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enzoxazolin-2(3H)-one-N-β-glucopyranos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enzoxazolin-2(3H)-one-N-β-gluc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3-O-β-glucopyranosyl-benzoxazolin-2(3H)-one;3-beta-d-Glucopyranosyl-benzoxazolin-2(3h)-one;3-[(2R,3R,4S,5S,6R)-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oxan-2-yl]-1,3-benzoxazol-2-one
benzoxazolin-2(3H)-one-N-β-gluc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3H15NO7
mdl
——
分子量
297.265
InChiKey
KEFOTZFJKRFDOP-RMPHRYR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120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3-β-d-吡喃葡萄糖基-苯并恶唑啉-2(3H)-one——燕麦根中苯并恶唑啉-2(3H)-one的解毒产物
    摘要:
    摘要 从其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与天然植物毒素苯并恶唑啉-2(3 H )-one 一起孵育的燕麦根的另一种解毒产物,并鉴定为3-β-d-吡喃葡萄糖基-苯并恶唑啉-2(3 H )-one。通过合成证明了该结构。燕麦产生 N-葡萄糖苷的能力被认为是对植物毒素不那么明显的敏感性的一个原因。先前与天然植物毒素苯并恶唑啉-2(3 H )-一种孵育的燕麦根的甲醇提取物,除了两种已经描述的解毒产品外,还含有第三种结构迄今为止未知的解毒产品。该化合物现已通过 NMR 和质谱方法鉴定为 3-β-d-吡喃葡萄糖基-苯并恶唑啉-2(3 H)-one。该结构通过独立合成得到证实。
    DOI:
    10.1016/s0031-9422(97)91012-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