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yclohexa-1,4-diene-1,2-dicarbonyl dichloride | 881653-06-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yclohexa-1,4-diene-1,2-dicarbonyl dichloride
英文别名
cyclohexa-1,4-diene-1,2-dicarbonyl chloride
Cyclohexa-1,4-diene-1,2-dicarbonyl dichloride化学式
CAS
881653-06-1
化学式
C8H6Cl2O2
mdl
——
分子量
205.04
InChiKey
KTVQISRTOILHF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6
  • 重原子数:
    12.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34.1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yclohexa-1,4-diene-1,2-dicarbonyl dichlorid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2,6-二甲基吡啶四丁基氟化铵caesium carbonate三乙胺间氯过氧苯甲酸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二氯甲烷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59.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分子内Heck反应形成螺环氧化吲哚的非对映选择性
    摘要:
    环己烯二酰胺1和3的非对映选择性双Heck环化反应形成连续的季立体中心,非对映选择性受反式-二醇保护基控制。本文是两篇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探讨了这些反应的第一步闭环步骤中的非对映选择性的起源。合成并简化了9个1和3的简化类似物,以识别在第一次分子内Heck反应中实现高非对映选择性需要哪些结构特征。这些研究表明,高立体选择(> 20:1)并非源于单一结构特征:仅在同时含有反式和反式的底物中才能看到-丙酮化物和在C2处的叔酰胺取代基。似乎涉及两个微妙的因素:(1)避免形成的C键与C6处的假轴氢原子之间以及以及C6的伪赤道氢原子与形成的螺氧杂吲哚的羰基之间的蚀变相互作用。(2)不参与插入事件的乙烯基酰胺取代基优先采用垂直构象,将空间上大体积的NR 2置于烯烃π键上。在有利的插入形貌中避免了该取代基与环己烯的C 3之间的sy n-戊烷样相互作用。当将这两种作用结合时,会产生高度非对映选择性的过程。
    DOI:
    10.1021/jo052335a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分子内Heck反应形成螺环氧化吲哚的非对映选择性
    摘要:
    环己烯二酰胺1和3的非对映选择性双Heck环化反应形成连续的季立体中心,非对映选择性受反式-二醇保护基控制。本文是两篇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探讨了这些反应的第一步闭环步骤中的非对映选择性的起源。合成并简化了9个1和3的简化类似物,以识别在第一次分子内Heck反应中实现高非对映选择性需要哪些结构特征。这些研究表明,高立体选择(> 20:1)并非源于单一结构特征:仅在同时含有反式和反式的底物中才能看到-丙酮化物和在C2处的叔酰胺取代基。似乎涉及两个微妙的因素:(1)避免形成的C键与C6处的假轴氢原子之间以及以及C6的伪赤道氢原子与形成的螺氧杂吲哚的羰基之间的蚀变相互作用。(2)不参与插入事件的乙烯基酰胺取代基优先采用垂直构象,将空间上大体积的NR 2置于烯烃π键上。在有利的插入形貌中避免了该取代基与环己烯的C 3之间的sy n-戊烷样相互作用。当将这两种作用结合时,会产生高度非对映选择性的过程。
    DOI:
    10.1021/jo052335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