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enzyloxypyrazolo[4,3-c]quinoline | 323582-98-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enzyloxypyrazolo[4,3-c]quinoline
英文别名
1-Phenylmethoxypyrazolo[4,3-c]quinoline
1-benzyloxypyrazolo[4,3-c]quinoline化学式
CAS
323582-98-5
化学式
C17H13N3O
mdl
——
分子量
275.31
InChiKey
NIEVORQYGZJAD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39.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benzyloxypyrazolo[4,3-c]quinoline硫酸 作用下, 反应 1.0h, 以91%的产率得到1-hydroxypyrazolo[4,3-c]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由4-和5-芳基取代的1-苄氧基吡唑合成1-羟基取代的吡唑并[3,4-c]-和吡唑并[4,3-c]喹啉和-异喹啉。
    摘要:
    1-羟基吡唑并[3,4-c]喹啉(22),1-羟基吡唑并[4、3-c]喹啉(21),1-羟基吡唑并[3,4-c]异喹啉(20)和1-羟基吡唑并[由1-苄氧基吡唑(6)制备4,3-c]异喹啉(19),在末端步骤中建立吡啶B-环。吡唑并喹啉14和18的吡啶环通过在1-苄氧基吡唑中的C-4或C-5处的甲酰基和C-5或C-4处的2-氨基苯基取代基的氨基环化而形成。吡唑并异喹啉5和9的吡啶环是通过环化在C-4或C-5处的2-甲酰基苯基取代基中的甲酰基与亚苄基吡咯烷环的C-5或C-4上安装的亚氨基磷环基团环化而形成的通过使用Staudinger / aza-Wittig方案与甲苯磺酰叠氮化物然后与三丁基膦反应。通过区域选择性金属化在C-5或C-4处引入2-氨基苯基和2-甲酰基苯基取代基,然后重金属化成吡唑基锌卤化物,随后钯催化的与2-碘苯胺或2-溴苯甲醛的交叉偶联。反应顺序和单个序列中保护基的使用已得
    DOI:
    10.1021/jo000986v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由4-和5-芳基取代的1-苄氧基吡唑合成1-羟基取代的吡唑并[3,4-c]-和吡唑并[4,3-c]喹啉和-异喹啉。
    摘要:
    1-羟基吡唑并[3,4-c]喹啉(22),1-羟基吡唑并[4、3-c]喹啉(21),1-羟基吡唑并[3,4-c]异喹啉(20)和1-羟基吡唑并[由1-苄氧基吡唑(6)制备4,3-c]异喹啉(19),在末端步骤中建立吡啶B-环。吡唑并喹啉14和18的吡啶环通过在1-苄氧基吡唑中的C-4或C-5处的甲酰基和C-5或C-4处的2-氨基苯基取代基的氨基环化而形成。吡唑并异喹啉5和9的吡啶环是通过环化在C-4或C-5处的2-甲酰基苯基取代基中的甲酰基与亚苄基吡咯烷环的C-5或C-4上安装的亚氨基磷环基团环化而形成的通过使用Staudinger / aza-Wittig方案与甲苯磺酰叠氮化物然后与三丁基膦反应。通过区域选择性金属化在C-5或C-4处引入2-氨基苯基和2-甲酰基苯基取代基,然后重金属化成吡唑基锌卤化物,随后钯催化的与2-碘苯胺或2-溴苯甲醛的交叉偶联。反应顺序和单个序列中保护基的使用已得
    DOI:
    10.1021/jo000986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1-Hydroxy-Substituted Pyrazolo[3,4-<i>c</i>]- and Pyrazolo[4,3-<i>c</i>]quinolines and -isoquinolines from 4- and 5-Aryl-Substituted 1-Benzyloxypyrazoles
    作者:Jan Pawlas、Per Vedsø、Palle Jakobsen、Per Olaf Huusfeldt、Mikael Begtrup
    DOI:10.1021/jo000986v
    日期:2000.12.1
    1-Hydroxypyrazolo[3,4-c]quinoline (22), 1-hydroxypyrazolo[4, 3-c]quinoline (21), 1-hydroxypyrazolo[3,4-c]isoquinoline (20), and 1-hydroxypyrazolo[4,3-c]isoquinoline (19) were prepared from 1-benzyloxypyrazole (6), establishing the pyridine B-ring in the terminal step. The pyridine ring of pyrazoloquinolines 14 and 18 was formed via cyclization of a formyl group at C-4 or C-5 and an amino group of a
    1-羟基吡唑并[3,4-c]喹啉(22),1-羟基吡唑并[4、3-c]喹啉(21),1-羟基吡唑并[3,4-c]异喹啉(20)和1-羟基吡唑并[由1-苄氧基吡唑(6)制备4,3-c]异喹啉(19),在末端步骤中建立吡啶B-环。吡唑并喹啉14和18的吡啶环通过在1-苄氧基吡唑中的C-4或C-5处的甲酰基和C-5或C-4处的2-氨基苯基取代基的氨基环化而形成。吡唑并异喹啉5和9的吡啶环是通过环化在C-4或C-5处的2-甲酰基苯基取代基中的甲酰基与亚苄基吡咯烷环的C-5或C-4上安装的亚氨基磷环基团环化而形成的通过使用Staudinger / aza-Wittig方案与甲苯磺酰叠氮化物然后与三丁基膦反应。通过区域选择性金属化在C-5或C-4处引入2-氨基苯基和2-甲酰基苯基取代基,然后重金属化成吡唑基锌卤化物,随后钯催化的与2-碘苯胺或2-溴苯甲醛的交叉偶联。反应顺序和单个序列中保护基的使用已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