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7-di-tert-butylacridin-9(10H)-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7-di-tert-butylacridin-9(10H)-one
英文别名
2,7-di-tert-butyl-9(10H)-acridone;2,7-Di-tert-butylacridin-9(10H)-one;2,7-ditert-butyl-10H-acridin-9-one
2,7-di-tert-butylacridin-9(10H)-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1H25NO
mdl
——
分子量
307.436
InChiKey
MBGISWAEISPTQ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3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7-di-tert-butylacridin-9(10H)-one氯化亚砜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79%的产率得到9-chloro-2,7-di-t-butylac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空间位阻吖啶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评价
    摘要:
    开发了一种通过 Negishi 型交叉偶联合成空间位阻 9-芳基吖啶的实用镍催化方案。该方法可以方便地从市售的 9-氯吖啶、廉价催化剂 [NiCl 2 (Ph 3 P) 2 ] 和有机锌试剂开始制备一组活性吖啶光催化剂,而无需额外的配体和贵金属。合成协议可以很容易地以克级执行。在脱羧硫醇化和胺化反应中测试了所得吖啶的光催化效率。通过 X 射线分析研究了 19 种吖啶的结构,从而提出了与催化活性相关的空间描述符。
    DOI:
    10.1002/adsc.202200515
  • 作为产物:
    描述:
    氯代叔丁烷吖啶酮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100%的产率得到2,7-di-tert-butylacridin-9(10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步环二聚法合成三维蝶形狭缝环杂蒽蒽和肼基双蒽类化合物及其性质
    摘要:
    通过Ni介导的二溴氮杂蒽酮与二甲基ac啶,吩噻嗪或d啶酮骨架的Ni一步一步二聚反应,以高收率合成了新的三维(3D)π共轭分子,蝶形狭缝-环二氮杂蒽酮。3D狭缝蝴蝶形状是由折叠的氮杂蒽骨架形成的。经N个上述狭缝的封闭N键的形成提供了在联蒽骨架中具有嵌入的肼结构的肼基双蒽,根据所用杂环的类型,其表现出3D蝶形或2D平面结构。广泛研究了蝴蝶形状的立体选择性化学反应性,X射线分析,DFT计算,电化学/化学氧化和光物理测量,发现这些材料的特性包括立体选择性氧化,刚性或柔性蝴蝶形状,动态构象行为,独特的晶体堆积结构,出色的电子贡献,低氧化电位,自由基阳离子,长吸收波长和荧光性质。
    DOI:
    10.1002/chem.20150414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Three-Dimensional Butterfly Slit-Cyclobisazaanthracenes and Hydrazinobisanthenes through One-Step Cyclodimerization and Their Properties
    作者:Koji Yamamoto、Shuhei Higashibayashi
    DOI:10.1002/chem.201504144
    日期:2016.1.11
    exhibited a 3D butterfly or a 2D plane structure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heterocycle used. Extensive study of the stereoselective chemical reactivity of the butterfly shape, X‐ray analysis, DFT calculations, electrochemical/chemical oxidations, and photophysical measurements revealed that the properties of these materials included stereoselective oxidation, a rigid or flexible butterfly shape, dynamic
    通过Ni介导的二溴氮杂蒽酮与二甲基ac啶,吩噻嗪或d啶酮骨架的Ni一步一步二聚反应,以高收率合成了新的三维(3D)π共轭分子,蝶形狭缝-环二氮杂蒽酮。3D狭缝蝴蝶形状是由折叠的氮杂蒽骨架形成的。经N个上述狭缝的封闭N键的形成提供了在联蒽骨架中具有嵌入的肼结构的肼基双蒽,根据所用杂环的类型,其表现出3D蝶形或2D平面结构。广泛研究了蝴蝶形状的立体选择性化学反应性,X射线分析,DFT计算,电化学/化学氧化和光物理测量,发现这些材料的特性包括立体选择性氧化,刚性或柔性蝴蝶形状,动态构象行为,独特的晶体堆积结构,出色的电子贡献,低氧化电位,自由基阳离子,长吸收波长和荧光性质。
  • New Acridine-Based Tridentate Ligand for Ruthenium(II): Coordination with a Twist
    作者:Ali Awada、Angélica Moreno-Betancourt、Christian Philouze、Yohann Moreau、Damien Jouvenot、Frédérique Loiseau
    DOI:10.1021/acs.inorgchem.8b02735
    日期:2018.12.17
    A new tridentate ligand based on acridine has been synthetized. The central acridine heterocycle bears two pyridine coordinating units at positions 4 and 5. The terdentate 2,7-di-tert-butyl-4,5-di(pyridin-2-yl)acridine (dtdpa) was then coordinated to a ruthenium(II) cation. The corresponding homoleptic complex could only be obtained where both ligands coordinate to the ruthenium in a fac fashion. Thus
    合成了一种新的基于a啶的三齿配体。中心a啶杂环在位置4和5带有两个吡啶配位单元。然后将2,7-二叔丁基-4,5-二(吡啶-2-基)ac啶(dtdpa)配位成钌( II)阳离子。仅在两个配体以fac方式与钌配位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相应的均纯络合物。因此,杂合化合物(2)与联吡啶配体组合以限制该配体采用二聚体。几何学。这样的配位将the啶杂环强加于戏剧性的扭曲,导致意想不到的光物理行为。研究了两种配合物的电化学和光物理性质,并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了2的分子结构。这两种化合物在低能量波长处吸收,并且仅对于近红外区域中的复合物2检测到非常弱的发光。
  • Acridine Variations for Coordination Chemistry
    作者:Kevin O. Omolo、John Bacsa、Joseph P. Sadighi
    DOI:10.1002/ijch.202000006
    日期:2020.3
    a diarylamine, and elaboration via the 4,5‐dibromoacridone. The bromo substituents are amenable to Suzuki‐Miyaura coupling. Conversion to a 9‐chloro‐4,5‐dibromoacridine, followed by bromine‐lithium exchange, allows the preparation of a 4,5‐bis (phosphino)‐9‐chloroacridine. The 9‐chloro moiety undergoes nucle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 by methoxide or an aryloxide. One‐electron reduction of a 9‐(aryloxy)‐4
    这项研究描述了通过直接芳基化二芳基胺和通过4,5-二溴ac啶酮的精制合成one啶酮。溴取代基适合Suzuki-Miyaura偶联。转化为9-氯-4,5-二溴ac啶,然后进行溴-锂交换,可以制备4,5-双(膦基)-9-氯ac啶。9-氯部分经历了甲醇或芳氧基的亲核芳族取代。单电子还原9-(芳氧基)-4,5-双(膦基)ac啶可提供稳定的自由基阴离子。
  • 发光元件和用于发光元件的多环化合物
    申请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639629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提供发光元件和用于发光元件的多环化合物,该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射层。发射层包括由式1表示的多环化合物。发光元件示出高发射效率和长寿命特性。
  • 一种发光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具有窄谱带发射的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公开号:CN1171645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光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其是以吖啶酮为主体结构,以吖啶酮与中间苯环形成的共轭平面为发光中心面,在中间苯环上至少一个位置的氢原子被取代基团取代,所述取代基团所在平面与发光中心面形成夹角α,α满足下列关系:0°<α<180°或者180°<α<36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窄谱带发射的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所述的发光化合物或其衍生物以吖啶酮与中间苯环形成的共轭平面为发光中心,引入改变其平面性的基团后解决了基于吖啶酮衍生物的OLED器件色纯度不高以及较高掺杂浓度下光谱展宽明显的问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