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Phenyl-3-(2-trimethylsilylethynyl)azulene-1-carbonitrile | 937069-34-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Phenyl-3-(2-trimethylsilylethynyl)azulene-1-carbonitrile
英文别名
——
2-Phenyl-3-(2-trimethylsilylethynyl)azulene-1-carbonitrile化学式
CAS
937069-34-6
化学式
C22H19NSi
mdl
——
分子量
325.485
InChiKey
URDPXXXDJXQGL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56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23.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Phenyl-3-(2-trimethylsilylethynyl)azulene-1-carbonitrile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溴-氰基取代的 Azulene 的新途径及其在乙炔支架构建中的利用
    摘要:
    从二氢蕈烯前体设计出一种功能化芴芴的新途径。因此,1,1-二氰基-2-苯基-1,8a-二氢脒的溴化,然后在溴离子存在下加热提供了一种生成3-溴-1-氰基-2-苯基芴的有效方法。X-射线晶体学分析证实了这种有点出乎意料的产物的形成。它与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发生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为乙炔支架提供了一种新的薁基结构单元。氧化均偶联提供了一种薁二聚体,将其光学和电化学性质与其他薁进行比较。(©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7)
    DOI:
    10.1002/ejoc.200601052
  • 作为产物:
    描述:
    3-bromo-1-cyano-2-phenylazulene三甲基乙炔基硅copper(l) iodide二(氰基苯)二氯化钯 三叔丁基膦二异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79%的产率得到2-Phenyl-3-(2-trimethylsilylethynyl)azulene-1-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溴-氰基取代的 Azulene 的新途径及其在乙炔支架构建中的利用
    摘要:
    从二氢蕈烯前体设计出一种功能化芴芴的新途径。因此,1,1-二氰基-2-苯基-1,8a-二氢脒的溴化,然后在溴离子存在下加热提供了一种生成3-溴-1-氰基-2-苯基芴的有效方法。X-射线晶体学分析证实了这种有点出乎意料的产物的形成。它与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发生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为乙炔支架提供了一种新的薁基结构单元。氧化均偶联提供了一种薁二聚体,将其光学和电化学性质与其他薁进行比较。(©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7)
    DOI:
    10.1002/ejoc.20060105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ovel Route to a Bromo-Cyano-Substituted Azulene and Its Exploit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Acetylenic Scaffold
    作者:Michael Åxman Petersen、Kristine Kilså、Anders Kadziola、Mogens Brøndsted Nielsen
    DOI:10.1002/ejoc.200601052
    日期:2007.3
    functionalized azulenes is devised from a dihydroazulene precursor. Thus, bromination of 1,1-dicyano-2-phenyl-1,8a-dihydroazulene followed by heating in the presence of bromide ions provides an efficient way to generate 3-bromo-1-cyano-2-phenylazulene. Formation of this somewhat unexpected product was confirm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It undergoes a palladium-catalyz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 with
    从二氢蕈烯前体设计出一种功能化芴芴的新途径。因此,1,1-二氰基-2-苯基-1,8a-二氢脒的溴化,然后在溴离子存在下加热提供了一种生成3-溴-1-氰基-2-苯基芴的有效方法。X-射线晶体学分析证实了这种有点出乎意料的产物的形成。它与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发生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为乙炔支架提供了一种新的薁基结构单元。氧化均偶联提供了一种薁二聚体,将其光学和电化学性质与其他薁进行比较。(©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