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乙炔基-6-甲氧基萘 | 129113-00-4

中文名称
2-乙炔基-6-甲氧基萘
中文别名
2-乙炔-6-甲氧基萘
英文名称
2-ethynyl-6-methoxy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6-methoxy-2-naphthylacetylene;6-methoxy-2-ethynylnaphthalene;2-ethynyl-6-methoxyl-naphthalene;2-ethynyl-6-methoxynaphtalene
2-乙炔基-6-甲氧基萘化学式
CAS
129113-00-4
化学式
C13H10O
mdl
——
分子量
182.222
InChiKey
PATPLTUFXUXND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0-114 °C(lit.)
  • 沸点:
    313.2±15.0 °C(Predicted)
  • 密度:
    1.11±0.1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甲醇(少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N
  • 安全说明:
    S26
  • 危险类别码:
    R41
  • 海关编码:
    2909309090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077 9/PG 3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9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73,P280,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8,H410
  • 储存条件:
    室温

SDS

SDS:dc32aaaada3d7ff180a960f14810074f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2-Ethynyl-6-methoxynaphthalene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严重的眼损伤 (类别1)
急性的水体毒性 (类别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象形图
信号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警告申明
预防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5 + P351 + 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91 收集溢出物。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3H10O
分子式
: 182.22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2-Ethynyl-6-methoxynaphthalene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129113-00-4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预防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防止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工业卫生和安全使用规则来操作。 休息以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熔点范围: 110 - 114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3.835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引起眼睛烧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3077 国际海运危规: 3077 国际空运危规: 3077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SUBSTANCE, SOLID, N.O.S. (2-Ethynyl-6-
methoxynaphthalene)
国际海运危规: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SUBSTANCE, SOLID, N.O.S. (2-Ethynyl-6-
methoxynaphthalene)
国际空运危规: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substance, solid, n.o.s. (2-Ethynyl-6-methoxynaphthalen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9 国际海运危规: 9 国际空运危规: 9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是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是 国际空运危规: 是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进一步的信息
危险品独立包装,液体5升以上或固体5公斤以上,每个独立包装外和独立内包装合并后的外包装上都必须有EHS
标识 (根据欧洲 ADR 法规 2.2.9.1.10, IMDG 法规 2.10.3),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 4
    •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乙炔基-6-甲氧基萘甲烷磺酸二苯基-2-吡啶膦 、 C42H48CoP2氢气 、 palladium diacetat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50.0 ℃ 、3.45 MPa 条件下, 反应 40.0h, 生成 萘普生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均裂 H2 裂解钴催化 α, β-不饱和羧酸不对称氢化
    摘要:
    描述了使用容易制备的双 (膦) 钴 (0) 1,5- 环辛二烯预催化剂对 α, β-不饱和羧酸进行不对称氢化。具有各种取代模式的二、三和四取代丙烯酸衍生物以及脱氢-α-氨基酸衍生物以高产率和对映选择性氢化,得到手性羧酸,包括萘普生、(S)-氟比洛芬和 D-多巴前体。经常观察到高达 200 的营业额。使用还原的钴 (0) 预催化剂观察到与常见有机官能团的相容性,并确定甲醇和异丙醇等质子溶剂是最佳的。合成了一系列双(膦)钴(II)双(新戊酸盐)配合物,它们是最先进的钌(II)催化剂的结构类似物,表征并证明具有催化能力。X 波段 EPR 实验显示双(膦)钴(II)双(羧酸盐)在催化反应中生成,并被确定为催化剂静止状态。从化学计量反应中分离和表征钴 (II)-底物复合物表明,在游离羧酸存在下,烯烃插入氢化钴中,产生与催化反应相同的烷烃对映异构体。氘标记研究确定了通过 Co(0) 和 H2(或 D2)顺式加成通过烯烃双键激活均裂
    DOI:
    10.1021/jacs.9b13876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6-甲氧基萘copper(l) iodide四丁基氟化铵三乙胺三苯基膦 、 palladium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2-乙炔基-6-甲氧基萘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novel non-centrosymmetric crystalline materials for quadratic non-linear optics
    摘要:
    设计和合成的外消旋 6,6′-双(苯乙炔基)-1,1′-联萘和六种 6,4′-二取代 2-萘基苯乙炔中的五种在库尔兹和佩里二次谐波发生(SHG)粉末测试中显示出非线性光学(NLO)活性。
    DOI:
    10.1039/c3994000024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pplication of Pd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Mesoporous Hollow Silica Nanospheres for the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Semihydrogenation of Alkynes
    作者:Oscar Verho、Haoquan Zheng、Karl P. J. Gustafson、Anuja Nagendiran、Xiaodong Zou、Jan-E. Bäckvall
    DOI:10.1002/cctc.201501112
    日期:2016.2
    Herein, the preparation of a heterogeneous catalyst consisting of 1–2 nm sized Pd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amino‐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hollow silica nanospheres and its use for the semihydrogenation of mono‐ and disubstituted alkynes is reported. By utilizing this Pd nanocatalyst together with the green poisoning agent DMSO, high yields of the desired alkenes could be achieved, while suppressing
    在本文中,报道了由负载在氨基官能化介孔空心二氧化硅纳米球上的1-2 nm大小的Pd纳米颗粒组成的非均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单和双取代炔烃的半氢化反应中的应用。通过将此Pd纳米催化剂与绿色中毒剂DMSO一起使用,可以实现所需烯烃的高收率,同时抑制了烷烃过度还原的程度。令我们高兴的是,Pd纳米催化剂对炔烃部分表现出卓越的化学选择性,从而可以在其他可还原的官能团(例如卤素,羰基和硝基)存在下进行转化。
  • Clicking 3′-Azidothymidine into Novel Potent Inhibitor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作者:Venkata Ramana Sirivolu、Sanjeev Kumar V. Vernekar、Tatiana Ilina、Nataliya S. Myshakina、Michael A. Parniak、Zhengqiang Wang
    DOI:10.1021/jm401232v
    日期:2013.11.14
    3-Azidothymidine (AZT) was the first approved antiviral for the treatment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Reported efforts in clicking the 3′-azido group of AZT have not yielded 1,2,3-triazoles active against HIV or any other viruses. We report herein the first AZT-derived 1,2,3-triazoles with submicromolar potencies against HIV-1. The observed antiviral activities from the cytopathic effect
    3'-叠氮胸苷(AZT)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抗病毒药物。据报道,点击 AZT 的 3'-叠氮基团的努力并未产生对 HIV 或任何其他病毒具有活性的 1,2,3-三唑。我们在此报告了第一个 AZT 衍生的 1,2,3-三唑,具有亚微摩尔抗 HIV-1 效力。通过单复制周期测定证实了基于细胞病变效应(CPE)的测定中观察到的抗病毒活性。结构-活性-关系 (SAR) 研究揭示了抗病毒活性的两个关键结构特征:庞大的芳环和三唑上的 1,5-取代模式。相应三磷酸盐的生化分析显示,与 AZT 相比,ATP 介导的核苷酸切除效率较低,这与分子模型一起表明了三唑优先易位到 HIV 逆转录酶 (RT) P 位点的机制。这一机制得到了观察到的三唑类似物对 AZT 抗性 HIV 变体的耐药性倍数降低的证实(AZT 为 9 倍,而 AZT 为 56 倍)。
  • Nickel-catalyzed site- and stereoselective reductive alkylalkynylation of alkynes
    作者:Yi Jiang、Jiaoting Pan、Tao Yang、Yu Zhao、Ming Joo Koh
    DOI:10.1016/j.chempr.2020.12.024
    日期:2021.4
    that the synthesis of stereodefined 1,3-enynes featuring a trisubstituted olefin is achieved by merging alkynes, alkynyl bromides, and redox-active N-(acyloxy)phthalimides through nickel-catalyzed reductive alkylalkynylation. Products are generated in up to an 89% yield as single regio- and E isomers. Transformations are tolerant of diverse functional groups and the resulting 1,3-enynes are amenable
    通过正交活化容易获得的底物进行炔烃的流线型双官能化开发催化多组分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目标。尤其是炔烃羰基化可以直接进入具有不同取代模式的有价值的1,3-烯炔。在这里,我们显示了通过合并炔烃,炔基溴化物和氧化还原活性的N-(酰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通过镍催化的还原性烷基炔基化反应,可以合成具有三取代烯烃的立体定义的1,3-烯炔。单一区域和E生成的产品产率高达89%异构体。转化耐受各种官能团,并且所得的1,3-烯炔适合进一步加工成合成上有用的结构单元。利用烯烃系的N-(酰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可以实施级联自由基加成/环化/炔基化方法以获得1,5-烯炔。这项研究强调了氧化还原活性酯与卤代烷烃相比在还原性炔烃双碳官能化中作为优越的烷基供体的关键作用。
  • Transannulation of 1-Sulfonyl-1,2,3-triazoles with Heterocumulenes
    作者:Stepan Chuprakov、Sen Wai Kwok、Valery V. Fokin
    DOI:10.1021/ja400350c
    日期:2013.3.27
    reactions with isocyanates and isothiocyanates,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triazole-diazoimine equilibrium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highly reactive azavinyl metal-carbenes, which react with heterocumulenes causing an apparent swap of 1,2,3-triazole core for another heterocycle.
    容易获得的 1-mesyl-1,2,3-三唑通过 Rh(II) 催化的异氰酸酯和异硫氰酸酯的脱氮反应分别有效地转化为各种咪唑酮和噻唑。所提出的三唑-重氮亚胺平衡导致高反应性氮杂乙烯基金属卡宾的形成,其与杂枯烯反应导致 1,2,3-三唑核明显交换为另一个杂环。
  • Rhodium(II)-Catalyzed Annulation of Azavinyl Carbenes Through Ring-Expansion of 1,3,5-Trioxane: Rapid Access to Nine-Membered 1,3,5,7-Trioxazonines
    作者:Jola Pospech、Raffaella Ferraccioli、Helfried Neumann、Matthias Beller
    DOI:10.1002/asia.201500493
    日期:2015.12
    The rhodium(II)‐catalyzed denitrogenative coupling of N‐alkylsulfonyl 1,2,3‐triazoles with 1,3,5‐trioxane led to nine‐membered‐ringed trioxazonines in moderate‐to‐good yields. 1,3,5‐Trioxane, acting as an oxygen nucleophile, reacted with the α‐aza‐vinylcarbene intermediate, giving rise to ylide formation, which was probably the key step in the reaction. Triazoles that contained aryl substituents with
    N-烷基磺酰基1,2,3-三唑与1,3,5-三恶烷的铑(II)催化的脱氮偶合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产生了九元环的三恶嗪。1,3,5-三恶烷,作为氧亲核试剂,与α-氮杂-乙烯基卡宾中间体反应,形成内酯,这可能是反应的关键步骤。含有在C4碳原子上具有各种电子和空间特征的芳基取代基的三唑具有良好的耐受性。Trioxazonine衍生物的合成是通过1-Meylazide和末端炔烃的一锅,两步过程,结合Cu I催化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和Rh催化的转化反应而完成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