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贝隆(mirabegron)片剂由日本安斯泰来(Astellas)制药公司开发。2011年9月16日,在日本上市;同年6月28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米拉贝隆是首个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成功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药理作用米拉贝隆主要通过作用于β3受体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并增加其稳定性。研究发现,在人类逼尿肌细胞和尿道上皮细胞中共存在三种β受体亚型(β1、B2和β3),其中,β3受体的mRNA在人类逼尿平滑肌细胞上的表达量占总表达量的97%。这表明β3受体在正常及病变膀胱中具有重要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米拉贝隆易与细胞色素CYP2D6底物和CYP3A4抑制剂的临床相关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研究显示,米拉贝隆会增加脱甲丙咪嗪和美托洛尔(CYP2D6底物)血浆暴露,并以可逆方式延长这些药物半衰期。酮康唑(强CYP3A4抑制剂)能降低米拉贝隆在健康成年人中的清除率,而利福平(诱导CYP3A4代谢)则会导致米拉贝隆血浆浓度适度下降。
合成方法米拉贝隆的合成以对硝基苯乙胺盐酸盐为原料,与(R)-氧化苯乙烯缩合得到氨基醇。随后进行氨基保护、硝基还原,并通过2-(2-氨基噻唑-4-基)乙酸缩合脱保护基,最终获得米拉贝隆。
生物活性Mirabegron(YM 178)是一种选择性的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EC50值为22.4 nM。
靶点 | 值 |
---|---|
β3-AR | 22.4 nM (EC50) |
米拉贝隆在表达人β肾上腺素受体(ARs)的CHO细胞中浓度依赖性增加cAMP积累,IC50值为0.8。米拉贝隆对1-和2-ARs具有较小的拮抗作用。该药物还能够浓度依赖性地松弛大鼠和人类膀胱平滑肌带。此外,米拉贝隆是CYP2D6时间依赖性抑制剂,在NADPH存在下,30分钟预培养后IC50值从13 μM下降至4.3 μM。
体内研究在麻醉大鼠中,米拉贝隆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节律性膀胱收缩的频率。静脉注射3毫克/千克剂量能够抑制膀胱收缩到2次/10分钟,并减少大鼠体内初级膀胱传入活性和微收缩。此外,Mirabegron (0.3和1毫克/千克) 抑制Aδ纤维响应膀胱充盈的机械敏感性单元传入活性(SAAs),而仅在1毫克/千克治疗下C纤维SAAs减少。在膀胱等容条件下,米拉贝隆给药抑制平均膀胱压力和微收缩数量,从而促进膀胱存储。米拉贝隆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静息膀胱内压,并减少非空收缩的频率(异常反应指标)。然而,它对非空收缩、启动压力、排尿量、残气量或膀胱容量的幅度没有显著影响。