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13,15,26-tetraoxa-1,14(1,3,2)-dibenzena-27(1,3)-imidazoliniumabicyclo[12.12.1]heptacosaphane chlor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13,15,26-tetraoxa-1,14(1,3,2)-dibenzena-27(1,3)-imidazoliniumabicyclo[12.12.1]heptacosaphane chloride
英文别名
6,17,23,34-Tetraoxa-39-aza-36-azoniapentacyclo[16.16.6.136,39.05,35.022,40]hentetraconta-1(35),2,4,18,20,22(40),36(41)-heptaene;chloride
2,13,15,26-tetraoxa-1,14(1,3,2)-dibenzena-27(1,3)-imidazoliniumabicyclo[12.12.1]heptacosaphane chlor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35H51N2O4*Cl
mdl
——
分子量
599.254
InChiKey
HOGOCHRDJWBIAE-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67
  • 重原子数:
    4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3
  • 拓扑面积:
    43.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5-己烯-1-醇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Grubbs catalyst first generation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氢气氯化铵三苯基膦 、 tin(ll)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82.0h, 生成 2,13,15,26-tetraoxa-1,14(1,3,2)-dibenzena-27(1,3)-imidazoliniumabicyclo[12.12.1]heptacosaphane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凹咪唑啉盐作为凹面 N-杂环卡宾的前体
    摘要:
    凹双大环咪唑啉鎓离子 8 已合成为 N-杂环卡宾 9 (NHC) 的前体,基于 2-硝基间苯二酚 (1),总产率为 13% 至 29%。作为桥头堡,2,6-双(ω-烯氧基)苯胺 3 已由 1 合成。3 与草酰氯反应,还原为相应的二胺 5,并与原甲酸三乙酯合环得到 N,N-二芳基取代的咪唑啉鎓离子6.末端乙烯基通过闭环复分解连接得到双大环咪唑啉鎓离子7,其烯烃官能团被氢化得到饱和双大环8。通过X射线分析阐明了8a的结构。通过用叔丁醇钾去质子化产生相应的 NHC 9,并用 CS2 清除 9 以得到加合物 10。(©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69451 Weinheim,德国,
    DOI:
    10.1002/ejoc.20060084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cave Imidazolinium Salts as Precursors to Concave N-Heterocyclic Carbenes
    作者:Ole Winkelmann、Christian Näther、Ulrich Lüning
    DOI:10.1002/ejoc.200600843
    日期:2007.2
    Concave bimacrocyclic imidazolinium ions 8 have been synthesized as precursors for N-heterocyclic carbenes 9 (NHC) in 13 to 29 % overall yields based on 2-nitroresorcinol (1). As bridgeheads, 2,6-bis(ω-alkenyloxy)anilines 3 have been synthesized from 1. Reaction of 3 with oxalyl chloride, reduction to respective diamines 5, and ring closure with triethyl orthoformate gave N,N-diaryl-substituted imidazolinium
    凹双大环咪唑啉鎓离子 8 已合成为 N-杂环卡宾 9 (NHC) 的前体,基于 2-硝基间苯二酚 (1),总产率为 13% 至 29%。作为桥头堡,2,6-双(ω-烯氧基)苯胺 3 已由 1 合成。3 与草酰氯反应,还原为相应的二胺 5,并与原甲酸三乙酯合环得到 N,N-二芳基取代的咪唑啉鎓离子6.末端乙烯基通过闭环复分解连接得到双大环咪唑啉鎓离子7,其烯烃官能团被氢化得到饱和双大环8。通过X射线分析阐明了8a的结构。通过用叔丁醇钾去质子化产生相应的 NHC 9,并用 CS2 清除 9 以得到加合物 10。(©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69451 Weinheim,德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