛋白 | 112163-33-4

中文名称
乳铁蛋白
中文别名
Joro毒素
英文名称
JSTX 3
英文别名
joro spider toxin-3;Joro spider toxin;(2S)-N-[5-[3-[4-(3-aminopropylamino)butylamino]propanoylamino]pentyl]-2-[[2-(2,4-dihydroxyphenyl)acetyl]amino]butanediamide
乳铁蛋白化学式
CAS
112163-33-4
化学式
C27H47N7O6
mdl
——
分子量
565.713
InChiKey
SJLRBGDPTALRDM-QFIPXVF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13°C (dec.)
  • 沸点:
    979.9±65.0 °C(Predicted)
  • 密度:
    1.195±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DMSO(少许)、水(少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40
  • 可旋转键数:
    2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3
  • 拓扑面积:
    221
  • 氢给体数:
    9
  • 氢受体数:
    9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22
  • 海关编码:
    3502200000

制备方法与用途

乳铁蛋白简介

乳铁蛋白(LF)是一种75至80 kDa的非血红素糖蛋白,产生于约1.25亿年前胎盘类动物和有袋类动物分化之时。它属于转铁蛋白家族的一员,并且是该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与转铁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

研究发现,乳铁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广谱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并参与体内的许多重要生理过程,如调节体内铁的平衡、促进细胞生长、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降低高血压活性以及与多种抗生素和抗真菌制剂协同作用。

来源

乳铁蛋白广泛存在于外分泌液(乳汁、唾液、泪液、鼻分泌物)、血浆、羊水、子宫分泌物、尿液和中性粒细胞中,其中初乳中的含量最高。人与牛乳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69%的同源性,因此二者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不过,牛乳中铁蛋白的含量较低,在某些配方奶中会额外添加强化了(牛乳的)乳铁蛋白以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和促进其生长发育。

含量

乳铁蛋白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但在不同类型的乳汁中的含量却很少。人初乳及常乳中的含量分别为0.5毫克/100毫升和0.17毫克/100毫升;牛初乳及常乳中的含量则为0.1毫克/100毫升和0.01毫克/100毫升。相比之下,人类母乳中的乳铁蛋白浓度更高,范围从1克/升到7克/升不等,而牛奶中乳铁蛋白的含量仅为0.15克/升。在母乳中,初乳的乳铁蛋白浓度最高(约6克/升),其次是过渡乳(产后2~5天至产后10~14天;约3.7克/升)和成熟乳(约1.5克/升)。自然状态下乳铁蛋白大部分呈铁不饱和状态,因此具有很强的结合、传递及释放铁的能力。

功效与作用 增强机体抵抗力

乳铁蛋白在动物初乳中充当天然蛋白质的角色,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研究表明它能调节体内铁的平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抑制人体肿瘤细胞的作用;能同多种抗生素及抗真菌制剂协同做作用,更有效地治疗疾病。

参与铁代谢

乳铁蛋白有助于促进肠道中益生菌的生长,从而调节铁的传送。此外,在防治肠胃炎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其通过两种途径抑制肠道病原菌:一是抑制细胞细菌的生长;二是破坏细菌表面的毒力因子功能,从而减弱病毒渗出外膜直接杀菌。

抗真菌作用

乳铁蛋白能够有效杀灭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例如,它可以抑制须癣毛癣菌,该菌是多种皮肤病(如皮肤癣)的病原真菌。乳铁蛋白还能够杀灭白色念珠菌,这是一种引起人类条件性口腔、生殖道感染的二倍体型真菌(酵母的一种形态)。

用途

含有20mMPB和50mMNaCl的条件下,乳铁蛋白(LF)也被称为乳转铁蛋白(Lactotransferrin,LTF),是一种球状糖蛋白,分子量约为80kD。其结构包含两个高度同源叶,分别为N和C叶,每个都能可逆地结合两个铁离子。

乳铁蛋白是转铁蛋白家族的一员,将铁离子转运到细胞中,并控制血液和分泌液中的游离铁离子浓度。此外,它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及抗过敏的生理作用,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ASON, DEANE M.;JASYS, V. J.;KELBAUGN, PAUL R.;PHILLIPS, DOUGLAS, TETRAHEDRON LETT., 30,(1989) N8, C. 2337-2340
    作者:NASON, DEANE M.、JASYS, V. J.、KELBAUGN, PAUL R.、PHILLIPS, DOUGLAS
    DOI:——
    日期:——
  • HASHIMOTO, YUICHI;ENDO, YASUYUKI;SHUDO, KOICHI;ARAMAKI, YOSHIO;KAWAI, NOB+, TETRAHEDRON LETT., 28,(1987) N 30, 3511-3514
    作者:HASHIMOTO, YUICHI、ENDO, YASUYUKI、SHUDO, KOICHI、ARAMAKI, YOSHIO、KAWAI, NOB+
    DOI:——
    日期:——
  • An efficient and versatile synthesis of acylpolyamine spider toxins
    作者:Ken-ichi Nihei、Massuo J Kato、Tetsuo Yamane、Mario S Palma、Katsuhiro Konno
    DOI:10.1016/s0960-894x(01)00733-8
    日期:2002.2
    An efficient and versatile synthesis of acylpolyamine spider toxins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Nephila and Nephilengys spider toxins using the 2-nitrobenzenesulfonamide protecting group.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toxins 1-5 representing each structural type have been efficiently synthesized by this method in a high overall yield with few steps. (C) 2002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