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氧灵(quinoxyfen)亦称快诺芬,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近年来新推出的一种喹啉类杀真菌剂,属于苯氧基喹啉类杀菌剂。这种具有保护作用的杀真菌剂包括悬浮液与乳液的单成分制剂和混配剂,广泛应用于樱桃、葡萄、莴苣等蔬菜水果作物。该杀菌剂于1997年首次在欧洲获批使用。国外前期研究表明,此杀菌剂对白粉菌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目前在欧洲已发现抗性菌株,而我国至今未将其用于农业生产。
合成方法以3,5-二氯苯胺和对氟苯酚为原料,经过以下反应即可得到目的物苯氧喹啉(喹氧灵): [ \text{以图示形式展示合成过程} ]
理化性质喹氧灵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害。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₅₀ > 5000 mg/kg,兔急性经皮LD₅₀ > 2000 mg/kg。大鼠急性吸入LC₅₀(4h)3.38 mg/L。对兔眼睛有中度刺激,对兔皮肤无刺激。对豚鼠皮肤是否致敏取决于试验情况。
喹氧灵无致突变、致畸或致癌作用。山齿鹑急性经口LD₅₀ > 2250 mg/kg。山齿鹑和野鸭饲喂LC₅₀(8d)> 5620 mg/kg饲料。鱼毒LC₅₀(96h,mg/L):虹鳟鱼0.27,大翻车鱼 > 0.28,鲤鱼0.41。水蚤EC₅₀(48h)0.08 mg/L。羊角月牙藻E_bC₅₀(72h)0.058 mg/L。摇蚊 NOEC(28d)0.128 mg/L(水溶液)。蜜蜂LD₅₀(48h)> 100 µg/只(经口和接触)。蚯蚓LC₅₀(14d)> 923 mg/kg土。其他有益生物:在试验条件和农田研究条件下,对大部分非目标物和有益节肢动物低毒。
环境影响苯氧喹啉在植物、动物、土壤中的降解非常缓慢。然而,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水溶液中的光解以及在土壤/沉积物上的强烈吸附是主要的降解途径。苯氧喹啉及其代谢物不会渗入地下,从而影响地下水。
杀菌机理喹氧灵通过影响病菌生长的整个过程和病菌的侵染来发挥作用,如孢子萌发、吸器和附着胞的形成等。2003年相关研究对大麦白粉菌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表明其作用机制为改变大麦白粉菌中蛋白激酶C的积累,并催化生成了蛋白激酶A亚基。
主要参考文献[1] 杨方, 卢鹏, 段霞瑜.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多种食品基体中残留的喹氧灵[J]. 色谱, 2008, 26(4): 499-503.
[2] 杨鹏, 张荣, 段霞瑜. 2008年我国主要麦区白粉菌群体对三唑酮和喹氧灵的敏感性监测[J]. 植物病理学报, 2010, 40(4): 404-410.
钼/磷催化的N-杂环与过氧化氢的N-氧化反应的机理和合成研究揭示了催化活性物种的作用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