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6,9,12-tetraoxatetraeicosylamine | 148433-34-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6,9,12-tetraoxatetraeicosylamine
英文别名
2-[2-[2-(2-dodecoxyethoxy)ethoxy]ethoxy]ethanamine
3,6,9,12-tetraoxatetraeicosylamine化学式
CAS
148433-34-5
化学式
C20H43NO4
mdl
——
分子量
361.566
InChiKey
HHFCZMVXPBPQH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3
  • 重原子数:
    25.0
  • 可旋转键数:
    22.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62.94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6,9,12-tetraoxatetraeicosylaminesodium hydroxide氰基磷酸二乙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20.0h, 生成 2,7,12,18-tetramethyl-3,8-divinyl-13-(((3',6',9',12'-tetraoxatetraeicosyl)carbamoyl)ethyl)-17-(carboxyethyl)porphyrin
    参考文献:
    名称:
    脂质锚定肌红蛋白的各向异性掺入磷脂双层膜
    摘要:
    肌红蛋白(一种水溶性球状蛋白)在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DPPC) 双层上的定向控制锚定已成功进行。从单烷基化血红素衍生物和脱辅酶肌红蛋白中获得的脂质锚定肌红蛋白战争。它通过凝胶过滤和超滤研究表明,脂质锚定的肌红蛋白 Mb(1a),而不是天然肌红蛋白和 Mb(2a),在水分散体中与 DPPC 双层膜结合。磷脂和锚定肌红蛋白的车膜显示各向异性 ESR 信号,这取决于流延膜在磁场中的布置。结果表明,通过将锚定烷基链插入脂质双层中,肌红蛋白分子以固定方向放置在脂质双层上
    DOI:
    10.1021/ja00065a00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脂质锚定肌红蛋白的各向异性掺入磷脂双层膜
    摘要:
    肌红蛋白(一种水溶性球状蛋白)在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 (DPPC) 双层上的定向控制锚定已成功进行。从单烷基化血红素衍生物和脱辅酶肌红蛋白中获得的脂质锚定肌红蛋白战争。它通过凝胶过滤和超滤研究表明,脂质锚定的肌红蛋白 Mb(1a),而不是天然肌红蛋白和 Mb(2a),在水分散体中与 DPPC 双层膜结合。磷脂和锚定肌红蛋白的车膜显示各向异性 ESR 信号,这取决于流延膜在磁场中的布置。结果表明,通过将锚定烷基链插入脂质双层中,肌红蛋白分子以固定方向放置在脂质双层上
    DOI:
    10.1021/ja00065a0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ipid Anchored Myoglobin 2. Effect of the Anchor Structure on Membrane Binding
    作者:Itaru Hamachi、Sho-ichi Higuchi、Kentaro Nakamura、Hidetoshi Fujimura、Toyoki Kunitake
    DOI:10.1246/cl.1993.1175
    日期:1993.7
    Protoheme derivatives with different anchor structures were successfull incorporated into apomyoglobin. A longer oxyethylene unit in the anchor was required for efficient, anisotropic binding of the reconstituted myoglobin onto the DPPC bilayer membrane.
    具有不同锚结构的原血红素衍生物成功地与肌红蛋白结合在一起。锚中较长的氧乙烯单元是重组肌红蛋白与 DPPC 双层膜高效、各向异性结合的必要条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