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卡酸是一种离子型双聚体碘造影剂,其作用与泛影葡胺等离子型单聚体造影剂相似。由于其渗透压较低,因此对神经组织及血脑屏障的损害较小,毒性也较低,造影清晰。
碘卡酸是异泛影酸的二聚体,以葡甲胺盐溶液形式存在,是一种较好的水溶性脑室及腰脊髓造影剂。相比异泛影酸,其渗透压较小、毒性较低且吸收完全,后遗蛛网膜粘连的机会较少。用于脑室造影时能清晰显示第四脑室后上隐窝等部位;椎管造影时可清楚地显示马尾神经。
用途碘卡酸主要用于脑室及腰椎以下的椎管造影,尤其适用于因脑部肿瘤等原因引起脑室系统阻塞而不严重的情况。此外,它还可用于诊断椎管占位性病变、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等问题。
不良反应碘卡酸毒性较低,多数情况下不会引发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度头痛、腰痛、恶心、呕吐、寒战、发热、下肢肌肉痉挛、低血压、晕厥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在1~2天内自行消失。
注意事项(1)对于脑室极度扩大的病例、有蛛网膜粘连的病例及颅内或脑外较小占位性病变者,碘卡酸可能无法显影或显影不清晰,因此应慎重使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造影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多造影剂进入颅内、颈段和胸段蛛网膜下腔。
用法用量将碘卡酸溶于134.6克(0.2摩尔)DL-5-氨基-2,4,6-三碘-N-(2-甲氧基-1-甲基氨基甲酰基乙基)-间苯二甲酸,熔融后,在15分钟内逐滴加入二甲基乙酰胺并用水冷却17.6ml(0.12摩尔)的二酸二氯乙烷。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后再添加4ml的二酰氯,并继续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之后,加水、真空浓缩,加热至沸腾后与1.5升水一起搅拌过夜并抽滤除去沉淀物。加入中性氨水并用浓氨水调节至中性溶解。处理3小时后通过活性炭脱色,去除碳后再用浓盐酸酸化并搅拌过夜。过滤出产物,在1.5升水中加热并吸滤洗涤,于70℃下真空干燥。碘卡酸的产率为97.4克(理论产率的67%),在299-301摄氏度熔化(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