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6-diketo-6-phenylhexanoic acid | 73536-9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6-diketo-6-phenylhexanoic acid
英文别名
2,6-dioxo-6-phenylhexanoic acid
2,6-diketo-6-phenylhexanoic acid化学式
CAS
73536-90-0
化学式
C12H12O4
mdl
——
分子量
220.225
InChiKey
WHAWELFEJQCZF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71.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重氮甲烷2,6-diketo-6-phenylhexanoic acid 生成 methyl 2,6-dioxo-6-phenylhex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Omori, Toshio; Ishigooka, Hiroshi; Minoda, Yasuji,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1986, vol. 50, # 6, p. 1513 - 1518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3-氯代苯丙酮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sodium hydroxide 、 Pseudomonas LB400 C-C hydrolase BphD 、 硫酸4-甲基苯磺酸吡啶三乙胺 、 silver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 phosphate buffer 、 1,2-二氯乙烷丙酮甲苯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2,6-diketo-6-phenylhex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CC水解酶BphD的合成6-芳基-2-羟基-6-酮己二-2,4-二烯酸底物:一般碱催化机理的研究。
    摘要:
    使用Heck偶联策略,已建立了细菌羟基裂解途径上的2-羟基-6-酮己二-2,4-二烯酸中间体的化学合成方法。3-溴-2-乙酰氧基丙烯酸乙酯与1-芳基乙烯基缩酮或1-芳基烯丙基醇的偶联以70-90%的收率进行。与烷基乙烯基缩酮的Heck偶联也是成功的,从而允许合成烷基取代的环裂变中间体。合成的环裂变中间体用于研究假单胞菌LB400的CC水解酶BphD催化的酶促反应。通过CC水解酶BphD将还原的底物类似物2,6-二羟基-6-苯基六-2,4-二烯酸酶解为苯甲醛,这与涉及一般碱催化的水攻击产生宝石-二醇中间体的催化机理相一致。 ,且与亲核机制不一致。针对BphD测定了一系列对位取代的2-羟基-6-酮-6-苯基六-2,4-二烯酸底物,推导的Hammett图(rho = -0.71)与过渡中离去的碳负离子一致CC裂解状态。
    DOI:
    10.1039/b410322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JPS5515A
    申请人:——
    公开号:JPS5515A
    公开(公告)日:1980-01-05
  • Synthetic 6-aryl-2-hydroxy-6-ketohexa-2,4-dienoic acid substrates for C–C hydrolase BphD: investigation of a general base catalytic mechanism
    作者:Damian M. Speare、Sarah M. Fleming、Martin N. Beckett、Jian-Jun Li、Timothy D. H. Bugg
    DOI:10.1039/b410322j
    日期:——
    synthetic ring fission intermediat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nzymatic reaction catalysed by C-C hydrolase BphD from Pseudomonas LB400. A reduced substrate analogue 2,6-dihydroxy-6-phenylhexa-2,4-dienoic acid was processed enzymatically to benzaldehyde by C-C hydrolase BphD, consistent with a catalytic mechanism involving general base-catalysed attack of water to give a gem-diol intermediate, and not
    使用Heck偶联策略,已建立了细菌羟基裂解途径上的2-羟基-6-酮己二-2,4-二烯酸中间体的化学合成方法。3-溴-2-乙酰氧基丙烯酸乙酯与1-芳基乙烯基缩酮或1-芳基烯丙基醇的偶联以70-90%的收率进行。与烷基乙烯基缩酮的Heck偶联也是成功的,从而允许合成烷基取代的环裂变中间体。合成的环裂变中间体用于研究假单胞菌LB400的CC水解酶BphD催化的酶促反应。通过CC水解酶BphD将还原的底物类似物2,6-二羟基-6-苯基六-2,4-二烯酸酶解为苯甲醛,这与涉及一般碱催化的水攻击产生宝石-二醇中间体的催化机理相一致。 ,且与亲核机制不一致。针对BphD测定了一系列对位取代的2-羟基-6-酮-6-苯基六-2,4-二烯酸底物,推导的Hammett图(rho = -0.71)与过渡中离去的碳负离子一致CC裂解状态。
  • Omori, Toshio; Ishigooka, Hiroshi; Minoda, Yasuji,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1986, vol. 50, # 6, p. 1513 - 1518
    作者:Omori, Toshio、Ishigooka, Hiroshi、Minoda, Yasuji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