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cyanobenz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 70579-08-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cyanobenz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英文别名
(p-cyanobenzyl)trimethylamonium chloride;4-cyano-N,N,N-trimethylbenzenemethanaminium chloride;(4-Cyanophenyl)methyl-trimethylazanium;chloride
p-cyanobenz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化学式
CAS
70579-08-7
化学式
C11H15N2*Cl
mdl
——
分子量
210.706
InChiKey
DFASWQBGLIBLMB-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3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23.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lithium 2-nitropropanep-cyanobenz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以82%的产率得到2-methyl-2-nitro-p-cyanophenylpropane
    参考文献:
    名称:
    The cyano group as a facilitator of electron-transfer chain substitution processes
    摘要:
    DOI:
    10.1021/jo01290a036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氰基溴化苄 在 Dowex 22 chloride form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p-cyanobenz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季铵盐离子对的形状选择识别
    摘要:
    承认离子对合成的受体是许多技术应用可能有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季铵盐(Q的选择性识别一些工作+)离子对。这项研究测量了四内酰胺大环化合物对氯仿溶液中11种不同的Q + ·Cl –盐的亲和力。在每种情况下,都使用NMR光谱法确定缔合常数(K a)和缔合配合物的结构。发现K a强烈依赖于Q +的分子形状,当Q +时K a增强。可以穿透大环腔并与大环的NH残基和芳族侧壁发生吸引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当Q +为对-CN取代的苄基三甲基铵时,测得的最高K a为7.9×10 3 M –1。这种高亲和力的Q + ·Cl –离子对被用作模板,以提高产生四内酰胺受体或结构相关衍生物的大环化反应的合成产率。另外,通过将由被反应性苄基阳离子穿线的四内酰胺大环组成的非共价络合物的末端加帽,制备了永久性联锁的轮烷。合成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轮烷化离子对家族的途径,这些家族可能充当阴离子传感器,分子穿梭分子或转运分子。
    DOI:
    10.1021/acs.joc.8b03197
  • 作为试剂:
    描述:
    9,10-蒽双(甲胺)5-tert-butylisophthaloyl dichloridep-cyanobenz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三甲胺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反应 36.0h, 以46%的产率得到Isophthalamide anthracene macrocycle
    参考文献:
    名称:
    季铵盐离子对的形状选择识别
    摘要:
    承认离子对合成的受体是许多技术应用可能有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季铵盐(Q的选择性识别一些工作+)离子对。这项研究测量了四内酰胺大环化合物对氯仿溶液中11种不同的Q + ·Cl –盐的亲和力。在每种情况下,都使用NMR光谱法确定缔合常数(K a)和缔合配合物的结构。发现K a强烈依赖于Q +的分子形状,当Q +时K a增强。可以穿透大环腔并与大环的NH残基和芳族侧壁发生吸引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当Q +为对-CN取代的苄基三甲基铵时,测得的最高K a为7.9×10 3 M –1。这种高亲和力的Q + ·Cl –离子对被用作模板,以提高产生四内酰胺受体或结构相关衍生物的大环化反应的合成产率。另外,通过将由被反应性苄基阳离子穿线的四内酰胺大环组成的非共价络合物的末端加帽,制备了永久性联锁的轮烷。合成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轮烷化离子对家族的途径,这些家族可能充当阴离子传感器,分子穿梭分子或转运分子。
    DOI:
    10.1021/acs.joc.8b0319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ectron-transfer substitution reactions: Facilitation by the cyano group
    作者:Nathan Kornblum、Michael J. Fifolt
    DOI:10.1016/0040-4020(89)80129-2
    日期:1989.1
    It is now clear that a cyane group facilitate electron-transfer substitution reaction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is the demonstration that electron-transfer chain substitution at a staturated carbon atom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absence of a nitro group.
    现在清楚的是,基促进了电子转移取代反应。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证明在不存在硝基的情况下已经实现了在饱和原子上的电子转移链取代。
  • KORNBLUM, NATHAN;FIFOLT, MICHAEL J., TETRAHEDRON, 45,(1989) N, C. 1311-1322
    作者:KORNBLUM, NATHAN、FIFOLT, MICHAEL J.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