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二羟基-2-萘甲酸 | 31519-22-9

中文名称
1,4-二羟基-2-萘甲酸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dihydroxy-2-naphthoic acid
英文别名
1,4-dihydroxynaphthalene-2-carboxylic acid;DHNA;1,4-Dihydroxy-2-naphthalenecarboxylic acid
1,4-二羟基-2-萘甲酸化学式
CAS
31519-22-9
化学式
C11H8O4
mdl
MFCD00010370
分子量
204.182
InChiKey
VOJUXHHACRXLT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20 °C (dec.) (lit.)
  • 沸点:
    461.7±40.0 °C(Predicted)
  • 密度:
    1.535±0.06 g/cm3(Predicted)
  • 稳定性/保质期:
    - 如果按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目前没有发现已知的危险反应。 - 它存在于烤烟烟叶中。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77.8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829000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请将贮藏器保持密封,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同时,确保工作环境具备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设施。

SDS

SDS:319c8bf5fa7c900ee0f41d7b55175a2c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1,4-Dihydroxy-2-naphthoic acid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象形图
信号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2 + P352 如果在皮肤上: 用大量肥皂和水淋洗。
P304 + P340 如果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 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1H8O4
分子式
: 204.18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1,4-Dihydroxy-2-naphthoic acid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31519-22-9
EC-编号 250-674-7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工业卫生和安全使用规则来操作。 休息以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淡棕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熔点范围: 220 °C - 分解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强碱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

  • 用作感光材料和染料中间体
  • 作为医药中间体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二羟基-2-萘甲酸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ammonium cerium (IV) nitrate 、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醚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4.83h, 生成 2-hydroxymethyl-1,4-naphthoqui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的(二氢)吡喃并萘醌及其环氧类似物的合成及抗癌性能
    摘要:
    1,4-二羟基-2-萘甲酸用作3-取代的1 H-苯并[ g ]异戊二烯-5,10-二酮的简单五步合成反应的底物,同时还添加了N-酰基甲基吡啶鎓基的迈克尔关键步骤是在2-羟甲基-1,4-萘醌中进行分离,随后酸介导的中间半缩醛的脱水。随后将获得的苯并[ g ]异戊烯-5,10-二酮用于进一步的合成加工,以生产新的3,4-二氢苯并[ g ]异戊烯-5,10-二酮和(3,4-二氢-)4a,10a -环氧苯并[ g ]异戊烯-5,10-二酮。筛选所有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和抗微生物作用,发现有趣的细胞毒活性为1对不同癌细胞系的H-苯并[ g ]异戊二烯-5,10-二酮。
    DOI:
    10.1016/j.bmcl.2015.05.051
  • 作为产物:
    描述:
    1-羟基-2-萘甲酸sodium hydroxide 、 dipotassium peroxodisulfate 作用下, 生成 1,4-二羟基-2-萘甲酸
    参考文献:
    名称:
    Desai; Sethna, Journal of the Indian Chemical Society, 1951, vol. 28, p. 213,216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tochromic Compounds
    申请人:Chromatic Technologies, Inc.
    公开号:US20160207903A1
    公开(公告)日:2016-07-21
    Described are novel photochromic naphthopyran compounds which exhibit a red coloring when in a red-colored state achieved upon exposure to ultraviolet light, whereby the red coloring has a lambda max in a range of between about 490 nanometers to about 510 nanometers or between about 490 nanometers to about 500 nanometers.
    描述了一种新颖的光致变色萘吡喃化合物,当暴露在紫外光下时呈现红色着色,其中红色着色在约490纳米至约510纳米或约490纳米至约500纳米范围内具有最大吸收波长。
  • Optimizing the photochromic performance of naphthopyrans in a rigid host matrix using poly(dimethylsiloxane) conjugation
    作者:Francesca Ercole、Nino Malic、Thomas P. Davis、Richard A. Evans
    DOI:10.1039/b904345d
    日期:——
    A series of methoxy substituted 2,2-diaryl-2H-naphthopyran photochromic dyes were assembled incorporating hydroxy functionality to allow their subsequent attachment to flexible poly(dimethylsiloxane) oligomers. The photochromic performance of the generated PDMS–naphthopyran conjugates was studied in a thermoset host matrix and compared to non-conjugated, electronically equivalent control dyes. Both coloration and decoloration speeds were found to be greatly improved with critical T1/2 decoloration times reduced by 42–80%. The extent of solution-like performance provided by PDMS conjugation in the rigid host was examin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fade performance of control dyes in solution, and found to range from 20 to 90%. These measures are believed to be influenced by the electronic nature and steric interactions of the photochromic dyes.
    一系列甲氧基取代的2,2-二芳基-2H-萘并吡喃光致变色染料被合成并通过引入羟基功能性,以便随后将其固定到柔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低聚物中。研究了生成的PDMS-萘并吡喃共轭物在热固性基质中的光致变色性能,并与非共轭、电子等效的对照染料进行了比较。发现着色和褪色的速度都大幅提高,关键的褪色半衰期T1/2减少了42-80%。PDMS共轭在刚性基质中提供的类似溶液性能的程度,参考了对照染料在溶液中的褪色性能进行了考察,发现范围从20%到90%不等。这些测量结果被认为受到光致变色染料的电子性质和立体相互作用的影响。
  • Facile Synthesis of Mollugin by Kinetic Control and anti-HCV (Hepatitis C Virus) Activity of Its Analogues
    作者:Da Hye Choi、Na Ri Lee、Cheol Gi Kim、Jong Woo Kim、Sang Wook Lee、Jong-Gab Jun
    DOI:10.5012/bkcs.2014.35.11.3232
    日期:2014.11.20
    Mollugin has been reported to have vari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cluding antineoplastic, antitumor, antiviral against the hepatitis B virus, anti-aging and antimutagenic activities. An effective and concise synthesis of mollugin in two steps including kinetic control from the cheap starting material 1,4-naphthoquinone has been introduced, and mollugin derivatives thus prepared are screened for their inhibition ability against the hepatitis C virus (HCV) and the dihydrobenzochromene structure might be an additional anti-HCV agent as a new leading compound.
    据报道,Mollugin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病毒(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抗衰老和抗突变活性。本文介绍了一种从廉价的起始原料1,4-萘醌出发,通过动力学控制,两步高效简洁合成Mollugin的方法,并筛选了所制备的Mollugin衍生物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抑制能力。研究表明,二氢苯并色原烯结构可能作为一种新的领先化合物,成为额外的抗HCV药物。
  • CF3-Substituted Mollugin 2-(4-Morpholinyl)-ethyl ester as a Potenti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 with Improved Aqueous Solubility and Metabolic Stability
    作者:Ki Hong、Darong Kim、Bo-Kyung Kim、Seo Woo、Ji Lee、Seung-Hee Han、Gyu-Un Bae、Soosung Kang
    DOI:10.3390/molecules23082030
    日期:——
    IL-6-induced models of colon inflammation. The 2-(4-morpholinyl)-ethyl ester of CF3-substituted mollugin (compound 15c) showed good water solubility, improved metabolic and plasma stability, and greater inhibitory activity than mesalazine in both the TNF-α- and IL-6-induced colonic 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assays, suggesting that 15c is a potenti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
    东方药草茜草的主要成分莫鲁金(mollugin)虽然具有相当大的抗炎作用,但其水溶性较差,代谢和血浆稳定性较差。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我们合成了各种软体动物蛋白衍生物,并评估了它们在 TNF-α 或 IL-6 诱导的结肠炎症模型中抑制 U937 单核细胞与 HT-29 结肠上皮细胞粘附的能力。CF3 取代的 mollugin 的 2-(4-吗啉基)-乙酯(化合物 15c)在 TNF-α 和 IL-6 诱导的细胞凋亡中表现出良好的水溶性、改善的代谢和血浆稳定性以及比美沙拉秦更强的抑制活性结肠上皮细胞粘附测定表明 15c 是一种潜在的抗炎剂。
  • Asymmetric Diels–Alder addition of cyclopentadiene to chiral naphthoquinones
    作者:Margaret A Brimble、John F McEwan、Peter Turner
    DOI:10.1016/s0957-4166(98)00087-1
    日期:1998.4
    cyclopentadiene under Lewis acid conditions afforded the corresponding Diels–Alder adducts. High levels of diastereomeric excess were obtained using (R)-pantolactone, (S)-N-methyl-2-hydroxysuccinimide and trans-2-phenylcyclohexanol as auxiliaries. Moderate asymmetric induction was achieved using Oppolzer's camphorsultam and (R)-(+)-4-benzyl-2-oxazolidinone as auxiliaries.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在路易斯酸条件下,在C-2处带有手性助剂的1,4-萘醌的Diels-Alder反应与环戊二烯反应,得到相应的Diels-Alder加合物。使用(R)-泛酸内酯,(S)-N-甲基-2-羟基琥珀酰亚胺和反式-2-苯基环己醇作为助剂可得到高水平的非对映异构体过量。使用Oppolzer的樟脑和(R)-(+)-4-苄基-2-恶唑烷酮作为助剂可实现中等程度的不对称诱导。泛内酯加合物的X射线晶体学分析能够确定所获得的所有加合物的立体化学。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