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5,7-dimethyl-6-nitro-1-propyl-1,2,3,4-tetrahydroquinolin-8-yl)-2,2-dimethylpropanamide | 1190114-3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5,7-dimethyl-6-nitro-1-propyl-1,2,3,4-tetrahydroquinolin-8-yl)-2,2-dimethylpropanamide
英文别名
——
N-(5,7-dimethyl-6-nitro-1-propyl-1,2,3,4-tetrahydroquinolin-8-yl)-2,2-dimethylpropanamide化学式
CAS
1190114-33-0
化学式
C19H29N3O3
mdl
——
分子量
347.458
InChiKey
ZFRFJPXWKORKK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5,7-dimethyl-6-nitro-1-propyl-1,2,3,4-tetrahydroquinolin-8-yl)-2,2-dimethylpropanamide 在 5%-palladium/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40.0 ℃ 、300.01 kPa 条件下, 反应 10.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基于吲哚啉的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抑制剂:引入甲磺酰胺基对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基于吲哚啉的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抑制剂,该抑制剂在5位带有甲磺酰胺基,并评估了它们的亲脂性和生物学活性。肝ACAT抑制和消泡细胞形成活性的增加取决于1位具有各种烷基链的衍生物的亲脂性。日志 d 7.0的衍生物与甲磺酰胺基-生物活性曲线向左移动相比,与羧甲基帕替麦布衍生物,并与无取代基的衍生物,这表明甲磺酰胺基起着与ACAT蛋白的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在衍生物中,N-(1-乙基-5-甲磺酰基氨基-4,6-二甲基吲哚-7-基)-2,2-二甲基丙酰胺(1b)的log D 7.0比Pactimibe低约2倍 ,而对肝脏ACAT的抑制作用则比Pactimibe高2倍。与Pactimibe相同的消泡细胞形成。所述Ç最大的1b中(10毫克/千克,口服)比在大鼠中帕替麦布的更高。1b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低于Pactimibe:64.8%和97.9%。化合物1b与Pact
    DOI:
    10.1016/j.bmc.2009.06.047
  • 作为产物:
    描述:
    N-(5,7-dimethyl-1-propyl-1,2,3,4-tetrahydroquinolin-8-yl)-2,2-dimethylpropanamide硝酸乙酸酐碳酸氢钠 作用下, 反应 0.75h, 以43%的产率得到N-(5,7-dimethyl-6-nitro-1-propyl-1,2,3,4-tetrahydroquinolin-8-yl)-2,2-dimethylpropa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基于吲哚啉的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抑制剂:引入甲磺酰胺基对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基于吲哚啉的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抑制剂,该抑制剂在5位带有甲磺酰胺基,并评估了它们的亲脂性和生物学活性。肝ACAT抑制和消泡细胞形成活性的增加取决于1位具有各种烷基链的衍生物的亲脂性。日志 d 7.0的衍生物与甲磺酰胺基-生物活性曲线向左移动相比,与羧甲基帕替麦布衍生物,并与无取代基的衍生物,这表明甲磺酰胺基起着与ACAT蛋白的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在衍生物中,N-(1-乙基-5-甲磺酰基氨基-4,6-二甲基吲哚-7-基)-2,2-二甲基丙酰胺(1b)的log D 7.0比Pactimibe低约2倍 ,而对肝脏ACAT的抑制作用则比Pactimibe高2倍。与Pactimibe相同的消泡细胞形成。所述Ç最大的1b中(10毫克/千克,口服)比在大鼠中帕替麦布的更高。1b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低于Pactimibe:64.8%和97.9%。化合物1b与Pact
    DOI:
    10.1016/j.bmc.2009.06.04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