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丁醛二乙基乙缩醛又称为巴豆醛缩二乙醇。该化合物可通过一步反应由乙醇和巴豆醛制备得到。
产物鉴定经过检验,该产物不发生银镜反应,表明其中并无醛基存在;同时可以使澳水褪色,说明该化合物中的双键未被破坏。通过红外光谱(液膜法)检测,在3031 cm-1和970 cm-1处的吸收峰分别对应反式双键=CH的特征吸收,而巴豆醛特有的2733 cm-1(-CHO)、1691 cm-1(C=O)cm-1特征吸收峰在产物中消失。进一步分析显示,巴豆醛缩二乙醇具有以下红外吸收特性:1268 cm-1、1208 cm-1处的吸收峰为醚的C-O-C吸收峰及多醚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峰(分别为1178 cm-1、1116 cm-1、1066 cm-1和1036 cm-1)。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1,1-Diaethoxy-2-brom-2-methyl-propan | 98561-16-1 | C8H17BrO2 | 225.126 |
1,1,3,3-四乙氧基-2,2-二甲基丙烷 | 1,1,3,3-tetraethoxy-2,2-dimethylpropane | 10602-38-7 | C13H28O4 | 248.363 |
—— | 1,1-diethoxy-2-methyl-2-propene | 23553-27-7 | C8H16O2 | 144.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