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酞菁钴 | 3317-67-7

中文名称
酞菁钴
中文别名
酞菁素钴;[29H,31H-酞菁基(2-)-N29,N30,N31,N32]钴(II);酞菁钴(II);C.I.颜料蓝75;钴酞菁
英文名称
cobalt(II) phthalocyanine
英文别名
cobalt phthalocyanine;CoPc;Co phthalocyanine;phthalocyanine cobalt (II);copper(II) phthalocyanine;cobalt(2+);2,11,20,29,37,39-hexaza-38,40-diazanidanonacyclo[28.6.1.13,10.112,19.121,28.04,9.013,18.022,27.031,36]tetraconta-1,3,5,7,9,11,13,15,17,19(39),20,22,24,26,28,30(37),31,33,35-nonadecaene
酞菁钴化学式
CAS
3317-67-7
化学式
C32H16CoN8
mdl
——
分子量
571.526
InChiKey
MPMSMUBQXQALQ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0 °C
  • 密度:
    0.677g/cm3
  • 溶解度:
    DMSO:< 1 mg/mL(不溶或微溶)
  • LogP:
    -1.1
  • 物理描述:
    Dark odorless powder; [Alfa Aesar MSDS]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31
  • 重原子数:
    4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79.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8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36/37
  • 危险类别码:
    R40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399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OTH
  • 危险标志:
    GHS08
  • 危险性描述:
    H351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1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
  • 储存条件:
    常温、避光、通风干燥处密封保存。

SDS

SDS:309a1ba319461fcd73e9f509163477d5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酞菁钴(II)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Cobaltous phthalocyaninate
Phthalocyanine
PcCo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致癌性 (类别 2)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51 怀疑会致癌。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01 在使用前获取特别指示。
P202 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P281 使用所需的个人防护设备。
事故响应
P308 + P313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 就诊。
安全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obaltous phthalocyaninate
别名
Phthalocyanine
PcCo
: C32H16CoN8
分子式
: 571.46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29H,31H-Phthalocyaninato-N29,N30,N31,N32]cobalt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3317-67-7
No.) 222-012-7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钴/氧化钴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在动物研究中的有限致癌性证据
IARC:
2B - 第2B组:可能对人类致癌 ([29H,31H-Phthalocyaninato-N29,N30,N31,N32]cobalt)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生物活性

cobalt phthalocyanine 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能够催化醛和酮从醛肟和酮肟中通过有氧作用实现再生。

用途

  • 脱硫催化剂
  • 光敏剂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酞菁钴 在 NaCN 、 air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78%的产率得到sodium dicyano(phthalocyaninato)Co(III) *5H2O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onductivity of (μ-cyano)(phthalocyaninato)cobalt(III)
    摘要:
    DOI:
    10.1021/ja00342a030
  • 作为产物:
    描述:
    CH3Co(III)(phthalocyanine(2-))(N-methylimidazole) 在 2,2,6,6-tetramethyl-1-piperidinyloxyl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生成 酞菁钴
    参考文献:
    名称:
    X射线结构和某些烷基钴(III)酞菁配合物的均质作用。
    摘要:
    报道了σ-键合的烷基钴(III)酞菁配合物的第一晶体学数据。CH(3)CH(2)Co(III)Pc(Pc =酞菁的二价阴离子)的单晶X射线结构显示该固体由中心对称的面对面二聚体组成,其中CH(3)CH (2)Co(III)Pc单元保留其方形金字塔形几何形状。该结构似乎是报道的具有电子缺陷赤道系统的五坐标RCo(III)(螯合物)配合物的第一个结构。CH(3)CH(2)Co(III)Pc(2.031(5)A)中的Co-C键是在五配位RCo(III)(chel)配合物中发现的最长的键(R =简单伯烷基) 。另一项X射线研究表明,CH(3)Co(III)Pc(py)具有扭曲的八面体几何形状,其轴向键的长度与甲基钴胺素的长度非常相似。轴向键合比其八乙基卟啉类似物中的键合短,这是由于含有电子缺陷的酞菁赤道配体的六配位络合物的反轴向作用较弱。对于五配位的RCo(III)(chel)配合物,观察到了不同
    DOI:
    10.1021/ic051078p
  • 作为试剂:
    描述:
    4-溴苯乙醇1-溴-3-苯基丙烷酞菁钴 、 NiBr2(dtbbpy) 、 2,13-di-tert-butyl-6,7,8,9-tetrahydrodipyrido-1,4-diazocin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以61 %的产率得到2-(4-(3-phenylpropyl)phenyl)etha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10.1016/j.tetlet.2024.155159
    摘要:
    DOI:
    10.1016/j.tetlet.2024.15515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balt(II) Phthalocyanine-Catalyzed Highly Chemoselective Reductive Amin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in a Green Solvent
    作者:Vishal Kumar、Upendra Sharma、Praveen K. Verma、Neeraj Kumar、Bikram Singh
    DOI:10.1002/adsc.201100645
    日期:2012.3.16
    Cobalt phthalocyanine has been employed for the highly chemoselective reductive amination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in ethanol as a green solvent. A large range of functional groups such as nitro, acid, amide, ester, nitrile, halogen, lactone, methoxy, hydroxy, alkene, N‐benzyl, O‐benzyl and heterocyclic rings were well tolerated under the present reaction conditions.
    酞菁钴已被用于乙醇中作为绿色溶剂的醛和酮的高度化学选择性还原胺化。在目前的反应条件下,对硝基,酸,酰胺,酯,腈,卤素,内酯,甲氧基,羟基,烯烃,N-苄基,O-苄基和杂环等各种官能团的耐受性都很好。
  • Transition metal-free 1,3-dimethylimidazolium hydrogen carbonate catalyzed hydration of organonitriles to amides
    作者:Praveen Kumar Verma、Upendra Sharma、Manju Bala、Neeraj Kumar、Bikram Singh
    DOI:10.1039/c2ra22868h
    日期:——
    An efficient hydration of organonitriles to the corresponding amides was accomplished using 1,3-dimethylimidazolium hydrogen carbonate as an organocatalyst. The developed catalytic method was also applicable for the synthesis of metal phthalocyanines.
    使用1,3-二甲基咪唑啉鎓碳酸氢盐作为有机催化剂,实现了有机腈高效水合转化为相应的酰胺。所开发的催化方法同样适用于金属酞菁的合成。
  • Efficient Synthesis of Transition-Metal Phthalocyanines in Functional Ionic Liquids
    作者:S. Chauhan、Pratibha Kumari、Shweta Agarwal
    DOI:10.1055/s-2007-990879
    日期:2007.12
    The synthesis of transition-metal phthalocyanines by the reaction of substituted and unsubstituted phthalonitriles in the presence of 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e (DBU) and metal salts in functional imidazolium, pyridinium and ammonium ionic liquids at 100-140 °C, is reported. The best yields of metallated phthalocyanines were achieved in butyl(2-hydroxyethyl)dimethylammonium bromide ionic liquid. Metallation of free-base phthalocyanines with different metal salts in the above ionic liquid has also been achieved in good yields.
    报道了在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和金属盐的存在下,以功能化咪唑鎓、吡啶鎓和铵离子液体为介质,在100-140 °C下,通过取代和不取代的邻苯二甲腈反应合成过渡金属酞菁的方法。在丁基(2-羟基乙基)二甲基溴化铵离子液体中,得到了金属酞菁的最佳产率。在上述离子液体中,利用不同的金属盐对自由基酞菁进行金属化,也获得了良好的产率。
  •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Phthalocyanines and Metallophthalocyanines in Task-Specific 2-Hydroxyethyl Ionic Liquids
    作者:Kumar Karitkey Yadav、Poonam、Shive M. S. Chauhan
    DOI:10.1080/00397911.2013.867505
    日期:2014.10.2
    ammonium ionic liquids at 100 °C gave corresponding phthalocyanines in moderate yield. Further the reaction of substituted phthalonitriles in the presence of transition-metal salts in ionic liquids gave the corresponding metallophthalocyanines. The 2-hydroxylethyl ammonium ionic liquids gave better yields of phthalocyanines than 2-hydroxylethyl imidazolium and nonhydroxyl functionalized ionic liquids. The
    摘要 在任务特定的 2-羟乙基基咪唑鎓和铵离子液体中,取代的邻苯二甲腈在 100 °C 下四聚化,以中等产率得到相应的酞菁。此外,在过渡金属盐的存在下,取代的邻苯二甲腈在离子液体中的反应得到相应的金属酞菁。2-羟乙基铵离子液体比2-羟乙基咪唑鎓和非羟基官能化离子液体产生更好的酞菁收率。不同酞菁的分离和分离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完成,产物采用多种光谱技术进行表征。图形概要
  • Cobalt(II), copper(II), and iron(II) tetrasulfophthalocyanines covalently supported on woo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activity
    作者:Ahmad Shaabani、Zeinab Hezarkhani
    DOI:10.1142/s1088424616500589
    日期:2016.6
    with cobalt(II), copper(II), and iron(II) tetrasulfophthalocyanine (CoTSPc@wool, CuTSPc@wool, and FeTSPc@wool)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their structures characterized by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FAAS), FT-IR, UV-vis,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he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S) analysi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合成了钴 (II)、铜 (II) 和铁 (II) 四磺酞菁 (CoTSPc@wool、CuTSPc@wool 和 FeTSPc@wool) 功能化羊毛,并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FAAS)、FT 表征了它们的结构-IR、UV-vis、X 射线衍射 (XRD)、热重分析 (TGA)、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和能量色散光谱 (EDS) 分析。在没有任何助促进剂和额外氧化剂的情况下,研究了合成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用于将烷基芳烃和醇氧化为相应的羰基化合物。从溶剂、转化率、温度和反应时间的角度来看,我们发现上述反应的最佳催化剂是 CoTSPc@wool。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