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3-(4-bromophenyl)but-2-enoyl chlor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3-(4-bromophenyl)but-2-enoyl chloride
英文别名
——
(E)-3-(4-bromophenyl)but-2-enoyl chlor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0H8BrClO
mdl
——
分子量
259.53
InChiKey
ZLTXZERUBNNUMD-VOTSOKG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正式的迈克尔反应,通过季构型中心构筑C--S键:叔硫醇的不对称合成。
    摘要:
    DOI:
    10.1002/anie.20045388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BIBR1532的新型端粒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SAR。
    摘要:
    端粒酶已成为开发抗肿瘤药物的新的流行靶标之一。根据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BIBR1532的结构特征,设计并合成了6个系列的64种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新化合物。测试了对SGC-7901,MGC-803,SMMC-7721,A375和GES细胞系的抑制活性及其端粒酶抑制活性。其中,8个化合物显示良好的活性针对癌细胞,其中化合物56,57和59还显示出低毒性。其中一些对IC 50表现出优异的端粒酶抑制活性值范围从0.62μM到8.87μM。据此,在深度构效关系上进行了总结,用氰化物取代甲基并保留酰胺部分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中等的细胞毒性和较好的端粒酶抑制活性。该结果应在基于BIBR1532的结构优化中用作进一步开发小分子端粒酶抑制剂的参考。
    DOI:
    10.1016/j.bioorg.2020.10407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tramolecular Sulfur Transfer in <i>N</i><i>-</i>Enoyl Oxazolidine-2-thiones Promoted by Brønsted Acids. Practical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β-Mercapto Carboxylic Acids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
    作者:Claudio Palomo、Mikel Oiarbide、Rosa López、Pedro B. González、Enrique Gómez-Bengoa、José M. Saá、Anthony Linden
    DOI:10.1021/ja0654027
    日期:2006.11.1
    usually above 95:5.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a range of acids (trifluoroacetic, difluoroacetic, acetic, triflic) is assessed showing TFA and TfOH as the most efficient and acetic acid as a totally inefficient reaction promoter. The new procedure complements the Lewis acid promoted reaction previously described by our group in two aspects: First, stereodivergent results are obtained for the Lewis acid
    证明了单独使用布朗斯台德酸有效促进 N-烯酰基恶唑烷-2-硫酮中的硫转移过程以产生 β-巯基羰基衍生物的能力。该反应对一系列烷基取代的 N-烯酰基恶唑烷-2-硫酮(dr 通常高于 98:2)进行了基本上完美的非对映控制,并且对大多数芳基取代的对应物(dr 通常高于 92:8)具有高选择性。重要的是,该反应在 β,β-二取代的 N-烯酰基恶唑烷-2-硫酮中也非常有效,产生选择性通常高于 95:5 的四元 CS 立体中心。评估了一系列酸(三氟乙酸、二氟乙酸、乙酸、三氟甲磺酸)的相对效率,显示 TFA 和 TfOH 是最有效的,而乙酸则是完全低效的反应促进剂。新程序在两个方面补充了我们小组先前描述的路易斯酸促进反应:首先,对路易斯酸或布朗斯台德酸促进的β,β-二取代烯酰基化合物的反应获得了立体发散结果。其次,虽然布朗斯台德酸促进的反应是立体有择的,在底物 E/Z 构型和产物立体化学之间提供了良好的相关性,但由路易斯酸
  • N-Heterocyclic Carbene-Catalyzed Cyclization of Unsaturated Acyl Chlorides and Ketones
    作者:Li-Tao Shen、Pan-Lin Shao、Song Ye
    DOI:10.1002/adsc.201100178
    日期:2011.8
    synthesis of optically active trifluoromethyl dihydropyranones and spirocyclic oxindole-dihydropyranones has been realized by the chiral N-heterocyclic carbenes-catalyzed cyclization of α,β-unsaturated β-methylacyl chlorides with activated trifluoromethyl ketones or isatin derivatives.
    光学活性的三氟甲基二氢吡喃酮和螺环的羟吲哚-二氢吡喃酮的直接合成已经通过手性N-杂环卡宾催化的α,β-不饱和β-甲基酰氯与活化的三氟甲基酮或靛红衍生物的环化反应而实现。
  • Design, synthesis and SARs of novel telomerase inhibitors based on BIBR1532
    作者:Chao Liu、Hua Zhou、Xiao Bao Sheng、Xin Hua Liu、Fei Hu Chen
    DOI:10.1016/j.bioorg.2020.104077
    日期:2020.9
    their telomerase inhibitory activity were tested. Among them, eight compounds showed good activity against cancer cells, among them compounds 56, 57 and 59 also showed low toxicity. Some of them showed excellent telomerase inhibitory activity with IC50 values ranging from 0.62 μM to 8.87 μM. Based on above, in depth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were summarized, the compounds by replacing methyl group
    端粒酶已成为开发抗肿瘤药物的新的流行靶标之一。根据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BIBR1532的结构特征,设计并合成了6个系列的64种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新化合物。测试了对SGC-7901,MGC-803,SMMC-7721,A375和GES细胞系的抑制活性及其端粒酶抑制活性。其中,8个化合物显示良好的活性针对癌细胞,其中化合物56,57和59还显示出低毒性。其中一些对IC 50表现出优异的端粒酶抑制活性值范围从0.62μM到8.87μM。据此,在深度构效关系上进行了总结,用氰化物取代甲基并保留酰胺部分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中等的细胞毒性和较好的端粒酶抑制活性。该结果应在基于BIBR1532的结构优化中用作进一步开发小分子端粒酶抑制剂的参考。
  • Construction of CS Bonds with a Quaternary Stereocenter through a Formal Michael Reaction: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Tertiary Thiols
    作者:Claudio Palomo、Mikel Oiarbide、Flavia Dias、Rosa López、Anthony Linden
    DOI:10.1002/anie.200453889
    日期:2004.6.2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