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室温
磷光(RTP)的纯有机发光体因其潜在的应用和学术重要性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具有可见光激发性的这种材料的开发以及对结构-性质关系的理解是非常可取的。在当前的工作中,
氰基取代的苯基
咔唑与对位,间位和邻位的
氰基的五个结构异构体系统地设计并合成了苯环(PCN,MCN和OCN)的2位和
咔唑环(2CN,3CN)的2位和3位。这些晶体在365 nm紫外线和400-460 nm可见光激发下均具有RTP活性,但表现出不同的RTP强度和寿命。晶体堆积分析和量子
化学计算以及低温
磷光测量表明,
氰基取代可大大增强分子间CH⋯N和CH⋯π相互作用并增加系统间穿越的可能性,但结构异构现象可显着影响氧的猝灭作用在RTP上。此外,具有H聚集的2CN和3CN晶体更适合于可见光激发的R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