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维司群是由阿斯利康公司研发的一种肌肉注射药物,于2002年4月获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适用于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许多乳腺癌细胞中都含有雌激素受体(ER),雌激素可刺激此类肿瘤的生长。氟维司群是一种“纯粹”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没有部分雌激素样激动效应。它通过结合、阻断并下调ER来抑制雌激素信号通路,并且与ER的竞争性结合亲和力接近雌激素,是他莫昔芬的100倍。氟维司群是他莫西芬治疗失败后唯一可用于临床的抗雌激素药物,由于其为内分泌疗法,不会引起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因此具有较好的患者依从性。多项临床研究发现,250mg剂量在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疗效且安全性稳定。
作用机制氟维司群是一种类固醇抗雌激素药物,化学结构与雌二醇相似,但7α位有连接基团;它为17β-雌二醇的烷基胺类似物。氟维司群通过占据ER拮抗雌激素作用,并抑制由此雌激素刺激的基因激活,影响细胞循环所需的雌激素相关过程。其与ER的亲和力接近雌激素,却是他莫西芬的100倍。细胞凋亡在保持体内平衡方面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是氟维司群治疗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氟维司群是一种副作用较小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研究表明,骨细胞拥有典型的雌激素受体(ERs),而低雌激素状态会导致骨吸收和骨质疏松。尽管氟维司群具有纯拮抗活性,但对卵巢切除的大鼠的研究表明,它并没有雌激素样或抗雌激素作用;而他莫西芬则具有雌激素样的作用,减少骨膜形成。此外,氟维司群还对除乳腺组织以外的某些靶器官有明显活性。在子宫内膜中,他莫昔芬具有部分激动效应,导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增加,而氟维司群未见此不良反应;它不仅表现出缺乏对子宫的活性,还可阻断他莫西芬对卵巢切除、接受雌激素治疗猴子的促有丝分裂作用。
药理作用氟维司群具有相对较差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通常以脂类为赋形剂进行肌肉注射。在患晚期乳腺癌的绝经后妇女中进行的研究显示,250mg剂量下,无论是单次5ml或两次各2.5ml注射,其药动学与毒副作用无显著差异;血药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及个体差异;7天治疗期间,血清LH、FSH或SBHG水平无显著变化;该药物不通过血脑屏障,不会引起血管舒缩等不良反应。临床试验表明,250mg剂量在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疗效且安全性稳定。
生产方法氟维司群的生产过程如下:将相应的二烯酮化合物加入到格氏试剂(9-五氟戊硫基壬基溴溶于含镁屑的四氢呋喃溶液,加入少量碘引发反应)的溶液中。反应完全后,加入乙酸的四氢呋喃溶液以停止反应。接着加入水,蒸出四氢呋喃,再用异己烷提取。提取液用氯化钾水溶液洗涤,然后蒸干并加入乙腈。缓慢地加入溴化铜、溴化锂和乙酸酐。将反应液放入硫脲、甲苯和水的混合液中冷却。使用磷酸氢二钾调节pH至3,过滤去除析出的铜。滤饼用甲苯洗涤,有机层合并,并用氯化钠水溶液洗。蒸干后加入甲醇,再添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反应。然后用异己烷提取,用乙酸中和。最后,在水和乙酸乙酯之间分配所得物质,有机层浓缩并加入乙酸乙酯、乙酸和双氧水进行搅拌反应。向其中加入乙酸乙酯,并加入亚硫酸钠水溶液以破坏过量的双氧水。使用氢氧化钠中和后分离出有机层,用水洗。蒸干溶剂后加入晶种促进结晶。用冷的乙酸乙酯洗涤结晶并重结晶即得氟维司群。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7a,17b)- 7-[9-[(4,4,5,5,5-五氟戊基)硫]壬基]雌甾-1,3,5(10)-三烯-3,17-二醇 | ICI 182,780 | 153004-31-0 | C32H47F5O2S | 590.782 |
3-O-甲基氟维司群 | (7R,13S)-3-methoxy-13-methyl-7-(9-(4,4,5,5,5-pentafluoropentylsulfinyl)nonyl)-7,8,9,11,12,13,14,15,16,17-decahydro-6H-cyclopenta[a]phenanthren-17-ol | 1221256-46-7 | C33H49F5O3S | 620.808 |
(7a,17b)- 7-[9-[(4,4,5,5,5-五氟戊基)硫]壬基]雌甾-1,3,5(10)-三烯-3,17-二醇 17-醋酸酯 | 17-O-acetyl-S-deoxo-fulvestrant | 875573-69-6 | C34H49F5O3S | 632.819 |
(7a,17b)- 7-(9-溴壬基)雌甾-1,3,5(10)-三烯-3,17-二醇 17-醋酸酯 | (+)-(7α)-[9-bromononyl]estra-1,3,5(10)-triene-3-ol-17β-yl acetate | 875573-66-3 | C29H43BrO3 | 519.563 |
6-酮雌二醇 | 6-ketoestradiol | 571-92-6 | C18H22O3 | 286.371 |
(17beta)-3,17-二[(四氢-2H-吡喃-2-基)氧基]-雌甾-1,3,5(10)-三烯-6-醇 | (8R,9S,13S,14S,17S)-13-Methyl-3,17-bis-(tetrahydro-pyran-2-yloxy)-7,8,9,11,12,13,14,15,16,17-decahydro-6H-cyclopenta[a]phenanthren-6-ol | 122566-22-7 | C28H40O5 | 456.623 |
(17beta)-3,17-二[(四氢-2H-吡喃-2-基)氧基]-雌甾-1,3,5(10)-三烯-6-酮 | 3,17β-bis(2-tetrahydropyranyloxy)estra-1,3,5(10)-triene-6-one | 53573-82-3 | C28H38O5 | 454.607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7a,17b)- 7-[9-[(4,4,5,5,5-五氟戊基)硫]壬基]雌甾-1,3,5(10)-三烯-3,17-二醇 | ICI 182,780 | 153004-31-0 | C32H47F5O2S | 590.782 |
—— | ICI 182,780-17β-formate | 403656-82-6 | C33H47F5O4S | 634.792 |
氟维司群17-甲酮 | fulvestrant-17-ketone | 403656-89-3 | C32H45F5O3S | 604.766 |
—— | ((7R,8R,9S,13S,14S,17S)-17-hydroxy-13-methyl-7-(9-((4,4,5,5,5-pentafluoropentyl)sulfinyl)nonyl)-7,8,9,11,12,13,14,15,16,17-decahydro-6H-cyclopenta[a]phenanthren-3-yl)boronic acid | 1853279-29-4 | C32H48BF5O4S | 6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