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6-(azepan-1-yl)-2-chloro-9H-purin-9-yl)ethyl)-7-chloroquinolin-4-am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6-(azepan-1-yl)-2-chloro-9H-purin-9-yl)ethyl)-7-chloroquinolin-4-amine
英文别名
N-[2-[6-(azepan-1-yl)-2-chloropurin-9-yl]ethyl]-7-chloroquinolin-4-amine
N-(2-(6-(azepan-1-yl)-2-chloro-9H-purin-9-yl)ethyl)-7-chloroquinolin-4-am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2H23Cl2N7
mdl
——
分子量
456.378
InChiKey
DAKPHXQLGXLOE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2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71.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鸟嘌呤盐酸potassium carbonate三乙胺 、 sodium hydroxide 、 zinc(II) chloride 、 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乙醇1,2-二氯乙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31.5h, 生成 N-(2-(6-(azepan-1-yl)-2-chloro-9H-purin-9-yl)ethyl)-7-chloroquinolin-4-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设计,合成和评估4-氨基喹啉-嘌呤杂种作为潜在的抗疟原虫药物
    摘要:
    一种新颖的一系列4-氨基喹啉嘌呤杂交合成并评价了它们对的CQ-敏感和CQ抗性株抗疟原虫活性P。恶性肿瘤。设想将4-氨基喹啉药效团(靶向疟原虫的血红素-解毒途径)与嘌呤功能性(靶向血浆HG(X)PRT酶)连接将产生具有增强效力的杂合抗血浆剂。将合成的杂种显示针对两者的敏感和抗性菌株的良好抗疟原虫活性P。与参考药物CQ(IC)相比,具有更好的六倍活性(化合物10i,IC 50:0.08μM)的恶性疟原虫50:0.5μM)抗性菌株。还检查了合成的化合物对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毒性,除了二十个合成的杂合物中的两种化合物外,其他所有化合物在至多11.86μM的浓度下均无细胞毒性。进行了机制血红素结合研究,以确定合成分子的作用机理,并观察到良好的结合相互作用。计算对接研究表明,最活跃的杂种很好地对接在HGPRT蛋白的结合位点内。在计算机模拟ADME中,对最活跃的杂种的预测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行为。
    DOI:
    10.1016/j.ejmech.2016.11.0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4-aminoquinoline-purine hybrids as potential antiplasmodial agents
    作者:P. Linga Reddy、Shabana I. Khan、Prija Ponnan、Mohit Tripathi、Diwan S. Rawat
    DOI:10.1016/j.ejmech.2016.11.057
    日期:2017.1
    were synthesized and assessed for their antiplasmodial activity against CQ-sensitive and CQ-resistant strains of P. falciparum. It was envisaged that linking of the 4-aminoquinoline pharmacophore (targeting heme-detoxification pathway of malarial parasite) with the purine functionality (targeting plasmodial HG(X)PRT enzyme) will produce a hybrid antiplasmodial agent with increased potency. The synthesized
    一种新颖的一系列4-氨基喹啉嘌呤杂交合成并评价了它们对的CQ-敏感和CQ抗性株抗疟原虫活性P。恶性肿瘤。设想将4-氨基喹啉药效团(靶向疟原虫的血红素-解毒途径)与嘌呤功能性(靶向血浆HG(X)PRT酶)连接将产生具有增强效力的杂合抗血浆剂。将合成的杂种显示针对两者的敏感和抗性菌株的良好抗疟原虫活性P。与参考药物CQ(IC)相比,具有更好的六倍活性(化合物10i,IC 50:0.08μM)的恶性疟原虫50:0.5μM)抗性菌株。还检查了合成的化合物对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毒性,除了二十个合成的杂合物中的两种化合物外,其他所有化合物在至多11.86μM的浓度下均无细胞毒性。进行了机制血红素结合研究,以确定合成分子的作用机理,并观察到良好的结合相互作用。计算对接研究表明,最活跃的杂种很好地对接在HGPRT蛋白的结合位点内。在计算机模拟ADME中,对最活跃的杂种的预测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行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