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chloro-10-methylacridin-9(10H)-one | 42259-84-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chloro-10-methylacridin-9(10H)-one
英文别名
2-chloro-10-methylacridine-9(10H)-one;2-Chloro-10-methylacridin-9-one
2-chloro-10-methylacridin-9(10H)-one化学式
CAS
42259-84-7
化学式
C14H10ClNO
mdl
——
分子量
243.692
InChiKey
NYOPWLUERDNQH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甲氨基-5-氯二苯甲酮potassium tert-butylat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75%的产率得到2-chloro-10-methylacridin-9(10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碱介导的分子内氧化CH胺化反应实现无过渡金属Me啶酮的合成
    摘要:
    在叔丁醇钾和二甲基亚砜的存在下,实现了2-氨基二苯甲酮的分子内氧化CH氨基化反应。以温和,有效和无过渡金属的方式,以中等至极好的收率制备了一系列功能化的cri啶。
    DOI:
    10.1002/adsc.20170157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Visible-Light-Induced Aerobic Oxidation of Benzylic C(sp3)–H of Alkylarenes Promoted by DDQ, tert-Butyl Nitrite, and Acetic Acid
    作者:Zhenlu Shen、Decheng Pan、Yiqing Wang、Meichao Li、Xinquan Hu、Nan Sun、Liqun Jin、Baoxiang Hu
    DOI:10.1055/s-0037-1610678
    日期:2019.1
    photocatalytic aerobic oxidation of benzylic C(sp3)–H bonds proceeded in the presence of 2,3-dichloro-5,6-dicyano-1,4-benzoquinone, tert-butyl nitrite, and acetic acid. Advantages of this aerobic oxidation method include its relatively mild conditions, the use of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instead of conventional thermal methods, the use of a low catalyst loading, and the ability to oxidize a range of alkyl­arenes
    在 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亚硝酸叔丁酯和乙酸存在下,苄基 C(sp3)-H 键的可见光光催化有氧氧化进行。这种有氧氧化方法的优点包括其条件相对温和、使用可见光照射代替传统的热方法、使用低催化剂负载以及能够氧化一系列烷基芳烃,包括呫吨、噻吨和 9 ,10-二氢吖啶,以极好的收率生成相应的酮。
  • Copper-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Oxidative CH Functionalization and CN Formation of 2-Aminobenzophenones: Unusual Pseudo-1,2-Shift of the Substituent on the Aryl Ring
    作者:Pang-Chi Huang、Kanniyappan Parthasarathy、Chien-Hong Cheng
    DOI:10.1002/chem.201203859
    日期:2013.1.7
    A good move: A copper‐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oxidative CH functionalization of 2‐aminobenzophenone affords two regioisomeric acridones (see scheme). The reaction involves an unusual pseudo‐1,2‐migration of R2 group(s) on the arene ring (bpy=2,2′‐bipyridine, DMAc=dimethylacetimide).
    一个好方法:铜催化的2-氨基二苯甲酮的分子内氧化CH功能化可提供两个区域异构的cri啶(参见方案)。该反应涉及芳烃环上的R 2基团异常的假1,2-迁移(bpy = 2,2'-联吡啶,DMAc =二甲基乙酰亚胺)。
  • 一种吖啶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南京邮电大学
    公开号:CN10827633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吖啶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2‑卤代二苯胺类化合物为底物,在一氧化碳气体氛围下,通过钯催化的羰基化反应实现吖啶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本方法的反应原料较为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此方法打破了在传统制备方法中,底物需要预先引入羰基官能团前体的限制,以一氧化碳为羰基的直接来源,通过羰基化反应一步构筑两个C‑C键,最符合有机合成中原子经济,合成步骤经济以及绿色化学的理念,发展了有机方法学,也实现了对吖啶酮类化合物的高效制备。
  • Synthesis of acridones through palladium-catalyzed carbonylative of 2-bromo-diarylamines
    作者:Juan Song、Keran Ding、Wei Sun、Songjiang Wang、Haisen Sun、Kang Xiao、Yan Qian、Chao Liu
    DOI:10.1016/j.tetlet.2018.06.004
    日期:2018.7
    A facile protocol for the synthesis of acridone derivatives has been developed through palladium-catalyzed carbonylation/CH activation sequence from 2-bromo-diarylamines in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s. The reactions occurred smoothly and allowed both electron-rich and electron-deficient substrates conver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acridones.
    通过钯催化的2-溴-二芳基胺的钯催化羰基化/ C H活化序列,已经开发了一种简便的合成cri啶酮衍生物的方案,产率中等至优异。反应平稳进行,并使富电子和缺电子的底物均转化为相应的cri啶。
  • 一种吖啶酮类化合物的光催化氧化合成方法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上虞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933681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吖啶酮类化合物的光催化氧化合成方法,以9,10‑二氢吖啶类化合物为反应底物,以2,3‑二氯‑5,6‑二腈基‑1,4‑苯醌(DDQ)和亚硝酸叔丁酯(TBN)为催化剂,以醋酸为反应助剂,以氧气为氧化剂,反应底物在1,2‑二氯乙烷溶剂中,常温常压并在蓝光照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分离处理得到所述的吖啶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所述的合成方法以光照反应替代了传统的加热反应,可节约能源;不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在优化的条件下,产物收率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