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bis(2′,6′-difluoro-2,3′-bipyridyl)-1-methoxyethane | 1132811-3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bis(2′,6′-difluoro-2,3′-bipyridyl)-1-methoxyethane
英文别名
3-[6-[1-[6-(2,6-Difluoropyridin-3-yl)pyridin-2-yl]-1-methoxyethyl]pyridin-2-yl]-2,6-difluoropyridine
1,1-bis(2′,6′-difluoro-2,3′-bipyridyl)-1-methoxyethane化学式
CAS
1132811-37-0
化学式
C23H16F4N4O
mdl
——
分子量
440.4
InChiKey
USTXFWWUJYIZP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44.5±50.0 °C(predicted)
  • 密度:
    1.337±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32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60.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9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四齿联吡啶配体的蓝色磷光铂配合物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的应用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具有2,3'-联吡啶的四齿C ^ N螯合配体的蓝色磷光Pt(II)配合物。为了研究给电子/吸电子单元的取代对固态结构以及光致和电致发光的影响,将氟或甲氧基取代基引入C-配位吡啶环中。所有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均通过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在内的不同光谱方法进行了全面表征。晶体堆积中没有Pt(II)···Pt(II)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铂(II)配合物轴承氟取代发射具有λ明亮的蓝色磷光最大460纳米,而甲氧基-官能化的Pt(II)络合物显示与λ红移和蓝绿色排放最大490纳米 与它的给电子对应物相比,在C配位吡啶环上的吸电子基团产生了更深的HOMO(占据最高的分子轨道)能级。然而,连接基上的取代基不影响发光性质。所有的配合物都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 300°C)和电化学稳定性。已成功制造出使用四种Pt(II)掺杂剂的蓝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PHOLED),其外部量子效率分别为17.6%(最大)和17
    DOI:
    10.1021/acs.organomet.8b00659
  • 作为产物:
    描述:
    2,6-二氟吡啶-3-硼酸6,6′(1-methoxy-1,1-ethanediyl)bis(2-bromopyridine)四(三苯基膦)钯 、 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65%的产率得到1,1-bis(2′,6′-difluoro-2,3′-bipyridyl)-1-methoxyeth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四齿联吡啶配体的蓝色磷光铂配合物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的应用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具有2,3'-联吡啶的四齿C ^ N螯合配体的蓝色磷光Pt(II)配合物。为了研究给电子/吸电子单元的取代对固态结构以及光致和电致发光的影响,将氟或甲氧基取代基引入C-配位吡啶环中。所有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均通过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在内的不同光谱方法进行了全面表征。晶体堆积中没有Pt(II)···Pt(II)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铂(II)配合物轴承氟取代发射具有λ明亮的蓝色磷光最大460纳米,而甲氧基-官能化的Pt(II)络合物显示与λ红移和蓝绿色排放最大490纳米 与它的给电子对应物相比,在C配位吡啶环上的吸电子基团产生了更深的HOMO(占据最高的分子轨道)能级。然而,连接基上的取代基不影响发光性质。所有的配合物都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 300°C)和电化学稳定性。已成功制造出使用四种Pt(II)掺杂剂的蓝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PHOLED),其外部量子效率分别为17.6%(最大)和17
    DOI:
    10.1021/acs.organomet.8b0065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申请人:MURAKAMI Takeshi
    公开号:US20090072726A1
    公开(公告)日:2009-03-19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platinum complex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1) includes reacting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B-2) and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B-2′) with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A-0) to obtain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C-0); and reacting the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the formula (C-0) with a platinum salt:
  • US8187729B2
    申请人:——
    公开号:US8187729B2
    公开(公告)日:2012-05-29
  • Blue Phosphorescent Platinum Complexes Based on Tetradentate Bipyridine Ligan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s)
    作者:Chiheon Lee、Rena Zaen、Ki-Min Park、Kyung Hyung Lee、Jun Yeob Lee、Youngjin Kang
    DOI:10.1021/acs.organomet.8b00659
    日期:2018.12.24
    structures of all the complexes were fully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re are no Pt(II)···Pt(II)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 crystal packing. Pt(II) complexes bearing fluorine substituents emit bright blue phosphorescence with λmax 460 nm, while methoxy-functionalized Pt(II) complexes display red-shifted and bluish green emissions with
    设计并合成了具有2,3'-联吡啶的四齿C ^ N螯合配体的蓝色磷光Pt(II)配合物。为了研究给电子/吸电子单元的取代对固态结构以及光致和电致发光的影响,将氟或甲氧基取代基引入C-配位吡啶环中。所有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均通过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在内的不同光谱方法进行了全面表征。晶体堆积中没有Pt(II)···Pt(II)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铂(II)配合物轴承氟取代发射具有λ明亮的蓝色磷光最大460纳米,而甲氧基-官能化的Pt(II)络合物显示与λ红移和蓝绿色排放最大490纳米 与它的给电子对应物相比,在C配位吡啶环上的吸电子基团产生了更深的HOMO(占据最高的分子轨道)能级。然而,连接基上的取代基不影响发光性质。所有的配合物都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 300°C)和电化学稳定性。已成功制造出使用四种Pt(II)掺杂剂的蓝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PHOLED),其外部量子效率分别为17.6%(最大)和17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