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methoxy-11-methyl-5H-indolo[3,2-c]quinolin-6(11H)-one | 1498283-17-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methoxy-11-methyl-5H-indolo[3,2-c]quinolin-6(11H)-one
英文别名
5-Methoxy-11-methylindolo[3,2-c]quinolin-6-one;5-methoxy-11-methylindolo[3,2-c]quinolin-6-one
5-methoxy-11-methyl-5H-indolo[3,2-c]quinolin-6(11H)-one化学式
CAS
1498283-17-2
化学式
C17H14N2O2
mdl
——
分子量
278.31
InChiKey
YMFASJVVSQMLN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34.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methoxy-11-methyl-5H-indolo[3,2-c]quinolin-6(11H)-one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87%的产率得到11-methyl-5,11-dihydro-6H-indolo[3,2-c]quinolin-6-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Pd(II)/ Cu(II)介导的氧化C–C键形成和I(III)介导的C–N键形成合成取代的吲哚喹啉酮
    摘要:
    通过芳基胺,3-氧代-3-苯基丙酸甲酯衍生物和甲氧基胺容易地合成一系列带有不同芳族取代基的吲哚喹啉酮,这些反应是通过一系列偶联/电离,氧化环化,N的一锅序列进行的。 -烷基化,皂化和甲氧基酰胺化,以及最终的分子内氧化性C–N键形成。该策略的基础是Pd(OAc)2 / Cu(OAc)2介导的氧化C(sp 2)–C(sp 2)键形成和I(III)介导的氧化C(sp 2)–N键形成。
    DOI:
    10.1021/jo4023292
  • 作为产物:
    描述:
    1-甲基吲哚-3-甲酸吡啶草酰氯 、 palladium diacetate 、 溶剂黄146N,N-二甲基甲酰胺三苯基膦 、 silver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5-methoxy-11-methyl-5H-indolo[3,2-c]quinolin-6(11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Construction of indoloquinolinones via Pd(II)-catalyzed tandem C C/C N bond formation: application to the total synthesis of isocryptolepine
    摘要:
    DOI:
    10.1016/j.tetlet.2014.11.0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struction of indoloquinolinones via Pd(II)-catalyzed tandem C C/C N bond formation: application to the total synthesis of isocryptolepine
    作者:Xuebing Chen、Peng Sun、Jinyi Xu、Xiaoming Wu、Lingyi Kong、Hequan Yao、Aijun Lin
    DOI:10.1016/j.tetlet.2014.11.008
    日期:2014.12
  • Synthesis of Diversely Substituted Indoloquinolinones via Pd(II)/Cu(II)-Mediated Oxidative C–C Bond Formation and I(III)-Mediated C–N Bond Formation
    作者:Xiang Zhang、Daisy Zhang-Negrerie、Jun Deng、Yunfei Du、Kang Zhao
    DOI:10.1021/jo4023292
    日期:2013.12.20
    one-pot sequence of N-alkylation, saponification and methoxyamidation, and final intramolecular oxidative C–N bond formation. The underpinning of the strategy entails Pd(OAc)2/Cu(OAc)2-mediated oxidative C(sp2)–C(sp2) bond formation and I(III)-mediated oxidative C(sp2)–N bond formation.
    通过芳基胺,3-氧代-3-苯基丙酸甲酯衍生物和甲氧基胺容易地合成一系列带有不同芳族取代基的吲哚喹啉酮,这些反应是通过一系列偶联/电离,氧化环化,N的一锅序列进行的。 -烷基化,皂化和甲氧基酰胺化,以及最终的分子内氧化性C–N键形成。该策略的基础是Pd(OAc)2 / Cu(OAc)2介导的氧化C(sp 2)–C(sp 2)键形成和I(III)介导的氧化C(sp 2)–N键形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