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碳酸二异丙酯 | 6482-34-4

中文名称
碳酸二异丙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2-propyl carbonate
英文别名
carbonic acid, bis(1-methylethyl) ester;diisopropyl carbonate;dipropan-2-yl carbonate
碳酸二异丙酯化学式
CAS
6482-34-4
化学式
C7H14O3
mdl
MFCD07779375
分子量
146.186
InChiKey
JMPVESVJOFYWT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5 °C
  • 沸点:
    147 °C
  • 密度:
    0.945
  • 闪点:
    53 °C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少量)、乙酸乙酯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57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0909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2-8°C

SDS

SDS:61757edb519b0db291bef68b38ce089d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碳酸二异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isopropyl carbonat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6482-34-4
分子式: C 7 H 14 O 3
分子量: 146.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碳酸二异丙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未见毒性及健康危害资料的报道。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无资料
自燃温度(℃):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下堵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到空旷处焚烧。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戴面具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带供气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特别注意眼和呼吸道的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气味温和。
pH:
熔点(℃):
沸点(℃): 147.2
相对密度(水=1): 0.9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无资料
引燃温度(℃):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分子式: C 7 H 14 O 3
分子量: 146.18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主要用途: 可作特殊溶剂,也可用作聚碳酸酯的原料。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4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e(ClO4)3·H2O-Catalyzed Ritter Reaction: A Convenient Synthesis of Amides from Esters and Nitriles
    作者:Min Ji、Chengliang Feng、Bin Yan、Guibo Yin、Junqing Chen
    DOI:10.1055/s-0037-1610658
    日期:2018.10
    An efficient and inexpensive synthesis of N-substituted amides from the Ritter reaction of nitriles with esters catalyzed by Fe(ClO4)3·H2O is described. Fe(ClO4)3·H2O is an economically efficient catalyst for the Ritter reaction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 Reactions of a range of esters (benzyl, sec-alkyl, and tert-butyl esters) with nitriles (primary, secondary, tertiary, and aryl nitriles) were
    描述了通过 Fe(ClO4)3·H2O 催化的腈与酯的 Ritter 反应高效且廉价地合成 N-取代酰胺。Fe(ClO4)3·H2O 是一种在无溶剂条件下进行 Ritter 反应的经济高效的催化剂。进行一系列酯(苄基、仲烷基和叔丁基酯)与腈(伯腈、仲腈、叔腈和芳基腈)的反应,以高产率至极好的产率提供相应的酰胺。
  • TREPROSTINIL PRODRUGS
    申请人:United Therapeutics Corporation
    公开号:US20210054009A1
    公开(公告)日:2021-02-25
    Provided are novel prodrugs of treprostinil, as well as methods of making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se prodrugs.
    提供了特瑞普罗斯汀的新型前药,以及制备这些前药的方法和使用这些前药的方法。
  • Uranyl(VI) Triflate as Catalyst for the Meerwein–Ponndorf–Verley Reaction
    作者:Marie Kobylarski、Louis Monsigny、Pierre Thuéry、Jean-Claude Berthet、Thibault Cantat
    DOI:10.1021/acs.inorgchem.1c01798
    日期:2021.11.1
    [UO2(OTf)2] reduces a series of aromatic and aliphatic aldehydes and ketones into their corresponding alcohols with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s, using iPrOH as a solvent and a reductant. The reaction proceeds under mild conditions (80 °C) with an optimized catalytic charge of 2.3 mol % and KOiPr as a cocatalyst. The reduction of aldehydes (1–10 h) is faster than that of ketones (>15 h). NMR investigations
    由于 f 区金属的高亲氧性,含氧化合物的催化转化在 f 元素化学中具有挑战性。我们在此报告了使用铀基催化剂对羰基底物的第一次 Meerwein-Ponndorf-Verley (MPV) 还原,特别是来自一系列铀酰 (VI) 化合物,其中 [UO 2 (OTf) 2 ] ( 1 ) 显示出最高的效率(OTf = 三氟甲磺酸盐)。[UO 2 (OTf) 2 ] 使用iPrOH 作为溶剂和还原剂。该反应在温和条件 (80 °C) 下进行,优化的催化装料量为 2.3 mol%,KO i Pr 作为助催化剂。醛的还原(1-10 小时)比酮的还原(> 15 小时)快。NMR 研究清楚地证明半缩醛中间体与醛形成,而它们没有与酮形成。
  • CATALYTIC SYSTEM FOR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申请人: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公开号:US20160130205A1
    公开(公告)日:2016-05-12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ncerns a process for creating a Carbon-Carbon bond (C—C) or a Carbon-Heteroatom bond (C—HE) by reacting a compound carrying a leaving group with a nucleophilic compound carrying a carbon atom or a heteroatom (HE) that can substitute for the leaving group, creating a C—C or C—HE bond, wherein the reaction takes place in the presence of an effective quantity of a. a catalytic system comprising a ligand and at least a metal-based catalyst, such a metal catalyst being chosen among iron or copper compounds proviso that only a single metal is presen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带有离去基团的化合物与带有可以替代离去基团的碳原子或杂原子(HE)的亲核化合物反应,从而形成碳-碳键(C—C)或碳-杂原子键(C—HE)的过程,其中反应在存在有效量的a.包含配体和至少基于金属的催化剂的催化系统的条件下进行,这样的金属催化剂是从铁或铜化合物中选择出来的,前提是只存在单一金属。
  • Method of forming a carbon-carbon or carbon-heteroatom linkage
    申请人:Taillefer Marc
    公开号:US20050234239A1
    公开(公告)日:2005-10-20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of creating a carbon-carbon or carbon-heteroatom linkage by reacting an unsaturated compound bearing a leaving group and a nucleophilic compou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creation of a carbon-nitrogen linkage involving the arylation of nitrogenous organic derivatives. The inventive method consists in creating a carbon-carbon or carbon-heteroatom linkage by reacting an unsaturated compound bearing a leaving group and a nucleophilic compound providing a carbon atom or a heteroatom (HE) capable of being substituted for the leaving group, thereby creating a C—C or C-HE linkage. The invention i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reaction is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an effective quantity of a catalyst based on copper and at least one ligand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imine function and at least one additional nitrogen atom as chelating atoms
    该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带有离去基团和亲核化合物的不饱和化合物发生反应来创建碳-碳或碳-杂原子键的方法。更具体地,该发明涉及涉及通过芳基化氮有机衍生物来创建碳-氮键。该创新方法包括通过使带有离去基团和提供能够替代离去基团的碳原子或杂原子(HE)的亲核化合物发生反应来创建碳-碳或碳-杂原子键。该发明的特点在于,在铜基催化剂和至少包含至少一个亚胺功能和至少一个额外氮原子作为螯合原子的配体的有效量存在下进行反应。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