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S)-2-methyl-2(Z),5(Z)-octadiene-1-d3-7-d1 | 125171-94-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S)-2-methyl-2(Z),5(Z)-octadiene-1-d3-7-d1
英文别名
(2Z,5Z)-1,1,1,7-tetradeuterio-2-methylocta-2,5-diene
(7S)-2-methyl-2(Z),5(Z)-octadiene-1-d<sub>3</sub>-7-d<sub>1</sub>化学式
CAS
125171-94-0
化学式
C9H16
mdl
——
分子量
128.194
InChiKey
BOYCEIVMEPBEBX-FKKFTPG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1
  • 重原子数:
    9.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R)-(-)-扁桃酸甲酯(7S)-2-methyl-2(Z),5(Z)-octadiene-1-d3-7-d14-二甲氨基吡啶ruthenium(IV) oxidesodium periodate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生成 [(1R)-2-methoxy-2-oxo-1-phenylethyl] 2-deuterio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环产生的各向异性轨道重叠远程控制立体转移。顺式-2-烷基-1-烯基环丙烷分子内逆烯反应中氢位移的立体化学
    摘要:
    顺-2-(2-丙基)-1 (E)-丙烯基环丙烷在气相中在接近 230°C 的温度下发生热重排,活化参数为 E a =35.5±0.6 kcal/mol 和 log A = 12.05± 0.5 (A, s -1 )。合成了旋光同位素双标记类似物(cis-2(S)-(2(S)-propyl-1-d 3 )-1(S)-(1(E)-propenyl-2-d)cyclopropane 5)在 12 个步骤中从双环戊二烯中分离出来。5 的热解仅得到 2-methyl-octa-2(Z),5(Z)-diene-1-d 3 -7(S)-d,在三个位点中的每一个都具有高立体特异性如果反应受反应的 C-H 和 π 键轨道与环丙烷环的简并 3E' 最高占据轨道的 C s 对称分量的最佳重叠控制,则该结果是预测的结果
    DOI:
    10.1021/ja00012a032
  • 作为产物:
    描述:
    (1S,5S,6S)-exo-5-methyl-3-oxabicyclo<4.1.0>heptan-2-one-8-d3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二异丁基氢化铝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正己烷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25h, 生成 (7S)-2-methyl-2(Z),5(Z)-octadiene-1-d3-7-d1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环产生的各向异性轨道重叠远程控制立体转移。顺式-2-烷基-1-烯基环丙烷分子内逆烯反应中氢位移的立体化学
    摘要:
    顺-2-(2-丙基)-1 (E)-丙烯基环丙烷在气相中在接近 230°C 的温度下发生热重排,活化参数为 E a =35.5±0.6 kcal/mol 和 log A = 12.05± 0.5 (A, s -1 )。合成了旋光同位素双标记类似物(cis-2(S)-(2(S)-propyl-1-d 3 )-1(S)-(1(E)-propenyl-2-d)cyclopropane 5)在 12 个步骤中从双环戊二烯中分离出来。5 的热解仅得到 2-methyl-octa-2(Z),5(Z)-diene-1-d 3 -7(S)-d,在三个位点中的每一个都具有高立体特异性如果反应受反应的 C-H 和 π 键轨道与环丙烷环的简并 3E' 最高占据轨道的 C s 对称分量的最佳重叠控制,则该结果是预测的结果
    DOI:
    10.1021/ja00012a03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