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着手进行结构优化运动,旨在发现以先前报道的
咪唑激酶
抑制剂为先导化合物的新型抗血管生成剂。合成了29种化合物的文库。与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激酶相比,几种标题化合物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
EGFR-2)表现出选择性抑制活性。这些化合物还显示出对三种癌细胞的选择性和有效的抗增殖活性。通过雏鸡绒膜尿囊膜(
CAM)分析评估了新合成的化合物的抗血管生成活性。其中1-(2-(2-
氯苯基)
苯并[ d ]
恶唑-5-基)-3-(4-(三
氟甲
氧基)
苯基)
脲(化合物5 n)表现出最强的抗血管生成能力,有效的细胞毒性活性(体外针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
VEC),H1975,A549和HeLa
细胞系,其IC 50值分别为8.46、1.40、7.61和0.28μ米),和V
EGFR-2激酶抑制的可接受的
水平(IC 50 = 0.25μ米)。分子对接分析显示5 n是V
EGFR-2激酶的II型
抑制剂。总的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