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杀菌剂是指能够杀死或抑制危害植物的真菌、细菌等病原体的一类农药。这类农药对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病原真菌和细菌具有毒害、杀灭或抑制作用,或者能抑制孢子和菌丝体的发育,但不会干扰植物正常生长。利用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植物病害。
最早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农药杀菌剂主要包括化学元素、天然物以及无机化合物。早在公元前1000年,人们就发现了硫磺具有防病作用;公元前470年,有人开始喷洒橄榄浸出液来防治疫病,并使用酒和柏叶混合物浸泡小麦种子以预防病害;在1705年,升汞最初被用作木材防腐剂,后来又用于防控小麦腥黑穗病。硫磺广泛应用于植物防病是在1824年发现其对桃白粉病的特效作用之后,1880年美国成功使用石硫合剂防治葡萄白粉病,开启了这一方法的历史篇章。
自1761年起首次采用硫酸铜处理小麦种子防治种传病害,到1882年法国科学家米拉尔代发现波尔多液对葡萄霜霉病的良好防效,确立了波尔多液在杀菌剂中的重要地位,并一直沿用至今。18世纪末至19世纪50年代间,为了寻求铜、汞制剂的替代品,科研人员加强了有机杀菌剂的研究,而蒂斯德尔于1934年报道的二硫代氨基甲酸衍生物的杀菌作用,标志着有机化合物作为农药杀菌剂的新纪元。
继发现福美锌、福美铁和福美双等杀菌活性之后,在1935年杜邦公司又发现了代森钠的杀菌活性,并于1943年开始生产。自60年代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产量最大的一类杀菌剂。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70年代期间,以汞制剂为主的杀菌剂占据了主导地位;70年代末,随着汞制剂的停用,开始应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新型农药来防治多种农作物病害。此时期内,一般农药使用量较低:杀虫剂每亩20~100毫升,杀菌剂每亩30~100克左右;全市年用药总量大约在1500~2000吨之间。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结构式图片 |
---|---|---|---|---|
醚菌酯 | methyl (E)-2-methoxyimino-2-[2-(o-tolyloxymethyl)phenyl]acetate | 143390-89-0 | C18H19NO4 |
|
邻甲酚-d8 | o-cresol-d8 | 203645-65-2 | C7H8O |
|
苯醚甲环唑 | difenconazole | 119446-68-3 | C19H17Cl2N3O3 |
|
威百亩 | Carbamodithioic acid, methyl-, monosodium salt (9CI) | 137-42-8 | C2H5NNaS2 |
|
喹氧灵 | 5,7-dichloro-4-(4-fluorophenoxy)quinoline | 124495-18-7 | C15H8Cl2FNO |
|
啶酰菌胺 | boscalid | 188425-85-6 | C18H12Cl2N2O |
|
吗菌灵醋酸盐 | 4-Cyclododecyl-2,6-dimethylmorpholin-4-ium;acetate | 31717-87-0 | C20H39NO3 |
|
4,4-二甲基-1-(对氯苯基)-3-戊酮 | 1-(4-chlorophenyl)-4,4-dimethyl-3-pentanone | 66346-01-8 | C13H17ClO |
|
3,4-二氯-5-氰基并噻唑 | 3,4-dichloro-5-cyanoisothiazole | 18480-52-9 | C4Cl2N2S |
|
—— | Carbam | 137-42-8 | C2H5NNaS2+ |
|
—— | sodium N-methyldithiocarbamate | 137-42-8 | C2H4NS2*Na |
|
—— | kresoxim methyl | 143390-89-0 | C18H19NO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