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aminophenyl)-4-phenylbutan-1-one | 1433773-6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aminophenyl)-4-phenylbutan-1-one
英文别名
——
1-(2-aminophenyl)-4-phenylbutan-1-one化学式
CAS
1433773-63-7
化学式
C16H17NO
mdl
MFCD20216847
分子量
239.317
InChiKey
ICYSIKKZALMAO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7
  • 拓扑面积:
    43.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自串联催化:通过 Pd 催化的 C=C 键形成和 C(sp2)-N 交叉偶联合成吖啶
    摘要:
    通过连续的C=C双键形成和C-N交叉偶联实现了钯催化合成吖啶的简便方法。各种功能化的吖啶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从容易获得的邻二卤代苯和 N-甲苯磺酰腙中获得。这种一锅法在两个耦合伙伴方面具有广泛的范围,并为功能化吖啶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这些衍生物通常难以通过以前已知的方法合成。
    DOI:
    10.1002/ejoc.201201070
  • 作为产物:
    描述:
    3-phenylpropyl-magnesium bromide 、 2-氨基苯甲腈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23%的产率得到1-(2-aminophenyl)-4-phenylbuta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自串联催化:通过 Pd 催化的 C=C 键形成和 C(sp2)-N 交叉偶联合成吖啶
    摘要:
    通过连续的C=C双键形成和C-N交叉偶联实现了钯催化合成吖啶的简便方法。各种功能化的吖啶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从容易获得的邻二卤代苯和 N-甲苯磺酰腙中获得。这种一锅法在两个耦合伙伴方面具有广泛的范围,并为功能化吖啶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这些衍生物通常难以通过以前已知的方法合成。
    DOI:
    10.1002/ejoc.20120107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ne-Pot Synthesis of Spirocyclopenta[<i>a</i>]indene Derivatives via a Cascade Ring Expansion and Intramolecular Friedel–Crafts-Type Cyclization
    作者:Quanzhe Li、Jiaxin Liu、Yin Wei、Min Shi
    DOI:10.1021/acs.joc.9b03126
    日期:2020.2.21
    A one-pot efficient synthetic approach for the rapid construction of spirocyclopenta[a]indene derivatives has been developed via an iodine-initiated cascade ring expansion and intramolecular Friedel-Crafts-type cyclization from propargyl alcohol-tethered alkylidenecyclobutan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with broad substrate scope. This cascade process can be elegantly conducted on a gram scale. A plausible
    通过碘引发的级联环扩展和炔丙醇系链的亚烷基亚环丁烷在温和条件下的分子内Friedel-Crafts型环化,已开发出一种快速合成螺环戊五烯[a]茚衍生物的有效方法。 。该级联过程可以以克为单位轻松进行。在一系列氘标记和对照实验的基础上,已经提出了合理的反应机理。
  • Auto-Tandem Catalysis: Synthesis of Acridines by Pd-Catalyzed C=C Bond Formation and C(<i>sp<sup>2</sup></i>)-N Cross-Coupling
    作者:Zhongxing Huang、Yang Yang、Qing Xiao、Yan Zhang、Jianbo Wang
    DOI:10.1002/ejoc.201201070
    日期:2012.10.10
    A facile palladium-catalyzed synthesis of acridines has been realized by consecutive C=C double bond formation and C–N cross-coupling. A variety of functionalized acridines can be accessed from easily available o-dihalobenzenes and N-tosylhydrazones in a single operation. This one-pot protocol has a wide scope with respect to both coupling partners, and provides an efficient route to functionalized
    通过连续的C=C双键形成和C-N交叉偶联实现了钯催化合成吖啶的简便方法。各种功能化的吖啶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从容易获得的邻二卤代苯和 N-甲苯磺酰腙中获得。这种一锅法在两个耦合伙伴方面具有广泛的范围,并为功能化吖啶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这些衍生物通常难以通过以前已知的方法合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