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β-hydroxydammar-3-one-20(S)-O-β-D-glucopyranoside | 1123845-41-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β-hydroxydammar-3-one-20(S)-O-β-D-gluc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12|A)-20-(|A-D-Glucopyranosyloxy)-12-hydroxydammar-24-en-3-one;(5R,8R,9R,10R,12R,13R,14R,17S)-12-hydroxy-4,4,8,10,14-pentamethyl-17-[(2S)-6-methyl-2-[(2S,3R,4S,5S,6R)-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oxan-2-yl]oxyhept-5-en-2-yl]-1,2,5,6,7,9,11,12,13,15,16,17-dodecahydrocyclopenta[a]phenanthren-3-one
12β-hydroxydammar-3-one-20(S)-O-β-D-gluc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1123845-41-9
化学式
C36H60O8
mdl
——
分子量
620.868
InChiKey
BCHOANLDKLMDEX-MXUIXENQ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721.9±60.0 °C(Predicted)
  • 密度:
    1.19±0.1 g/cm3(Predicted)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人参皂苷CK 在 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in Escherichia coli BL21 作用下, 生成 12β-hydroxydammar-3-one-20(S)-O-β-D-gluc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Ketonization of Ginsenoside C-K by Novel Recombinant 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s and Effect on Human Fibroblast Cells
    摘要:
    背景和目的:人参皂苷化合物 K (C-K)(主要人参皂苷的去糖基化衍生物)在治疗癌症、糖尿病、炎症、过敏、血管生成、衰老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与其他次要人参皂苷相比,它还具有神经保护和肝脏保护作用。因此,很多研究都集中在利用苷水解酶将主要人参皂苷转化为次要人参皂苷,但还没有关于将次要人参皂苷生物转化为另一种高药理活性化合物的研究发表。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一种新的基因(除苷水解酶外),用于将小人参皂苷 C-K 转化为另一种高药理活性化合物。方法与结果从泡菜中分离出的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具有改变人参皂苷 C-K 的能力。从该菌株中分离出一种新型强效脱羧基因,命名为 HSDLb1,并利用 pMAL-c5X 载体系统在大肠杆菌 BL21 (DE3) 中表达。重组 HSDLb1 的特征也已确定。HSDLb1 由 774 bp(258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预计分子质量为 28.64 kDa。在 pH 值为 6.0-8.0 和温度为 30 °C 时,酶的活性达到最佳。重组 HSDLb1 能有效地将人参皂苷 C-K 转化为 12-β-羟基达玛-3-酮-20(S)-O-β-D-吡喃葡萄糖苷(3-oxo-C-K)。实验数据证明,重组 HSDLb1 通过以下途径强烈酮化 C-K C-3 上的羟基(-O-H):C-K → 3-氧代-C-K。在体外研究中,3-氧代-C-K 的溶解度高于 C-K,而且对成纤维细胞没有细胞毒性。此外,3-oxo-C-K 还能诱导紫外线 A(UVA)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抑制活性,并促进 I 型胶原蛋白的合成。基于这些预期,我们假设 3-oxo-C-K 可用于化妆品,以阻挡紫外线辐射和抗衰老。此外,我们预计 3-oxo-C-K 在治疗癌症、老化和其他相关疾病方面的功效将高于 C-K,但这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DOI:
    10.3390/molecules2809379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1aR,4E,7aS,8R,10aS,10bS)-8-[((二甲基氨基)甲基]-2,3,6,7,7a,8,10a,10b-八氢-1a,5-二甲基-氧杂壬酸[9,10]环癸[1,2-b]呋喃-9(1aH)-酮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溴乙酯 齐墩果酸二甲胺基乙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齐墩果-12-烯-28-酸,3,7-二羰基-(9CI) 齐墩果-12-烯-28-酸,3,21,29-三羟基-,g-内酯,(3b,20b,21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