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10-methyl-9,10-dihydroacridin-9-ylidene)methyl]benzonitrile | 1248333-06-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10-methyl-9,10-dihydroacridin-9-ylidene)methyl]benzonitrile
英文别名
4-((10-methylacridin-9(10H)-ylidene)methyl)benzonitrile
4-[(10-methyl-9,10-dihydroacridin-9-ylidene)methyl]benzonitrile化学式
CAS
1248333-06-3
化学式
C22H16N2
mdl
——
分子量
308.382
InChiKey
KIKZLEFTCLWLP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23
  • 重原子数:
    24.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27.0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催化的1,2-二氧杂环丁烷分解中发生分子内电子转移的实验证据
    摘要:
    利用原位光敏的1,2-二氧杂环丁烷生成并观察其热分解动力学,确定了13个带有芳族基团的cri啶取代的1,2-二氧杂环丁烷的热分解活化参数,并估算了其化学发光发射量子产率。 ,而没有分离出这些高度不稳定的环状过氧化物。分解速率常数显示了吸电子取代基的线性自由能相关性,Hammett反应常数为ρ= 1.3±0.1,这表明分子内电子从a啶部分转移到1,2-二氧杂环丁烷环上已发生通过分子内化学引发的电子交换发光(CIEEL)机制。发射量子产率行为也可以基于分子内CIEEL机理进行合理化,另外证明其在这种转变中的发生。这两种关系构成了在适当取代的1,2-二氧杂环丁烷催化和诱导的分解中假定的分子内电子转移发生的第一个实验证据。
    DOI:
    10.1021/jo101340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N-甲苯磺酰hydr的Pd催化自串联反应。通过在同一碳原子上形成C–C单键和C═C双键来合成缩合碳环和杂环
    摘要:
    引入了新的钯催化的自动串联反应,该反应包括苄基溴与N-甲苯磺酰the的交叉偶联,然后与芳基溴的分子内Heck反应。在此过程中,同一碳原子上会形成一个单键和一个双键。反应性官能团的两种不同布置是可能的,从而为转化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相同的策略产生9-亚甲基-9 H-芴,9-亚甲基-9 H-黄嘌呤,9-亚甲基-9,10-二氢ac啶,以及二氢吡咯并异喹啉和二氢吲哚异喹啉衍生物。
    DOI:
    10.1021/acs.orglett.7b006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