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nitrobenzoylmethyl)-1,3-dioxolane | 153813-8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nitrobenzoylmethyl)-1,3-dioxolane
英文别名
2-(1,3-Dioxolan-2-yl)-1-(2-nitrophenyl)ethanone
2-(2-nitrobenzoylmethyl)-1,3-dioxolane化学式
CAS
153813-82-2
化学式
C11H11NO5
mdl
——
分子量
237.212
InChiKey
PLTWDBYYRZLZK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96.2±22.0 °C(Predicted)
  • 密度:
    1.32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81.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nitrobenzoylmethyl)-1,3-dioxolane盐酸羟胺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66%的产率得到5-hydroxy-5-(2-nitrophenyl)-2-isoxaz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β-酮亚乙缩醛与羟胺的反应:校正
    摘要:
    2-(2-硝基苯甲酰基甲基)-1,3-二氧戊环(3)与羟胺的反应,然后酸催化环化,生成5-(2-硝基苯基)异恶唑(5)作为唯一可分离的产物,而2-(2-(2-硝基苯基)异恶唑(5)在相同条件下,苯甲酰甲基)-1,3-二氧戊环(9)生成2.5:1的3-苯基和5-苯基异恶唑10和11混合物。这些发现与文献报道相反,即用羟胺处理后的β-酮乙缩醛只能产生3-取代的异恶唑。作为另外的证明,通过明确方法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了3-(2-硝基苯基)异恶唑(8)。比较一氧化氮路线。发现用羟胺处理2-(2-硝基苯甲酰基甲基)-1,3-二氧戊环(3)获得的中间体是5-羟基-5-(2-硝基苯基)-2-异恶唑啉(4)的异构体混合物。以及合成的顺式和反式一肟19(至少在溶液中),在酸处理后,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生成5-(2-硝基苯基)异恶唑(5)。提供了机械原理来解释异常结果。
    DOI:
    10.1002/jhet.5570300606
  • 作为产物:
    描述:
    邻硝基苯乙酮 、 alkaline earth salt of/the/ methylsulfuric acid 在 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二甲醚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2.0h, 生成 2-(2-nitrobenzoylmethyl)-1,3-dioxo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β-酮亚乙缩醛与羟胺的反应:校正
    摘要:
    2-(2-硝基苯甲酰基甲基)-1,3-二氧戊环(3)与羟胺的反应,然后酸催化环化,生成5-(2-硝基苯基)异恶唑(5)作为唯一可分离的产物,而2-(2-(2-硝基苯基)异恶唑(5)在相同条件下,苯甲酰甲基)-1,3-二氧戊环(9)生成2.5:1的3-苯基和5-苯基异恶唑10和11混合物。这些发现与文献报道相反,即用羟胺处理后的β-酮乙缩醛只能产生3-取代的异恶唑。作为另外的证明,通过明确方法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了3-(2-硝基苯基)异恶唑(8)。比较一氧化氮路线。发现用羟胺处理2-(2-硝基苯甲酰基甲基)-1,3-二氧戊环(3)获得的中间体是5-羟基-5-(2-硝基苯基)-2-异恶唑啉(4)的异构体混合物。以及合成的顺式和反式一肟19(至少在溶液中),在酸处理后,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生成5-(2-硝基苯基)异恶唑(5)。提供了机械原理来解释异常结果。
    DOI:
    10.1002/jhet.55703006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ow-valent titanium induced indole formation: Syntheses of secofascaplysin, indolopyridocoline and an endothelin-receptor-antagonist
    作者:Alois Fürstner、Andreas Ernst、Helga Krause、Arne Ptock
    DOI:10.1016/0040-4020(96)00255-4
    日期:1996.5
    The versatility of a titanium-induced reductive oxo-amide coupling reaction is illustrated by the syntheses of the alkaloids secofascaplysin 8 and indolopyridocoline 14 as well as by an efficient and flexible approach to the arylated indole-2-carboxylic acid 4, which has recently been disclosed as a promising endothelin-receptor-antagonist. Depending on the particular substitution pattern in the substrates
    诱导的还原性羰基酰胺偶联反应的多功能性由生物碱secofascaplysin 8和吲哚吡咯啉14的合成以及对芳基化的吲哚-2-羧酸4的高效灵活方法得到了说明。公开为有希望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取决于基底中的特定取代图案,石墨上的预成型或原位形成的低价(“即时条件”)是用于这种类型的还原性杂环合成的优选偶联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