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R,4R)-4,4-二苯基-4,4,5,5-四氢-2,2-双噁唑 | 148925-98-8

中文名称
(4R,4R)-4,4-二苯基-4,4,5,5-四氢-2,2-双噁唑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bis[(4R)-phenyl-1,3,-oxazoline]
英文别名
(4R,4'R)-4,4'-Diphenyl-4,4',5,5'-tetrahydro-2,2'-bioxazole;(4R)-4-phenyl-2-[(4R)-4-phenyl-4,5-dihydro-1,3-oxazol-2-yl]-4,5-dihydro-1,3-oxazole
(4R,4R)-4,4-二苯基-4,4,5,5-四氢-2,2-双噁唑化学式
CAS
148925-98-8
化学式
C18H16N2O2
mdl
——
分子量
292.337
InChiKey
UPTBXQCXFVAYOL-HOTGVXAU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43.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R,4R)-4,4-二苯基-4,4,5,5-四氢-2,2-双噁唑 、 cobalt(II) thiocyanate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25%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光学纯的双(4-苯基-1,3-恶唑啉)配体的金属离子配合物。合成,表征和X射线晶体结构
    摘要:
    光学纯的2,2'-双-[(4 R)-苯基-1,3-恶唑啉](L)与Mn(II),Co(II),Cu(II),Zn(II)的几种新络合物,Cd(II)和Ag(I)金属离子已经合成,并通过IR,UV-Vis和1 H NMR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全面表征。这些化合物包括[MnL 3 ] [MnCl 4 ](1),[CoL 3 ] [Co(NCS)4 ](2),[CuL 3 ](ClO 4)2(3),[ZnL 3 ](ClO 4)2(4),[CdL 3](ClO 4)2(5)和[AgL](CF 3 SO 3)·1 / 2C 6 H 6(6)。在1和2中,阴离子部分也包含金属离子。在阳离子部分,金属离子Mn(II),Co(II)具有三个配体(L)的六个氮原子的八面体配位几何形状。在阴离子部分,Mn(II)和Co(II)分别与氯离子和硫氰酸根离子采用四面体配位。配合物3 - 5是均配型八面体配合
    DOI:
    10.1016/s0020-1693(02)01321-x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 new photoluminescent CuI2N6 chromophore
    摘要:
    一种新型 CuI2N6 发色团与 2,2′-双[(4R)-苯基]-1,3-噁唑啉(L)分离在光学纯的三链螺旋[Cu2L3](ClO4)2 中,该发色团在甲醇中于室温下显示光致发光(发射最大值 λem = 385 nm;量子产率 ϕ = 1.6 × 10-4;寿命 τ≈ 2 ns),以及在 77 K 时(λem = 430 nm;τ = 0.89 ± 0.13 s)。
    DOI:
    10.1039/b105442m
  • 作为试剂:
    描述:
    1-(2,2-dichlorovinyl)-4-methoxybenzene(4R,4R)-4,4-二苯基-4,4,5,5-四氢-2,2-双噁唑 、 bis(η3-allyl-μ-chloropalladium(II)) 、 iron(III)-acetylacetonatedi-tert-butyl fumarate 、 silver carbonate 、 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 、 palladium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甲基吡咯烷酮2-甲基-2-丁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8.0h, 生成 methyl 3-((1S,2R)-2-(3,5-dimethylphenyl)-1-(4-methoxyphenyl)-2-methylbutyl)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三取代烯烃的对映选择性多组分交叉偶联
    摘要:
    开发立体异构碳中心形成的催化方法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被认为是立体选择性形成 C-C 键的简单而有效的工具。然而,尽管无环全碳四元邻位立构中心在各种生物活性小分子中表现突出,但在交叉偶联化学领域内,其创建仍然具有挑战性。在此,我们描述了钯催化的三取代烯烃与芳基重氮盐和芳基硼酸的不对称多组分交叉偶联,以实现具有高区域选择性、非立体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叔-季碳中心的形成。具体来说,三取代烯烃的立体构型的精确控制使得不同的立体选择性交叉偶联反应成为可能,从而可以轻松构建所有四种对映体。利用涉及手性双恶唑啉和非手性富马酸酯的配体交换策略分别加速了交叉偶联过程中的对映选择性迁移插入和还原消除步骤,正如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所支持的,从而避免了对相邻定向的需要内烯烃骨架内的基团。
    DOI:
    10.1021/jacs.4c0548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