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n-butylamino-5-ethyl-1,2-benzoquinone | 201163-39-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n-butylamino-5-ethyl-1,2-benzoquinone
英文别名
4-(Butylamino)-5-ethylcyclohexa-3,5-diene-1,2-dione
4-n-butylamino-5-ethyl-1,2-benzoquinone化学式
CAS
201163-39-5
化学式
C12H17NO2
mdl
——
分子量
207.272
InChiKey
JALGIRUCYBIDJ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46.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苯肼,盐酸盐4-n-butylamino-5-ethyl-1,2-benzoquinone溶剂黄146 作用下, 反应 0.5h, 以21%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赖氨酰氧化酶赖氨酸酪氨酰醌辅因子模型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摘要:
    已合成 4-n-Butylamino-5-ethyl-1,2-benzoquinone (1(ox)) 作为赖氨酰氧化酶 (LOX) 的 LTQ(赖氨酸酪氨酰醌)辅因子的模型化合物。在 pH 7 时,1(ox) 在 504 nm 处具有 λ(max) 并且作为中性邻醌存在,与 TPQ(2,4,5-三羟基苯丙氨酸醌)模型化合物 4 形成对比,后者是共振-稳定的单阴离子。尽管存在这些结构差异,1(ox) 和 4 具有相同的氧化还原电位(ca. -180 mV vs SCE)。报道了 1(ox) (2) 的苯肼加合物的结构,并使用 2D NMR 光谱显示亲核加成的位置在 C(1)。分别对 1(ox) 和 4、2 和 11 的苯肼加合物进行紫外-可见光谱 pH 滴定显示,在碱性 pH 下,λ(max) 出现类似的红移,具有相同的 pK(a)(约 11.8)。相比之下,在酸性 pH 条件下,lambda(max)
    DOI:
    10.1021/ja021427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赖氨酰氧化酶赖氨酸酪氨酰醌辅因子模型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摘要:
    已合成 4-n-Butylamino-5-ethyl-1,2-benzoquinone (1(ox)) 作为赖氨酰氧化酶 (LOX) 的 LTQ(赖氨酸酪氨酰醌)辅因子的模型化合物。在 pH 7 时,1(ox) 在 504 nm 处具有 λ(max) 并且作为中性邻醌存在,与 TPQ(2,4,5-三羟基苯丙氨酸醌)模型化合物 4 形成对比,后者是共振-稳定的单阴离子。尽管存在这些结构差异,1(ox) 和 4 具有相同的氧化还原电位(ca. -180 mV vs SCE)。报道了 1(ox) (2) 的苯肼加合物的结构,并使用 2D NMR 光谱显示亲核加成的位置在 C(1)。分别对 1(ox) 和 4、2 和 11 的苯肼加合物进行紫外-可见光谱 pH 滴定显示,在碱性 pH 下,λ(max) 出现类似的红移,具有相同的 pK(a)(约 11.8)。相比之下,在酸性 pH 条件下,lambda(max)
    DOI:
    10.1021/ja021427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odel Compounds of the Lysine Tyrosyl Quinone Cofactor of Lysyl Oxidase
    作者:Minae Mure、Sophie X. Wang、Judith P. Klinman
    DOI:10.1021/ja0214274
    日期:2003.5.1
    2D NMR spectroscopy has been used to show that the position of nucleophilic addition is at C(1). UV-vis spectroscopic pH titration of phenylhydrazine adducts of 1(ox) and 4, 2, and 11, respectively, reveals a similar red shift in lambda(max) at alkaline pH with the same pK(a) (approximately 11.8). In contrast, the red shift in lambda(max) at acidic pH conditions yields different pK(a) values (2.12 for
    已合成 4-n-Butylamino-5-ethyl-1,2-benzoquinone (1(ox)) 作为赖氨酰氧化酶 (LOX) 的 LTQ(赖氨酸酪氨酰醌)辅因子的模型化合物。在 pH 7 时,1(ox) 在 504 nm 处具有 λ(max) 并且作为中性邻醌存在,与 TPQ(2,4,5-三羟基苯丙氨酸醌)模型化合物 4 形成对比,后者是共振-稳定的单阴离子。尽管存在这些结构差异,1(ox) 和 4 具有相同的氧化还原电位(ca. -180 mV vs SCE)。报道了 1(ox) (2) 的苯肼加合物的结构,并使用 2D NMR 光谱显示亲核加成的位置在 C(1)。分别对 1(ox) 和 4、2 和 11 的苯肼加合物进行紫外-可见光谱 pH 滴定显示,在碱性 pH 下,λ(max) 出现类似的红移,具有相同的 pK(a)(约 11.8)。相比之下,在酸性 pH 条件下,lambda(max)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