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嘧啶是一种有机碱,是RNA中4种主要碱基之一,在核糖核酸(RNA)中作为重要成分存在。它也是构成各种尿苷酸的组成部分,通过与核糖通过核苷键连接生成尿苷。其三磷酸化合物为尿三磷,尿三磷在核糖核酸生物合成过程中充当尿嘧啶的前体,并且还参与某些糖类的生物合成。
尿嘧啶能阻断替加氟的降解作用,从而提高氟尿嘧啶(FU)的浓度并增强抗癌效果。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癌、乳腺癌及甲状腺癌等疾病;当与丝裂霉素联合使用时,特别适合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通过尿素与甲酰乙酸乙酯环合而得尿嘧啶,广泛应用于医药和生化研究。
互变异构现象尿嘧啶具有酮式(2,4-2氧嘧啶)和烯醇式(2,4-2羟基嘧啶)两种形式,在生物细胞内主要以酮式存在。
自然分布与作用机制自然界中的尿嘧啶存在于海洋生物、颗粒物及海水的溶解物中,被用作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中的生源标示物。此外,尿嘧啶在DNA转录过程中取代胸腺嘧啶(T),与腺嘌呤配对。
嘧啶概述嘧啶是一类苯环分子中1,3位含有两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其碱性比吡啶弱,亲电取代反应也较难进行。然而,嘧啶更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多种生物体中。
氟尿嘧啶氟尿嘧啶(FU)是一种常用抗癌药,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它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TS),导致细胞内胸腺嘧啶核苷酸缺乏,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并促进细胞死亡。同时,氟尿嘧啶还能作为RNA多聚酶的底物掺入到RNA中,影响其正常功能。
化学性质氟尿嘧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在282-283℃之间;微溶于水(12mg/ml, 25℃),几乎不溶于氯仿和乙醚。它在强碱中会发生水解,在生理盐水中则保持稳定。
生产方法尿嘧啶通过苹果酸、硫酸及尿素反应制得,可用于医药合成过程中作为中间体。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5-碘尿嘧啶 | 5-Iodouracil | 696-07-1 | C4H3IN2O2 | 237.985 |
胸腺嘧啶 | thymin | 65-71-4 | C5H6N2O2 | 126.115 |
5-氟脲嘧啶 | 5-fluorouracil | 51-21-8 | C4H3FN2O2 | 130.078 |
2,4-二甲氧基嘧啶 | 2,4-dimethoxypyrimidine | 3551-55-1 | C6H8N2O2 | 140.142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5-碘尿嘧啶 | 5-Iodouracil | 696-07-1 | C4H3IN2O2 | 237.985 |
胸腺嘧啶 | thymin | 65-71-4 | C5H6N2O2 | 126.115 |
5-氟脲嘧啶 | 5-fluorouracil | 51-21-8 | C4H3FN2O2 | 130.078 |
2,4-二甲氧基嘧啶 | 2,4-dimethoxypyrimidine | 3551-55-1 | C6H8N2O2 | 140.142 |
Novel bisphosphonate alkylating agent, tetraisopropyl 2-[(mesyloxy)methyl]propane-1,3-diyl}bis(oxymethylene)bisphosph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