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2-[(tert-butyldimethylsilanyloxy)methyl]-5-oxopyrrolidine-2-carbaldehyde | 682811-8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2-[(tert-butyldimethylsilanyloxy)methyl]-5-oxopyrrolidine-2-carbaldehyde
英文别名
——
(2S)-2-[(tert-butyldimethylsilanyloxy)methyl]-5-oxopyrrolidine-2-carbaldehyde化学式
CAS
682811-80-9
化学式
C12H23NO3Si
mdl
——
分子量
257.405
InChiKey
RYTYWKHJZTVLOM-GFCCVEG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49.9±27.0 °C(Predicted)
  • 密度:
    1.035±0.06 g/cm3(Predicted)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S)-2-[(tert-butyldimethylsilanyloxy)methyl]-5-oxopyrrolidine-2-carbaldehydesodium chloritesodium dihydrogenphosphate2-甲基-2-丁烯盐酸 作用下, 以 乙腈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74%的产率得到(S)-α-(hydroxymethyl)glutamic acid hydr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1 R,3 S,4 R,5 R)-1-氨基-4,5-二羟基环戊烷-1,3-二羧酸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完全醛醇化获得羧酮糖衍生物
    摘要:
    利用1-甘油醛4作为手性来源,从甲硅烷氧基吡咯3以15个线性步骤完成了对环戊烷二羧酸氨基酸1的对映选择性合成,这是一种新型的刚性且功能化的1-谷氨酸类似物。合成的关键步骤是三个连续的基于羟醛的碳-碳键形成反应:两次交叉的乙烯基羟醛加成(2 + 3 → 8和4 + 5 → 10 + 11)和一次分子内甲硅烷基化的羟醛化(6 → 7))。顺便,(2的短合成小号)-2- hydroxymethylglutamic酸(16)和它的(2 - [R )-对映体ENT - 16,一种有效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已经实现。
    DOI:
    10.1021/jo035846a
  • 作为产物:
    描述:
    2-[(tert-butyldimethylsilanyloxy)methyl]-2-[(1R)-1-[(4S)-2,2-dimethyl[1,3]dioxolan-4-yl]-1-hydroxymethyl]-5-oxo-2,5-dihydropyrrole-1-carboxylic acid tert-butyl ester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sodium periodate 、 cerium(III) chloride 、 草酸silica gel 、 nickel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8.0h, 生成 (2S)-2-[(tert-butyldimethylsilanyloxy)methyl]-5-oxopyrrolidine-2-carb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1 R,3 S,4 R,5 R)-1-氨基-4,5-二羟基环戊烷-1,3-二羧酸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完全醛醇化获得羧酮糖衍生物
    摘要:
    利用1-甘油醛4作为手性来源,从甲硅烷氧基吡咯3以15个线性步骤完成了对环戊烷二羧酸氨基酸1的对映选择性合成,这是一种新型的刚性且功能化的1-谷氨酸类似物。合成的关键步骤是三个连续的基于羟醛的碳-碳键形成反应:两次交叉的乙烯基羟醛加成(2 + 3 → 8和4 + 5 → 10 + 11)和一次分子内甲硅烷基化的羟醛化(6 → 7))。顺便,(2的短合成小号)-2- hydroxymethylglutamic酸(16)和它的(2 - [R )-对映体ENT - 16,一种有效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已经实现。
    DOI:
    10.1021/jo035846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