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ethyl-2-phenyl-1,2-dihydro-indol-3-one | 36917-6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ethyl-2-phenyl-1,2-dihydro-indol-3-one
英文别名
——
1-Methyl-2-phenyl-1,2-dihydro-indol-3-one化学式
CAS
36917-63-2
化学式
C15H13NO
mdl
——
分子量
223.274
InChiKey
MQSKMKMBXNRHK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06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20.31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溴甲苯1-Methyl-2-phenyl-1,2-dihydro-indol-3-one甲基叔丁基醚 为溶剂, 以22.3 mg的产率得到2-benzyl-1,2-dihydro-1-methyl-2-phenyl-3H-indol-3-one
    参考文献:
    名称:
    LiN(SiMe3)2/CsF 介导的吲哚啉-3-酮一锅法合成
    摘要:
    Indolin-3-ones 是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因此仍然需要有效的合成方法。本文报道了一种新颖且操作简单的方法,通过使用由 LiN(SiMe 3 ) 2和 CsF 系统介导的N-甲基苄胺和 2-氟苯甲酸甲酯的串联反应来生成 indolin-3-ones(34 个实例,30-85 % 产量)。 C2-季吲哚啉-3-酮的合成进一步证明了这些串联反应的潜在实用性。
    DOI:
    10.1021/acs.orglett.4c01265
  • 作为产物:
    描述:
    N-甲基苄胺 在 cesium fluoride 、 lithium hexamethyldisilazane 作用下, 以 甲基叔丁基醚 为溶剂, 反应 18.0h, 生成 1-Methyl-2-phenyl-1,2-dihydro-indol-3-one
    参考文献:
    名称:
    LiN(SiMe3)2/CsF 介导的吲哚啉-3-酮一锅法合成
    摘要:
    Indolin-3-ones 是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因此仍然需要有效的合成方法。本文报道了一种新颖且操作简单的方法,通过使用由 LiN(SiMe 3 ) 2和 CsF 系统介导的N-甲基苄胺和 2-氟苯甲酸甲酯的串联反应来生成 indolin-3-ones(34 个实例,30-85 % 产量)。 C2-季吲哚啉-3-酮的合成进一步证明了这些串联反应的潜在实用性。
    DOI:
    10.1021/acs.orglett.4c0126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cid-catalyzed cleavage of C–C bonds enables atropaldehyde acetals as masked C2 electrophiles for organic synthesis
    作者:Shaomin Chen、Minghao Li、Yanlong Gu
    DOI:10.1039/d1cc04000f
    日期:——
    Acid-catalyzed tandem reactions of atropaldehyde acetals were established for the synthesis of three important molecules, 2,2-disubstituted indolin-3-ones, naphthofurans and stilbenes. The synthesis was realized using novel reaction cascades, which involved the same two initial steps: (i) SN2′ substitution, in which the atropaldehyde acted as an electrophile; and (ii) oxidative cleavage of the carbon–carbon
    阿托醛缩醛的酸催化串联反应被建立用于合成三个重要分子,2,2-二取代 indolin-3-ones、呋喃。该合成是使用新的反应级联反应实现的,其中涉及相同的两个初始步骤:(i) S N 2' 取代,其中阿托醛充当亲电子试剂;(ii) 生成的苯乙醛类产物的碳-碳键的氧化裂解。与文献方法相比,本协议不仅避免使用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而且操作简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