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7-difluoroacridin-9(10H)-one | 1417901-4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7-difluoroacridin-9(10H)-one
英文别名
2,7-difluoro-10H-acridin-9-one
2,7-difluoroacridin-9(10H)-one化学式
CAS
1417901-41-7
化学式
C13H7F2NO
mdl
——
分子量
231.201
InChiKey
SEKKLRQXFWOBS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63.6±42.0 °C(Predicted)
  • 密度:
    1.384±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7-difluoroacridin-9(10H)-one氧气亚甲兰四氯化钛 、 sodium hydride 、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9.75h, 生成 ethyl 2-((1''r,3''r,5''r,7''r)-2,7-difluoro-10H-dispiro[acridine-9,3'-[1,2]dioxetane-4',2''-adamantan]-10-yl)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1,2-二氧杂环丁烷的合成作为超灵敏生物测定的热化学发光标记:使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合理预测烯烃的光氧合结果
    摘要:
    对新型热化学发光(TCL)分子的极大兴趣,例如在生物分析方法中,促使设计和合成了将要进行光氧化的30多种烯烃的小型文库,目的是获得新的1,2-二氧杂环丁烷-具有优化属性的基于TCL的标签。当cri啶体系中的氟原子位于3和/或6位(4 h和4 i)时,它们可以显着稳定1,2-二氧杂环丁烷。另一方面,相对于未取代的二氧杂环丁烷(4 a),2,7-二氟a啶二氧杂环丁烷(4 j)显示出显着提高的荧光量子产率。)。一些合成的烯烃没有进行单线态氧加成,并寻求基本原理以简化光氧化步骤,从而得到TCL二氧杂环丁烷。化学计量方法已被采用,以通过DFT优化烯烃3获得的结构和电子分子描述符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这种方法可以揭示控制二氧杂环丁烷形成的空间和电子参数。
    DOI:
    10.1002/chem.201603765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5-氟苯甲酸potassium carbonate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戊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8.5h, 生成 2,7-difluoroacridin-9(10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1,2-二氧杂环丁烷的合成作为超灵敏生物测定的热化学发光标记:使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合理预测烯烃的光氧合结果
    摘要:
    对新型热化学发光(TCL)分子的极大兴趣,例如在生物分析方法中,促使设计和合成了将要进行光氧化的30多种烯烃的小型文库,目的是获得新的1,2-二氧杂环丁烷-具有优化属性的基于TCL的标签。当cri啶体系中的氟原子位于3和/或6位(4 h和4 i)时,它们可以显着稳定1,2-二氧杂环丁烷。另一方面,相对于未取代的二氧杂环丁烷(4 a),2,7-二氟a啶二氧杂环丁烷(4 j)显示出显着提高的荧光量子产率。)。一些合成的烯烃没有进行单线态氧加成,并寻求基本原理以简化光氧化步骤,从而得到TCL二氧杂环丁烷。化学计量方法已被采用,以通过DFT优化烯烃3获得的结构和电子分子描述符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这种方法可以揭示控制二氧杂环丁烷形成的空间和电子参数。
    DOI:
    10.1002/chem.20160376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catalyzed C–C bond cleavage and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an approach toward acridones
    作者:Wang Zhou、Youqing Yang、Yong Liu、Guo-Jun Deng
    DOI:10.1039/c2gc36502b
    日期:——
    A copper-catalyzed approach for the synthesis of acridones via C–C bond cleavage and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using air as the oxidant under neutral conditions is described. This transformation offers an alternative method to prepare medicinally important acridones and a new strategy for C–C bond cleavage.
    吖啶酮的合成的催化的方法通过C-C键断裂和分子内环化描述了在中性条件下使用空气作为氧化剂。这种转变为制备具有重要医学意义的cri啶酮提供了另一种方法,并为CC键断裂提供了新的策略。
  • Synthesis of acridones through the ring expansion of isatins with arynes oxidated by O2 in air
    作者:Zerui Meng、Ran Zhao、Xiaowei Li、Chen Ma、Caixia Xie
    DOI:10.1016/j.tet.2022.133209
    日期:2023.1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cridone derivatives with isatins and arynes was described. The isatins underwent a ring expansion process oxidized by O2 in the air and a broad scope of acridones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were obtained. Baeyer-Villiger-type oxidation and intermolecular-nucleophilic addition were included, and no extra oxidant except O2 was needed.
    描述了一种用靛红芳烃构建吖啶酮生物的简单且环保的方法。靛红经历了被空气中的 O 2氧化的扩环过程,并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获得了广泛的吖啶酮。包括Baeyer-Villiger型氧化和分子间亲核加成,除O 2外不需要额外的氧化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